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的我們》:偶爾懷念,但不必抱歉
我不是一個念舊的人。
喜歡開疆闢土的一往無前,對於已經失散的人和物,有著激越的決絕。所以也就很少懷念過去,那些犯過傻的青春,還有青春里無所遁形的,淺薄迷惘和脆弱。
有次跟幾個女作家聊天,我說年輕有什麼好?年輕只是讓我覺得蠢。我很喜歡我30歲的現在,可以掌控我的生活,內心自由豐盛。
所以,對於劉若英的導演處女作《後來的我們》,我本來沒有抱太多的期待,但還是第一時間去看了首映場。
是帶著一絲窺探欲的。
想看看結婚生子歲月靜好的奶茶,在回望青春的時候,會在影像里給出怎樣的答案,像那首《後來》里的疑問,「你都如何回憶我,帶著笑或是很沉默?」
分手十年後的小曉(周冬雨飾)和見清(井柏然飾),在回北京的飛機上偶然重逢,卻遭遇航班delay,被滯留在機場客房,他們得以擁抱聚首,回憶排山倒海而來。
十年前,他們在歸鄉過年的綠皮火車上相遇,一個是戴著眼鏡的憨朴少年,一個是留著短髮的鬼馬少女。北漂的年輕男女,因為老鄉的身份,讓他們有了入侵彼此生活的理由。緣分從這裡開啟。
影片的前半部分,總讓我想起張曼玉和黎明演的《甜蜜蜜》。
2007年的北京,和1980年代的香港一樣,湧來大批懷揣夢想的年輕人。大城市承載著太多漂泊者的慾望,他們用力掙扎著在這裡紮根,那些忽明忽暗,忽遠忽近的愛情,其實只是命運的一個註腳。
所以,小曉在2007年的北京專找有編製有戶口的男人戀愛,李翹在1986年的香港打好幾份工,只有看到銀行卡上的數字上漲才會露出笑容。
異鄉人的身份,像那些逼仄陰暗的出租房隔斷間一樣,讓人有可怕的失重和不安全感。
傷心了幾場之後,小曉選擇了身邊對她一直有好感的見清。
他們在隔斷間里抵死纏綿,頭挨著頭分吃一碗泡麵。在樓下撿來人家扔掉的舊沙發,開心地蹦出好高。
冬天深夜的街頭,奢侈地打一次計程車,沖著深夜空曠的北京喊,我們很快會有錢的。
被房東趕著搬家,像逃難一樣坐在山輪車的車尾,顛沛流離的生活,眼睛裡卻閃著光。
因為有「我們」,寒夜裡相擁著取暖,足以抵禦世俗的艱難。
可,後來呢?
他們還是分開了。
青春的敏感自尊,現實困境的雪上加霜,最終形成合力,將彼此推得越來越遠。
那些錯失的遺憾,恰恰在於,後來我們沒有在一起,不是因為不愛了,而是因為不懂得如何去愛。相遇的timing不對,那時的你我太年輕,沒有能力去承載這樣的深愛。
I miss you,我錯過了你。
想念,卻沒有了擁抱的理由。
我想這也是為什麼,我這麼不念舊的人,卻在電影院里紅了眼眶——
我懷念的不是某個人,而是那樣橫衝直撞的青春,那樣勇敢真誠地愛過哭過的自己。
後來的我們,當然都很好。
革履套裝,紅唇飛揚,生活安定,內心清明。
後來的我們什麼都有了,卻沒有了我們。
有些愛情,註定在遺憾里完整。
電影里十年後的見清問小曉,如果我們愛下去會怎樣。
小曉說,「我們還是會分開」。
「如果我們結婚了呢?」
「會離婚。」
「如果我當時很有錢呢?」
「那你已經找了不下10個小三了。」
所以你看,人生沒有如果。
哪怕他們沒有在窮困殘酷的青春里錯失彼此,人生的道路那麼漫長,你不會知道,在哪一個路口,因為什麼樣的緣由,誰會堅持不下去了。
從來沒有一個平行人生,可以告訴你如果做另外一種選擇的答案。
時間的漫長和生活的瑣碎,會讓彼此深愛的人不再閃光,會讓那些求不得的遺憾,顯得更加熠熠生輝,這恰恰是我們需要穿越的執念和迷霧:
Let it go,
偶爾懷念,但不必抱歉。
其實更應該珍惜的,是當下陪在身邊的人。
那個怎麼吵也吵不散的,上一秒讓你氣到發抖,後一秒就膩在他懷裡撒嬌的;會嫌你啰嗦,又會在夜裡悄悄幫你拉好被子的;會讓你灰心失望,又切實陪你扛過很多風雨的。
真實的人生,必然有著種種遺憾,可這就是人生的一部分,接受它,承認自己的局限,就不會再有執念。
《後來的我們》也絕不是講「前任無限好」的電影,它最感動我的地方,恰恰在於對遺憾的釋然。
小曉對見清說,她結婚了,要移民了。
見清不相信,說你又騙我。
後來我過得怎樣?
你真的不必再了解。
那麼就好好說一次再見。
再也不見。
— end —
作者,李娜。
暢銷書作家,理性水瓶女。
愛美愛文藝,非常獨特非常清醒。
已出版《你走的彎路,每一步都算數》
公眾號:與爾同消萬古愁(shovidnana)
相關閱讀
《孫儷:都誇優秀,為什麼在娛樂圈交不到朋友?》
《林依晨:36歲演90後,顏值、事業翻紅,她從不拒絕尺度》
《梅婷:退役退學,閃婚閃離,你們都是局外人》
商務合作,請掃碼~
TAG:儷人公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