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滅亡大量大臣自殺,大清滅亡時為何很少有人殉國?

明朝滅亡大量大臣自殺,大清滅亡時為何很少有人殉國?

文/媯滿聰

聊明朝末年的歷史,很多人都會記得吳三桂等投降派,這些人在明末的表現真的傷透了族人的心。經過電視劇的演繹,後人更多記住的是這些投降派以及他們面對滿清入關時的糟糕表現。然而,還有大量的人自殺殉國,而不是俯首投降。他們更值得我們記住。

崇禎十七年,農曆甲申年,即公元1644年,崇禎皇帝自殺殉國。得知這個消息後自殺殉國的大小官員有名姓的有數千人,也有人統計認為有上萬人。根據《明史紀事本末》第八十卷《甲申殉難》的記載,大概有十五六位政府高官自殺,有的是全家自殺。

以戶部尚書兼侍讀學士倪元璐為例,他聽到崇禎自殺的消息後,哭著說:「國家至此,臣死有餘責。」於是「乃衣冠向闕,北謝天子,南謝母。索酒招二友為別,酬漢壽亭侯像前,遂投繯。」他留下的遺言是:「都尚可為。死,吾分也。慎勿棺衾以志吾痛」。倪元璐一家是十三口人全部殉國。

然而,大清滅亡的時候,清宗室並沒有崇禎皇帝的氣魄,身在高位的沒有一個自殺殉國的。唯有一個還是旁支,已經算不上是高官了。其他的文武大臣,為大清殉國的也是寥寥無幾,甚至可以忽略不計。

大清滅亡之後,紀念大清的人幾乎沒有,但是紀念大明的,追思崇禎皇帝的人大有人在。很多滿清遺老為崇禎皇帝提攜碑文,進行追思、紀念。民國時代,沈尹默為崇禎皇帝自殺的地方題寫了「眀思宗殉國處」,把「自縊」改成了「殉國」,是對大明的追念。傅增湘題寫了《明思宗殉國三百年紀念碑》碑文。

有意思的是,傅增湘、沈尹默都是滿清時代的人,傅增湘還中過進士。他們對大清的滅亡沒有任何感覺,對大清本身也沒有任何認同,反而對大明有強烈的認同感。這兩個人不能代表所有滿清遺老的內心,但是可以反映大致的士大夫心態。

根據錢穆先生在《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中的觀點,清代的政治體制是滿漢分治的部族政權,漢族在這個體制中是受到很大限制的。以乾隆年間為例,軍機處的領班大臣禁止漢人擔任。張廷玉在雍正時期擔任過領班大臣,但是在乾隆時代就沒有機會擔任。

直到劉墉的父親劉統勛的時代,滿族人才青黃不接的時候,乾隆爺才開了禁令,讓劉統勛做了領班。同樣道理,李鴻章做了那麼多供獻,他一生都沒有進入軍機處。正是這種對漢族士大夫相對封閉的政權組織模式,導致了士大夫對清政府的高度不認同。

以至於抗日戰爭時期,很多知識分子依然是懷念崇禎,將崇禎的地位提得更高了,以告訴國民要有骨氣,不做亡國奴。所以說,民國士大夫心中的故國是大明而不是大清。

參考文獻

1.《從自縊到殉國》;

2.《明史》;

3.《明史紀事本末》;

4.《明思宗殉國三百年紀念碑》

5.《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怪譚 的精彩文章:

劉備與諸葛亮在益州的選官標準,為何是名氣越大官越大?
張廷玉在雍正朝權勢顯赫,為何到了乾隆朝沒做到首席大臣?

TAG:文史怪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