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有一種癌症:常誤診,易複發,還沒人知道……

有一種癌症:常誤診,易複發,還沒人知道……

文| 菠蘿

(一)

先來個小測試:血液癌症一共有三大類,你都知道么?

我做講座的時候,通常50%以上的聽眾知道倆:白血病和淋巴瘤。主要原因嘛,是電視上見得多。尤其是白血病,很多電視劇里的男女主角,通常年紀輕輕就得了它。

今天菠蘿要介紹的,是絕大多數人完全沒聽說過,大量中國患者被誤診而被錯誤治療的第三類:多發性骨髓瘤。

多發性骨髓瘤,是骨髓里的漿細胞發生了基因突變導致失控生長。骨髓里有各種各樣和造血相關的細胞,包括造血幹細胞、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等等,正常情況下,漿細胞很少,占骨髓細胞的不到1% 。但在多發性骨髓瘤患者身上,惡性漿細胞可以佔超過90%!由於惡性細胞擠佔了空間和營養,抑制了其它正常細胞的功能,因而出現各種癥狀。

多發性骨髓瘤並不那麼罕見,全球每年有13萬患者,中國每天都有約18人死於這種疾病。它預後不太好,5年生存率不到50%。

它還有個特點:目前無法治癒,但如果處理得當,可以長期控制。

很不幸,很多人處理都不當,因為在中國,大家對它的認識度太低了,遠低於白血病和淋巴瘤,這可能要怪電視里漂亮的主角從來不得這個病。這其實怨不得編劇,因為多發性骨髓瘤是典型的中老年癌症,發病年齡平均是60~65歲,年輕人很少得。

但中國社會正在快速老齡化,多發性骨髓瘤肯定會越來越多,絕對不應該再被忽視。

(二)

剛才說了,多發性骨髓瘤雖然極難治癒,但可以長期管理。在美國,多發性骨髓瘤生存率正在逐漸增加,現在已經從70年代的26%,漲到了60%左右,翻了一倍有餘!

這個數字肯定還會繼續增加,因為近幾年是多發性骨髓瘤新葯爆發期,有好幾個新葯上市。尤其是2015年,一下子上市了4個新葯。

它們作用機制不同,各有特點,給患者帶來了全新的希望。

比如,新一代蛋白酶體抑製劑,也是第一個可以口服的蛋白酶體抑製劑伊沙佐米,在不增加明顯副作用的前提上,把患者無進展生存提高了半年!

(三)

相對美國,中國多發性骨髓瘤患者的情況,就遠沒有這麼樂觀了。至少有三個大問題,顯著拖累了中國患者的治療效果。

第一,是誤診率高。

中國很多骨髓瘤患者的治療效果很不好,因為他們一直都在看錯誤的科室,錯誤的醫生。直到去世,很多人都沒有被正確診斷。

多發性骨髓瘤癥狀多樣,加上大眾甚至很多醫生對它都不熟悉,因此誤診率很高。本來應該去血液內科,但他們卻穿梭於呼吸科、神經內科、腎內科、消化科、耳鼻喉科……明明是多發性骨髓瘤,他們卻被誤診為肺炎、肺癌、貧血、腎炎,等等。很多人花了無數金錢,耽誤了大量寶貴時間。即使能最後被確診,往往已經錯過最佳治療時間,處於很晚期,回天乏術。

中老年人如果出現不明原因的乏力、貧血、感染、蛋白尿、下肢浮腫、全身骨頭痛,短期內無法恢復的,或出現無明確病因的骨折,都應該考慮多發性骨髓瘤的可能性,並及時前往醫院血液科就診。

第二,是新藥用不起。

以前,全世界治療多發性骨髓瘤主要靠化療。但問題是,化療的效果並不是很好,很多人不響應。更重要的,是化療副作用太強,很多年齡大的患者承受不起。雖然骨髓移植是一個選擇。但由於配型難,患者年齡大,身體狀態差等原因,適合骨髓移植的人並不多。這種種原因,導致的多發性骨髓瘤治療效果一直都不好。

幸好,2003年以後,藥廠開發出了免疫調節劑(比如沙利度胺)和蛋白酶體抑製劑(比如硼替佐米)等新型靶向藥物,效果明顯比單獨用化療好,副作用也小不少。慢慢的,它們在歐美逐漸取代了化療成為標準療法。現在歐美對付多發性骨髓瘤主要是靠組合療法,「蛋白酶體抑製劑+免疫調節劑+糖皮質激素」是個流行選擇。

歐美晚期患者平均生存期已經接近5年,活8~10年的也並不罕見。更重要的,患者生存質量也不差,通常一旦用藥起效,很快癥狀就能得到有效控制,骨痛消失,貧血改善,腎功能恢復。以前只能躺在床上,現在還可以回去上班。

中國情況差很多。直到現在,在國外早就淘汰的化療方案,依然是不少中國患者的唯一選擇。

為啥呢?

很簡單,雖然有些新葯在中國已經上市多年,2017年之前,它們沒有進醫保目錄,非常昂貴,超過了很多患者經濟承受能力。我上次回國碰到一位患者,不願意化療,又用不起靶向葯,直接選擇了放棄正規治療,到處找偏方,特別悲劇。

前面表格里提到的那4個2015年已經在美國獲批的新葯裡面,目前只有1個在中國獲批了。

第三,是用藥依從性差。

即使能用得起「沙利度胺+硼替佐米+糖皮質激素」這樣的組合療法的患者,有時效果也不好,原因是他們不按時用藥。

相比歐美,中國多發性骨髓瘤沒有按要求用藥的患者更多。並不是中國人天生不聽話,而是組合療法的給藥方式太複雜。沙利度胺和糖皮質激素是口服,在家就可以用,但硼替佐米是每周兩次的注射,必須去醫院。歐美醫療資源豐富,去醫院方便,加上複查頻繁,醫生更方便監督患者用藥,但在中國,去醫院麻煩,而如果患者不按規定用藥,醫生經常都不知道。

用藥時斷時續,效果自然要打折扣。

(四)

幸運的是,國內的這種情況在快速好轉。

一方面,硼替佐米,沙利度胺等都已經進入了醫保目錄,更多人能夠承受治療費用。

另一方面,新葯進入中國速度在加快。比如,最新一代靶向葯伊沙佐米已經在中國獲批了,相信很快會上市。我對它很期待,因為它是第一個口服的蛋白酶體抑製劑!

和以前的蛋白酶體抑製劑都得去醫院注射,而伊沙佐米是每周吃一次,一次一粒,實在是超級方便!多發性骨髓瘤的組合療法第一次變成了全口服,患者在家裡按時吃就可以搞定。很顯然,依從性和治療效果肯定會提高。

除此之外,還有好消息,比如2017年中國和美國團隊都公布了全新的BCMA CAR-T免疫細胞療法,它在治療晚期多發性骨髓瘤的試驗中效果也很好。

毫無疑問,隨著越來越多新療法的出現,多發性骨髓瘤患者的生存時間還會繼續增加,生活質量還會繼續提高。

遵循醫囑,科學治療,這個以往的「絕症」,已經越來越像慢性病。這就是「戰勝癌症」的定義。

歡迎來到充滿希望的抗癌新時代!

參考文獻:

A look backward and forward in the regulatory and treatment history of multiple myeloma: Approval of novel-novel agents, new drug development, and longer patient survival. Semin Oncol. 2016 Dec; 43(6): 682–689.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癌症 的精彩文章:

炎性微環境和微生物是否會增加前列腺癌症風險?
愛吃大蒜的千萬要注意了,這樣每天多吃一點,離癌症遠一點!

TAG:癌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