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雷軍能否問鼎新首富?小米真的賺錢嗎?與格力10億賭約會輸?

雷軍能否問鼎新首富?小米真的賺錢嗎?與格力10億賭約會輸?

5月3日,小米提交招股書,正式申請在香港上市,中信里昂證券、高盛、摩根士丹利擔任聯席保薦人。將成2014年以來全球最大IPO,雷軍有望成為中國首富。

4月30日,同股不同權制度正式在香港生效,並即刻接受上市申請。這是繼1989年後,港交所重新啟動「同股不同權」機制,小米也成為了這一制度重啟後的首批獲益企業。

值得關注的是,上市前夕,小米對管理團隊進行了一番調整。4月27日深夜,小米CEO雷軍發布內部郵件宣布,任命小米CFO周受資為公司高級副總裁,小米聯合創始人周光平、黃江吉則辭去公司職務。雷軍稱,期待周受資接下來在財務、投資、HR等方面發揮的更大作用。這一舉措也被認為是在為IPO做準備。

1.小米財務表現如何?

根據招股書草擬本數據,小米2017年收入1146億元,經營利潤122.16億元; 2016年收入684億元,經營利潤為37.85億元;2015年收入668億元,經營利潤為13.73億元。

截至2017年12月31日,由於就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產生大額公允價值虧損,小米集團有凈負債人民幣1272億元及累積虧損人民幣1290億元。

小米的營收分別為4個業務板塊,分別是智能手機、IoT與生活消費產品、互聯網服務及其他。其中,智能手機業務是其主要收入來源,2017年來自智能手機行業的收入為805.64億元,佔總收入的比例為70.3%;來自IoT與生活消費產品的營收為234.48億元,佔比為20.5%;來自互聯網服務的營收為98.96億元,佔比為8.6%。

2010年,雷軍及其團隊創建小米。今年2月IDC發布的數據顯示,小米已成為全球第四大智能手機廠商,2017年四季度手機銷量全球排名僅次於蘋果、三星、華為。此外,根據雷軍近日透露,小米擁有1.9億月活躍移動互聯網用戶,創造出了500多款智能硬體生態產品,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消費級IoT平台,連接超過1億台智能設備。

2.雷軍能否問鼎中國新首富

在小米上市之前,市場一直流傳雷軍將要成為新首富,主要原因在於,雷軍在小米科技的持股高達70%多,如果小米估值達到1000億美元,雷軍的身家將超過400多億美元的馬化騰,成為中國新首富。不過,這個演算法的主要錯誤在於雷軍的持股比例,雷軍持股高達70%多的小米科技,只是小米集團的一家子公司,雷軍對小米集團的真正持股比例在此次招股書中首次披露,為31.41%。

招股書顯示,目前,小米董事會共有7名董事,包括兩名執行董事、兩名非執行董事及三名獨立非執行董事。

雷軍作為公司執行董事、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其持股比例為31.4%,如計入總股本ESOP員工持股計劃的期權池,則他的持股比例為28%。通過雙重股權架構,雷軍的表決權比例超過50%,為小米集團控股股東。

如果按照1000億美元的市值計算,距離馬化騰還有一定的距離,但300億美元左右的身家,也僅次於馬化騰、馬雲、許家印、王健林等人,足以在中國富豪榜上躋身前五。如果將來小米的市值能夠突破1500億美元,雷軍就有望問鼎新首富。

3.小米究竟賺不賺錢?

招股書披露,小米2015年至2017年收入分別為668.11億元、684.34.億元和1146.25億元;凈利潤分別為-76.27億元、4.92億元、-438.89億元。

實際上,小米2015年至2017年的經營利潤分別為13.73億元、37.85億元和122.15億元。那麼為何還會出現巨額虧損?

看上去小米的虧損,其實是因為過往融資發給股東的「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公允價值增加帶來的。小米根據企業會計準則被計入金融負債核算,優先股在公司上市後,一般會自動被轉換成普通股,在上市後的下一個財年會自動消失,這種「非經營性虧損」是互聯網公司市值的一部分,並不是真正的「虧損」。

不過,這也並不意味著小米是一家盈利能力強勁的公司。公司去年實現銷售收入高達1146億元,即使不考慮會計因素,按照去年53.6億元的利潤計算,利潤率也只有4.7%。這也對應了雷軍近日所公開宣稱的,小米向用戶承諾,每年整體硬體業務的綜合凈利潤率不超過5%,如超過,小米將把超過5%的部分用合理的方式返還給小米用戶。有趣的是王石之前也有過「萬科不接受利潤率超過25%」的生意。因為太過暴利的生意不利於市場的可持續發展。

而在招股書中,小米在解釋其為什麼而奮鬥時表示:

「小米不是單純的硬體公司,而是創新驅動的互聯網公司。具體而言,小米是一家以手機、智能硬體和IoT平台為核心的互聯網公司。我們的使命是,始終堅持做『感動人心、價格厚道』的好產品,讓全球每個人都能享受科技帶來的美好生活。」

不知道雷軍是不是也和王石有著同樣的考慮?

4.雷軍和董明珠的10億賭約

隨著小米IPO的速度加快,雷軍和董明珠的賭約也頻繁被市場提及。不過誰輸誰贏,業界還未有定論。

2013年年底,雷軍和董明珠以10億元為賭注,賭5年內小米的銷售額能否超過格力。現在時間已經過去了4年,兩位大佬和其背後的企業之間暗戰不斷,卻誰也沒有退讓的意思。然而,距離兩者賭約的到期也僅有1年。

如今,小米在香港提交IPO申請文件,營收破千億;格力也於不久前發布了年報,2017年營收1482.86億元,同比增長36.92%。

以2017年營收數據比較,格力營收仍高出小米336.61億元。雷軍與董明珠的賭注,到底誰的勝算幾率更大?

在2014年至2016年期間,格力電器的營業收入分別為977.45億元、1083.03億元、1377.50億元,除2015年略低於千億營收外,其他均保持在千億以上,2017年更是接近1500億元。

券商給出的格力2018年營收預測

按近三年最高增長率67.5%計算,預計小米2018年實現營收1919.97億元;按照最低值2.88%計算,預計小米2018年營收1179.26億元,以平均增長率計算,小米2018年年營收約為1549.62億元。

以此比較,若格力在今年實現券商普遍預測的1781.8億元的營收,小米繼續保持67.5%的增速,則將以1919.97億元的營收超過格力。

但小米能否繼續保持如此高速增長,目前是個不確定數。小米招股書顯示,其營收來自4個業務板塊,分別是智能手機、IOT與生活消費產品、互聯網服務及其他。其中,2017年來自智能手機業務的收入為805.63億元,佔總收入的比例為70.3%。

而智能手機領域競爭激烈,國內市場趨於飽和,成為目前擺在各大手機廠商業務發展的頭號問題。

雷軍也意識到這個問題。在招股書的公開信中,雷軍強調,小米不是單純的硬體公司,而是創新驅動的互聯網公司。「儘管硬體是我們重要的用戶入口,但我們並不期望它成為我們利潤的主要來源。」硬體+新零售+互聯網服務的商業模式,將成為小米今後發展的方向,而招股書中披露的毛利率高達60%的互聯網服務業務更是成為小米的未來發展基石。

格力也在謀求多元化。在2017年年報發布後,一向大比例現金分紅的格力宣布今年不進行分紅,原因是「留存資金將用於生產基地建設,智慧工廠升級,以及智能裝備、智能家電、集成電路等新產業技術研發和市場推廣」。

小米有今天的成就,雷軍算幸運又算不幸的,你說他幸運,沒錯,他確實夠幸運,他趕上了互聯網幾乎所有的浪潮,你說他不幸,確實,在小米之前,他幾乎丟失了所有的機會。

WPS和OFFICE戰鬥的時候,就註定雷軍不可能是贏家。

金山是較早搞國內殺毒軟體的,賺的飛起的是360

金山是最早在中國做遊戲的,第一個賺錢的是盛大,第二個是九城,最後大贏家是騰訊

去東南亞擼金,金山是第一個,而且是越南人主動找過來了,結果雷軍輕視越南市場,痛失機會

賣掉卓越網的以後,雷軍對外幾乎不談卓越網,我猜想雷軍肯定非常痛苦。

關於卓越網的故事,我覺得雷軍以後退休了有必要寫本書,敘述一下當年的情況。

如果卓越網還在,可能今天就沒有小米。

其實說到首富的話題,別看目前的小米體量並沒有阿里和騰訊那麼大,但雷軍的資歷卻是最老的,要是年少時的雷軍不犯渾,也許「首富」兩字他早已當之無愧。

1999年27歲的雷軍已經當上了金山的總經理,而當時馬化騰和周鴻禕還只是碼農,馬雲還在杭州翻譯社當老師。

更可惜的是,年少得志的雷軍沒有抓住人生兩次關鍵的轉折點:

第一次是馬化騰在創業時受挫,準備以一百萬的價格將QQ賣給雷軍,雷軍卻不以為然,果斷拒絕了他。

第二次是馬雲找他投資,看見馬雲其貌不揚的外表和不切實際的目標,他再一次拒絕了。

兩次錯誤的判斷讓雷軍失去了兩次暴富的機會。

好在對於這些年來沒日沒夜苦幹的雷軍,小米成為了他引以為傲的「作品」,拿回了本該屬於自己的榮耀。

喜歡的話不妨分享到朋友圈,就說是你寫的。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遇見最美的一朵腮紅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