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五大管理定律,讓你的職場生活簡單點!

五大管理定律,讓你的職場生活簡單點!

職場中,每個人都追求著一種極為理想的、高度自由化的生存狀態。每個人都追求著那種當工作不再是負擔,而是一種樂趣;可以通過調動資源來獲得發展,獲得不僅是財務的充分自由、社會關係的自由、更是心靈上的自由。按自己的喜好、意願去開展工作與生活,讓生活遊刃有餘,這樣的狀態是每個人都希冀的。

綜合整理/MBA智庫百科(ID:Mbalibwiki)

為了讓職場生活更簡單點,今天小編想給大家介紹幾個職場中用到的管理定律:


蔡戈尼效應

蔡戈尼效應又名蔡戈尼克記憶效應,是指人們天生有一種辦事有始有終的驅動力,人們之所以會忘記已完成的工作,是因為欲完成的動機已經得到滿足;如果工作尚未完成,這同一動機便使他對此留下深刻印象。

1927年,心理學家蔡戈尼做了一個實驗:將受試者分為甲乙兩組,同時演算相同的數學題。其間讓甲組順利演算完畢,而乙組演算中途,突然下令停止。然後讓兩組分別回憶演算的題目,乙組明顯優於甲組。這種未完成的不爽--深刻的留存於乙組人的記憶中,久擱不下。而那些已完成的人,「完成欲」得到了滿足,便輕鬆地忘記了任務。

這種解答未遂的問題,深刻地留存記憶中的心態叫蔡戈尼效應。

關於這種心理,曾有過這樣一段佳話:一位愛睡懶覺的大作曲家的妻子為使丈夫起床,便在鋼琴上彈出一組樂句的頭三個和弦。作曲家聽了之後,輾轉反側,終於不得不爬起來,彈完最後一個和弦。趨合心理逼使他在鋼琴上完成他在腦中早已完成的樂句。

很多人有與生俱來的完成欲。要做的事一日不完結,一日不得解脫。蔡戈尼效應使人走入兩個極端:一個是過分強迫,面對任務非得一氣呵成,不完成便死抓著不放手,甚至偏執地將其他任何人事物置身事外;另一極端是驅動力過弱,做任何事都拖沓羅嗦,時常半途而廢,總是不把一件事情完全完成後再轉移目標,永遠無法徹底地完成一件事情。

一個從不把工作做完的人,至少能夠擴展自己的生活,而且可能生活得豐富多彩,但是一個非把每件事都做完不可的人,驅動力過強,可能導致生活沒有規律、太緊張、太狹窄。


刺蝟法則

刺蝟法則是說為了研究刺蝟在寒冷冬天的生活習性,生物學家作了一個實驗:把十幾隻刺蝟放到戶外的空地上。這些刺蝟被凍得渾身發抖,為了取暖,他們只好緊緊地靠在一起,而相互靠攏後,又因為忍受不了彼此身上的長刺,很快就又要各自分開了。可天氣實在太冷了,它們又靠在一起取暖。然而,靠在一起時的刺痛使它們不得不再度分開。挨的太近,身上會被刺痛;離的太遠,又凍得難受。就這樣反反覆復地分了又聚,聚了又分,不斷地在受凍與受刺之間掙扎。最後,刺蝟們終於找到了一個適中距離,既可以相互取暖,又不至於被彼此刺傷。

刺蝟法則強調的就是人際交往中的「心理距離效應」。運用到管理實踐中,就是領導者如要搞好工作,應該與下屬保持親密關係,但這是「親密有間」的關係,是一種不遠不近的恰當合作關係。與下屬保持心理距離,可以避免下屬的防備和緊張,可以減少下屬對自己的恭維、奉承、送禮、行賄等行為,可以防止與下屬稱兄道弟、吃喝不分。這樣做既可以獲得下屬的尊重,又能保證在工作中不喪失原則。一個優秀的領導者和管理者,要做到「疏者密之,密者疏之」,這才是成功之道。

查寧定律

美國心理學家W·I·查寧提出查寧定律:人總希望有自己的個性,既要與眾不同,又要勝過別人。每個人與眾不同的目的,在於想勝過眾人。

A在合資公司做白領,覺得自己滿腔抱負沒有得到上級的賞識,經常想:如果有一天能見到老總,有機會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幹就好了!但是他始終沒有去找所謂的「機會」。A的同事B,也有同樣的想法,他更進一步,去打聽老總上下班的時間,算好他大概會在何時進電梯,他也在這個時候去坐電梯,希望能遇到老總,有機會可以打個招呼。他們的同事C更進一步。他詳細了解老總的奮鬥歷程,弄清老總畢業的學校,人際風格,關心的問題,精心設計了幾句簡單卻有分量的開場白,在算好的時間去乘坐電梯,跟老總打過幾次招呼後,終於有一天跟老總長談了一次,不久就爭取到了更好的職位。

愚者錯失機會,智者善抓機會,成功者創造機會。機會只給準備好的人,這準備二字,並非說說而已。員工只有在自主擇業、心情舒暢的前提下,才能各展其長,充分釋放自身的能量。公司應對員工的個人能力實施評估,結合員工個人的發展意願做出個性化的發展計劃,以輔導員工向符合公司要求的職位方向發展。


華盛頓合作定律

一個人敷衍了事,兩個人互相推諉,三個人則永無成事之日。多少有點類似於我們「三個和尚」的故事。人與人的合作不是人力的簡單相加,而是要複雜和微妙得多。在人與人的合作中,假定每個人的能力都為1,那麼10個人的合作結果就有時比10大得多,有時甚至比1還要小。因為人不是靜止的動物,而更像方向各異的能量,相推動時自然事半功倍,相互抵觸時則一事無成。我們傳統的管理理論中,對合作研究得並不多,最直觀的反映就是,目前的大多數管理制度和行業都是致力於減少人力的無謂消耗,而非利用組織提高人的效能。換言之,不妨說管理的主要目的不是讓每個人做到最好,而是避免內耗過多。

美國加州大學心理學教授古德曼提出了古德曼定理:沒有沉默就沒有溝通。

曾經有個小國到中國來,進貢了三個一模一樣的金人,金碧輝煌,把皇帝高興壞了。可是這小國不厚道,同時出一道題目:這三個金人哪個最有價值?

皇帝想了許多辦法,請來珠寶匠檢查,稱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樣的。怎麼辦?使者還等著回去彙報呢。泱泱大國,不會連這個小事都不懂吧?

最後,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說他有辦法。

皇帝將使者請到大殿,老臣胸有成竹地拿著三根稻草,插入第一個金人的耳朵里,這稻草從另一邊耳朵出來了。第二個金人的稻草從嘴巴里直接掉出來,而第三個金人,稻草進去後掉進了肚子,什麼響動也沒有。老臣說:第三個金人最有價值!使者默默無語,答案正確。

故事告訴我們,最有價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說的人。老天給我們兩隻耳朵一個嘴巴,本來就是讓我們多聽少說的。善於傾聽,才是成熟的人最基本的素質。當你能夠心領神會的時候,沉默便勝過千言萬語。

在一些商業活動中,適時沉默也是一項有效的溝通技巧。很多商家經常利用「沉默」的原理,人為地製造出「沉默」的氛圍,反而勝過千言萬語的宣傳。美國紐約國際銀行在剛開張之時,為了迅速提升知名度,曾做過一則別具風格的廣告。

一天晚上,紐約的市民們正聽著廣播節目。突然,全市所有的廣播都在同一時刻播報了這樣一則廣告:「聽眾朋友,從現在開始播放的是由本市國際銀行向您提供的沉默時間。」接下來,全市的電台同時中斷了10秒鐘。一時間,紐約市民對這個10秒鐘的沉默時間議論紛紛。於是,奇妙的沉默時間,成為紐約市民茶餘飯後討論的熱門話題。與此同時,國際銀行的知名度迅速提高,很快便家喻戶曉。

一位廠長打算低價處理廠里的一批舊機器,他估算的最低價格為50萬美元。談判中,一個買主針對這批機器的缺陷,滔滔不絕地抱怨了很久,說它們早就被淘汰了,品相也不好,根本值不了多少錢。廠長一言不發,耐心地聽著對方的抱怨。

最後,那位買主再也找不到用以指責的言辭了,突然蹦出一句:「這批機器我最多只能給你80萬美元,再多的話,我可真不要了。」廠長大喜,當即與他拍板成交。這位善於沉默的廠長,一句話沒說便輕而易舉地多賺了30萬美元。


箍桶理論

箍桶理論就是針對「木桶理論」而提出的逆向的新觀念,其含義是:先制定一個目標,然後根據現在自身與客觀的情況,制定出最終為能達到目標的一個個階段的任務量。或者說,就是將一件有大困難的事,細分為若干階段或部分,這樣,在細分後的每個階段或部分,其困難就被大大縮小,直至縮小到其困難可被輕易克服,縮小到要實現這個階段或部分的小任務,完全具備客觀的可能,而幾乎沒有任何系統的風險干擾。

箍桶理論雖然有點「計劃」的味道,但與「計劃」有區別。「計劃」中的各階段任務往往很龐大模糊,客觀上要實現則存在大量的長期的外界因素干擾,實現的概率不高;每一階段時期也很長。而「箍桶理論」的階段時間很短,各階段任務量也很細化,具體明確,特別是每個階段應實現的任務量在客觀上都具備實現的可能。從本質上講,「箍桶理論」就是用小的時間量與任務量,化解「計劃」所具有的系統大風險。

綜合整理/MBA智庫百科

轉載請註明來源/MBA智庫百科(ID:Mbalibwiki)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MBA智庫 的精彩文章:

網路推廣如何能夠快速見效?
Uber無人車出事了,誰來保證新技術的安全?

TAG:MBA智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