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晏小山:華屋山丘平常路,唯有自己不可負

晏小山:華屋山丘平常路,唯有自己不可負

晏小山:華屋山丘平常路,唯有自己不可負


1

他的一生,走過華屋山丘

晏幾道,字叔原,號小山,晏殊第七子。

晏小山生於鐘鳴鼎食,長於綺羅珠翠,「金鞍美少年,去躍青驄馬」,他是開封府縱情詩詞,肆意歌酒的風流公子。

難得的是金玉其外,卻又錦繡其中———天資聰穎,7歲能寫文章,14歲考中進士(比名牌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含金量還要高)。

這般逍遙自在的日子在晏殊去世之後,悄然而下。

其實,但凡他乖順一點,都可以一生錦衣玉食,仕途暢順。

那時他的六個哥哥都已入仕,范仲淹、王安石、韓琦、富弼、歐陽修,這些當朝名流均出自晏殊門下,身為副相的富弼還是他的姐夫。

明明可以「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但實際上卻是「仕宦連蹇,而不能一傍貴人之門。」

是不能嗎?

是不想吧。

晏小山個性疏狂、清高,不以世間尺度去規範,不為取悅他人而改變。

可以想見,他或者壓根不去面對那些達官顯貴,或者在面對的時候毫不掩飾自己對渾濁仕途的不屑。

直到四十多歲後,才陸續做了潁昌府許田鎮監、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小官。

晏小山:華屋山丘平常路,唯有自己不可負

無心於仕途的晏小山,承繼了父親的詩詞才情,與父親晏殊合稱「二晏」。

兩人詞風相近,但小山的詞,到底是歷經了人情冷暖,那份無處安放的微痛纖悲,成就了小山詞的濃摯深婉,更勝一籌。

晏殊是「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是惋惜中蘊含美好希冀。

晏小山是「蘭佩紫,菊簪黃。殷勤理舊狂。欲將沉醉換悲涼,清歌莫斷腸。」是繁華中需要刻意去遺忘的傷悲。

就如他在《小山詞》中的自序:「掩卷憮然,感光陰之易遷,嘆境緣之無實也。」

仕途如點綴的人生,註定了不會太順暢。加之對朋友慷慨,對錢財散漫,所以他的生活,看似每況愈下,但其實,也並沒有特別不好。

所謂落魄,是相對於原來的貴公子生活而言。

他的一生,華屋山丘都經過,比很多人都精彩,也比很多人,都少了許多的偽心曲意吧。

晏小山:華屋山丘平常路,唯有自己不可負

2

他的真與痴,是個意外

他的詞多半為女子而寫,蓮、鴻、蘋、雲是詞中常客,他的懷念深婉真摯,「能動搖人心」。

想起三毛曾經說過:「我笑,如春花,能打動人的,無論他是誰。」

如此自信,是因為特別美嗎?不是的,是因為真。

晏小山亦如是。

在他心裡,女孩如花嬌美,如玉玲瓏,是這污濁世間的清新美好,應珍之重之。這喜愛是發自心底的,這多情是性格中天然的真,與痴。

這樣的心性真是少見,尤其又出自權貴之家,古今能數得著的,大概也只有他和賈寶玉了。

有一首詞,是與一位女子久別重逢時寫的。


《鷓鴣天》

彩袖殷勤捧玉鍾,當年拚卻醉顏紅。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

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上闕描摹當年歡聚情況,極盡絢爛。而後筆鋒一轉,敘說久別相思不期而遇的驚喜之情:我一再的把銀燈挑亮,是因為擔心這是一場夢啊。

民國陳匪石《宋詞舉》贊說:「從別後,憶相逢」六字,頗見迴環之妙筆。「幾回魂夢與君同」,承上啟下,措語已妙絕無倫。

當代唐圭璋《唐宋詞簡釋》又贊說:「剩把」與「猶恐」四字呼應,則驚喜儼然,變質直為婉轉空靈矣。上言夢似真,今言真如夢,文心曲折微妙。

晏小山:華屋山丘平常路,唯有自己不可負

晏小山最美的詞當屬這一首,是回憶小蘋時寫的。


《臨江仙》

夢後樓台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那時兩人都年少,他是美玉如琢,她是娉婷初綻。

初見,驚艷。

不知道該怎麼形容才好,思來想去,所有美好的細節還是留在心底吧,不必描繪,大概也不想與世人分享。

於是,小山這樣寫道: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

簡單六個字,卻留無數想像,讓讀詞的人都覺得,這必定是個極美的女孩子啊。

那心字羅衣,那悠揚琵琶,還有那時流瀉的月光,一切美不勝收,而今想來更覺如夢似幻。前塵不可尋,就讓那曾經的美好,都留在那一刻吧。

於是他說: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小山追憶的,有小蘋,不止於小蘋,他是在懷念那時的人和事,那時的真心和深情。那美好永不逝去,卻也永不再來。

我始終記得初讀這兩句詞時內心的震感,完全想不到世間還有這樣的句子。

我寂然呆坐,久久無言,只覺得無限美好,又有無限悵惘,所謂餘音繞梁,當如是。

晏小山:華屋山丘平常路,唯有自己不可負


3

他的赤心和自我,像個孩子

晏小山有的是兒女情長,但也不乏豪邁氣概。

史書記載的他的好友,有這麼兩位。

一個是鄭俠。官微言輕,但一生為民請命,耿介絕俗,做到了「俸薄儉常足,官卑清自尊」,讓蘇軾「魂夢之間,未嘗或忘」。

晏小山寫給他的詩,他珍藏府內。也因此當鄭俠進《流民圖》陳述變法弊端被羅織罪名時,晏小山以「詩作諷刺新政」為名,同樣被捕入獄。

遭遇了無妄之災,他會學著謹慎一點嗎?

並沒有,或許,他還因能為百姓盡了份心力,能與友人共患難而慶幸。對於他喜愛的朋友,他有著讓人感動的赤心。

漸漸的,他以小令盛行於京城,他以風義流傳於江湖。

一個是黃庭堅。不苟附進,淡泊名利,因批評時政而屢遭厄境,但其高風亮節為眾敬仰,豐績萬年。

元豐二三年間,兩人相聚京城時,常常約在寄照房,推杯換盞,詩詞相和,縱論時勢也期許不凡,也意氣縱橫。

醉了就倒在酒家壚邊,醒著就同榻秉燭夜談,這場面,想想也是醉了。

看他的這兩位好友,也可知他的心性了。一樣的不願同流合污;一樣的但依本心,莫問前程。

黃庭堅知他甚深,在《<小山詞>序》中評價他生平四大痴絕處,其中兩痴:「費資千百萬,家人寒飢,而面有孺子之色。」;「人百負之而不恨,己信人,終不疑其欺己。」

這痴絕,是晏小山對朋友赤心的高度概括。

這痴絕,無關原則不問對錯,就像個孩子一樣,只遵循自己的本心,自在、自我。

晏小山:華屋山丘平常路,唯有自己不可負

晏小山晚年間詞名更盛,蘇軾請黃庭堅轉達期望結識之意,他居然拒絕了,要知道當時的蘇軾,早已名動京城。

又過些年,蔡京權傾朝野,派人請他出山填詞,迫於無奈,他作了兩首《鷓鴣天》,但內容只是歌詠太平,沒有一句話提及蔡京。

你看,權勢強迫不了他,人情也綁架不了他,他交友,他作詞,始終只問自己的心。投緣就好,喜歡才作。

公元1110年,七十三歲的晏小山安然辭世,留下《小山詞》亘古流傳。

晏小山的一生,華屋山丘都走過,有常人難及的痴絕,有世人搖頭的自我。

但凡他通透一點、圓融一點,他都會生活的更好。

可是他的詞,也許就少了那麼一點滋味,他的人生,也許就和大多數人一樣了。

這世間,會活著的人那麼多,並不缺晏小山一個。

晏小山,你一直在做自己,真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詩詞世界 的精彩文章:

十首詩詞,意境絕美,令人陶醉
同一時期的李白與王維,為何「老死不相往來」?

TAG:詩詞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