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事件之後,中國「芯」投資陣營裂變
晶元產業作為大國重「鑰」,門檻極高,非小玩家可以企及。然而中美貿易戰刺激之下,「事情正在起變化」。
在中興事件後,投資界有個有段子說,創業者們紛紛將商業計劃書里的「區塊鏈」一鍵替換成了「晶元」,其他內容則毫無改動。段子雖有調侃之意,但也不難看出創業者和資本對「晶元」這一風口的狂熱與追逐。
晶元產業作為大國重「鑰」,門檻極高,一直以來都非小玩家可以企及。然而中美貿易戰刺激之下,「事情正在起變化」。民間資本的力量開始涌動,一場自下而上的「晶元」創新或許很快到來。
中興事件之後,很多頭部機構和著名投資人紛紛表達了對晶元產業投資的思考,經江湖小編盤點,發現路徑選擇涇渭分明,而資本的動向,無疑會影響未來中國「芯」的產業格局。其間機會如何,此文暫作拋磚之功,歡迎關心者參與探討。
自力更生派:除了國家隊大基金,還有BAT等科技新貴
在自主派看來,真正的中國芯應該是由中國企業自主研發、製造的,眾多資本紛紛開始著眼國內領先的晶元製造企業。自主派中最先浮出水面的是「國家隊」,近日有媒體披露,大基金以扶持中國晶元產業為使命,其投資範圍覆蓋全產業鏈,僅持股超5%以上的上市公司已達11家,市值合計約3200億元規模。同時,大基金將會支持併購重組,並與地方、企業基金合作,營造集成電路產業投資生態鏈。大基金的低調中隱藏著中國自主造芯的決心。
與「國家隊」同場競技的還有阿里、百度等國內科技巨頭,它們擁有資金、人才等優勢,起步早、發展快。阿里繼宣布自主研發晶元後,又於4月20日宣布全資收購中天微系統有限公司。據公開資料顯示,中天微成立於2001年,是目前中國大陸唯一大規模量產自主嵌入式CPU IP Core的公司。除此之外,阿里還投資了寒武紀、耐能、深鑒等晶元企業,可以說中國晶元的「半壁江山」都已納入阿里麾下。百度於2017年3月,發布DuerOS智慧晶元。雖然均在晶元領域均有不同程度的布局,但阿里、百度等國內科技巨頭是否能夠成為「中國芯」的解藥,還有待時間的考證。
金沙創投朱嘯虎認為,投資人在商業模式創新中賺到的錢可以反饋工業,回饋工業,「貿工技」是一條比較現實的路徑。光速中國韓彥表示,滴滴、華為等技術創新企業在發展到一定程度後,都會去矽谷招攬人才,可以預見,未來會出現華人高科技人才大批迴流中國的現象,中國將成為世界技術革新的中心。
拿來主義派:資本財團的下一局遊戲
與多數主張中國自主創造以實現「彎道超車」的投資人觀點不同,中信資本張懿宸則認為正常來講應該是資本換技術「在中國有充分資本實力的條件下,我們更多地應該考慮用資本買技術,達到產業升級目標。」
以資本換技術向有先例,2015年中信資本主導的財團完成對領先的數字成像處理方案開發商豪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收購;2016年美的集團收購了德國機器人巨頭庫卡(KukaAG);2017年,來自中國的私人資本Canyon Bridge出手5.5億英鎊(約49億元人民幣)收購了世界一流晶元公司Imagination……不得不說,資本的速度是驚人的。
中興事件之後,華為再受美國刁難,有美媒報道,美國司法部正在調查中國通信巨頭華為是否違反美國對伊朗的貿易制裁,一旦指控生效,華為受到的制裁將比中興更嚴重。革命已箭在弦上。正如火山石資本創始人章蘇陽所言「資本是逐利的,無可厚非」。但從政策和市場需求來看,晶元產業的長期投資價值正在不斷顯現,或許這將對資本市場展現出更多的、更具價值的吸引點。
中國的晶元製造產業或將是一場困難重重的攻堅戰,兩條腿走路,誰會先邁上台階?或許還沒有答案,但市場需求和雙線資本驅動之下,產業新格局的序幕已經拉開。
圖片來源於網路
金融科技江湖對該平台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你或許還想讀:
※互金平台:百日上市就能贏取一鍵通關嗎?
※網約車「混戰」即將開啟
TAG:金融科技江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