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披荊斬棘職教路 默默耕耘鑄輝煌——記訥河市職業教育發展的心路歷程

披荊斬棘職教路 默默耕耘鑄輝煌——記訥河市職業教育發展的心路歷程

題記職業教育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而中等職業教育作為這個鏈條中的起端,卻存在著社會認識不夠、教學質量不高、辦學特色不突出、學生就業困難等問題,因而成為了職業教育發展中的薄弱環節。

一、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在遼闊富饒的松嫩平原上,矗立著一座美麗的小城,蜿蜒的訥謨爾河緩緩流過,這就是被譽為中國馬鈴薯之鄉、中國甜菜之鄉的北國縣級小城——訥河市。此時正值2012年的隆冬季節,剛剛到職教中心學校任校長的房恆如望著紅磚碧瓦、白雪覆蓋的校園陷入了深深的思考。現在職教中心學校教學質量低,專業特色不突出,就業率低,招生數少,社會認可度低的現實狀況,作為校長的他正在構思著如何轉變觀念,創新辦學,使職業教育步入良性發展的軌道。

教育部職成司副司長謝俐來訥河檢查指導工作

思考一:社會對中等職業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足夠的認識,存在著忽視職業教育的傾向。

職業技術教育的社會地位實際上還未達到與普通教育並駕齊驅的地位。重升學,輕技術;重普教,輕職教的思想還在教育界、社會上占重要地位。傳統的價值觀、質量觀、評價觀作為衡量標準套用於職教。普、職發展比例失衡,職業教育總量不足,質量不高。

思考二:職業教育與市場、產業發展之間良性互動的有效機制尚未真正形成。

訥河幅員面積6,674平方公里,總人口74萬,居住在農村的人口45萬,佔61%。作為馬鈴薯、甜菜、玉米、大豆等農作物產地,中等職業學校開設與農村經濟有關的專業較少,即使開設了也沒有真正聯繫到農業生產的實際。就業市場的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並沒有轉化為有效的職業教育需求。職業教育的辦學機制、人才培養與市場的銜接不夠緊密,職業教育適應市場、服務經濟的能力還比較薄弱。

思考三:職業教育辦學特色不突出,招生力度小,教學質量不高,就業優勢不明顯。

學校存在以學科教育、學歷教育為導向,用升學來吸引生源,招生宣傳以對口高考考取幾個本科生作為自己的招牌。技能教育與實踐教育沒有擺上應有的位置,實習實訓設施不配套,專業特色不突出,職業學校畢業生質量不高,就業優勢沒有得到充分體現。

思考四:教師隊伍與職業教育的發展、與社會對職業教育的要求不適應。

職業教育專業教師數量不能滿足教學需求。一是中職專業教師數量少,雙師型教師不足。二是從普通中學轉入的教師數量較大,從事職業教育是新手,缺乏相應的經驗,對於培養學生的實際技能顯得力不從心。三是從普通高校畢業生中補充的教師,專業不掛鉤,經驗不足,思想也不夠穩定。總體上存在著專業課與文化課教師結構不合理,知識結構與職業教育所要求的知識結構不相適應,缺乏必要的工作實踐能力和專業實踐能力。

問題的癥結找到了,可是如何解決呢?作為校長,房恆如又一次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他利用了整整3天的時間,寫了一篇《關於訥河市職業教育發展面臨的問題與建議的報告》送到教育局及政府有關領導,得到了重視。此時,正值全國教育改革中大力提倡發展職業教育的關鍵時刻,一場轟轟烈烈的職業教育改革在訥河這片肥沃的黑土地上拉開了序幕。

訥河市與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

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多年來,在訥河這片古老的土地,勤勞淳樸的訥河人民辛勤耕耘著充滿生機與希望的家園。而職業教育的發展在幾屆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幾代職教人的辛勤努力下,也在不斷書寫著富民強市的絢麗華章。

(一)底蘊深厚,職業教育發展孕育無限潛能。

訥河有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特別是在發展職業教育上更是堅持常抓不懈,曾獲得全國農村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全國實施「燎原計劃」示範縣等殊榮,創立推廣了老萊中學辦學模式、巨和成職聯校辦學模式、村教育教學綜合體模式、六合楊景芬家庭技術學校模式,先後承辦國家農村教育綜合現場推進會、農村綜合教育改革第五屆年會,黑龍江省職業教育推進會議議,原國家教委副主任王明達、國家教科所長騰純等領導多次到訥河檢查指導。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訥河人緊緊把握時代發展的脈膊,開展了農村教育綜合改革的探索與實踐。農村23個鄉鎮在實體校基礎上,興辦成職聯校;村級實行「綜合體」式辦學,即把村小學與村文化掃盲點合併;屯培訓家庭學校,開展示範引導教育,建立了鄉、村、戶三級農村成職教網路,承擔著掃除青壯年文盲、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工作。城鎮職業教育不斷發展,各行業系統都創立了職工學校、職業學校,組織開展補文化、補技術的「雙補」教育。

1995來,訥河市進行第一次職業教育資源整合,將13所部門職業學校與農技高中合併,組建了職業教育中心學校,建成了職成教育「龍頭」。2003年,將農村鄉鎮中心校、成職聯校與鄉鎮中學三校合一,成立了農村綜合中學,實行「三教一體」,在為上級培養人才的同時,承擔著農村職業教育與成人培訓任務。

(二)搶抓機遇,職業教育發展注入勃勃生機。

訥河的職業教育改革經歷了曲折艱難的發展歷程,有發展時的喜悅,也有低谷時的苦澀,有改革時的陣痛,更有輝煌時的振奮。經過努力,2012年訥河市搶抓歷史機遇,開始了省部共建農村職業教育改革試點縣建設申報工作。深厚的職教元素底蘊,為訥河市職業教育的發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礎。2013年9月,訥河市被確定為黑龍江省首批省部共建農村職業教育改革試點縣。改革創新拓新路,發展奮進鑄輝煌,2014年5月,訥河市又步入了第一批國家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示範縣創建的新征程。

1政府統籌,夯實現代職業教育發展基礎。政通人和謀發展,百年大計教為先。訥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職業教育,把職業教育擺在突出發展的戰略地位,以創建省級農村職業教育改革試驗區試點縣和國家級職成教育示範縣為契機,不斷深化職業教育改革。定期召開會議研究和解決職業教育發展出現的困難與問題,市領導經常視察職業教育工作,全市形成了政府主導、教育牽頭、部門協作的職業教育工作機制。市政府先後出台了《訥河市人民政府關於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實施意見》、《訥河市職業教育「十二五」發展規劃》等文件,為職業教育發展提供政策保證。「政、校、行、企、社」五位一體,職教中心學校真正實現「一塊牌子、五項職能」,成為一所多功能、複合型的中等職業學校。

職教中心學校建立校外農藝專業實訓基地。港進集團作為職教中心農藝專業的實訓基地,接納教師與學生入企開展社會調查及生產實踐,雙方共育人才,互利雙贏

加大招生力度,統籌制定高中階段教育招生計劃,嚴格執行「三限」政策,創新招生方法,建立了縱向聯動、橫向聯合的全員招生的工作機制。到2017年,中職招生達2077人,使普職招生比例大體趨向相當。

為保障中等職業教育發展,市政府逐年加大對職業教育的投入力度,實現了「三個確保」。確保城市教育費附加30%用於職業教育;確保職業教育生均公用經費3000以上;確保按人均1-3標準籌措農村成人教育經費。2011年全市城市教育費附加總額為250萬元,用於職教中心學校68萬元,佔總附加費27.2%,這個比例在2017年增加到34%。職業教育生均公用經費也同步實現逐年增長,由2011年的2100元,增長到3300元;設立了新型職業農民培訓職業教育專項資金,2011年為30萬元,2017年增長到146萬元政策扶持使訥河市職業教育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政府投入更讓職業教育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2、龍頭引領,創建現代職業教育網路體系。多年來,訥河市職業教育始終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不斷深化改革,形成了政、校、行、企、社五位一體,市鄉村三級協同聯動網路格局建立以職教中心為「龍頭」,以鄉鎮綜合中學為主體,以村農民文化技術學校為基礎的三級職成教育培訓網路,堅持人才共有、過程共管、成果共享、責任共擔的緊密型合作,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訥河市職教中心學校是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學校佔地面積13.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5.5萬平方米,專職教師156人,其中「雙師型」教師占專任教師62%,擁有省級骨幹教師17人,齊齊哈爾市級學科帶頭人5人。學校已建成計算機、數控、電工電子、汽修、焊接、現代農藝、農機七大實訓基地,實訓實習設備資產總值2000多萬元。開設11個專業,其中現代農藝、汽修專業已晉陞為省級重點專業,現有在校生6201人。

全市18所農村綜合中學均已配備了職成教育專職副校長,成立了鄉鎮現代職成教育服務中心,面向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廣大農民開展技術指導與服務。形成了以九井綜合中學為代表的初等職業教育與勞動力轉移、勞動預備制結合模式;以二克淺綜合中學為代表的農科教結合模式;以學田綜合中學為代表的校社合作模式。

充分發揮村農民文化技術學校的人才培訓、技術推廣和科技示範作用,實施興村富民工程。逐步將村農民文化技術學校建設成為農民文化學習、文體活動、科技推廣、技能培訓和精神文明教育的陣地。

模擬專業合作社

3、產教結合,構築現代職業教育服務載體堅持職業教育為農服務的根本宗旨,加強基地建設,發揮示範作用,實施產教融合,助推經濟發展。招商引資500萬元,建設了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的綜合汽修廠,集汽車維修、4S店、計程車公司、汽修實訓基地於一體,實現了校企共建,學做一體。

依託工藝美術專業,成立慶通工藝美術服務部。開發特色產業項目,創辦鼎立玉石加工廠。與哈工大合作,開辦了無人機培訓專業,組建無人機植保服務大隊。利用國家專項資金2000萬元和60萬元,建設產教融大樓2萬平方米,與第四良種場聯合興建馬鈴薯脫毒種薯基地,實現了前廠後校,產教融合。

先後163萬元和160餘萬元,建設佔地168畝農藝科技示範園和800平方米半智能日光節能溫室,在擴大優良品種繁育、科技引領示範、增強農業產能效能及師生實踐實習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為加大服務「三農」力度,訥河市委、市政府在職教中心學校成立了模擬合作社和培訓服務中心、農村經濟管理服務中心、農業科技服務中心。培訓服務中心以「自選超市」的形式,定期組織「培訓大集」,農民朋友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培訓項目;農村經濟管理服務中心攜手龍江銀行、會計師事務所、農經總站等部門,在金融信貸、農村會計事務、土地流轉和農產品流通等方面提供信息諮詢與服務;農業科技服務中心則在測土配方施肥、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為農民提供服務。

4、惠農培訓,搭建現代職業教育富民平台。多年來,訥河市充分發揮職教中心學校作為國家、省、市級培訓基地作用,廣泛開展陽光工程農業職業技能培訓、專項技術培訓、創業培訓、農村勞動預備制培訓和扶貧培訓等。按照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方針,通過理論學習、現場指導、考察實習、跟蹤服務等有效形式,努力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切實保證培訓效果;按照專兼結合的原則,努力打造一支理念先進、知識全面、技能過硬、擅長服務的師資隊伍。2014年,訥河市按照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和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制定了全市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方案,在全省率先開展了培訓工作。5月20日——8月20日,由職教中心學校承辦的第一期試點班——全市村級後備幹部骨幹培訓班成功舉辦,在課程設置、學員管理、後勤保障、檔案建設和學分制改革方面積累了成功經驗。8月—9月,以農民專業合作社為重點,在鄉鎮舉辦了14期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班,培訓內容涵蓋合作社經營管理、財務管理、農機使用維護、種養殖技術等,受到農民普遍歡迎。截至目前,共培訓新型職業農民2741人。在開展集中培訓的同時,積極送教下鄉,開展短、平、快式服務,把農業科技送到田間地頭,送到農民家中。目前,送教下鄉已覆蓋全市15個鄉鎮171個行政村,每年通過各類培訓受益的農民3萬餘人。

5、合作雙贏,拓展現代職業教育就業空間。大力加強職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不斷深化課程改革,完善工學結合、訂單培養模式,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不斷攀升。面向社會、市場和企業,不斷加大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力度,為企業「量身定做」培養實用技術人才。始終把畢業生就業視為職業教育生存發展的一條生命線,積極拓寬各種就業途徑,先後與大連船舶集團、天津三星電子集團、長春吉航公司等企業簽訂合作協議,打造了多種辦學模式和就業模式,試點縣創以來,培養安置畢業生1,500多人,就業迴流率不足1%。主動對接當地骨幹企業,與恆陽集團、港進集團、農業園區等聯合開展職工崗前、崗中培訓,培養技能型人才。學生和教師走進企業開展實習實訓,實現了校企共同發展、互利雙贏。

6、校社合作,創新現代職業教育共建模式。2013年初,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校社合作項目建設計劃。職教中心學校為農民專業合作社提供技術支持和人才支撐;合作社則為職業教育發展打造優秀實訓基地。校社合作計劃實施以來,職教中心學校通過集中培訓、技術服務、現場指導、科技下鄉、專業教師「駐社」等多種有效形式,引領合作社規模化、規範化發展。截至目前,已舉辦合作社理事長、財務人員、農機手、種植與養殖技術等各類培訓班20多期,培訓合作社各類人員3400多人;深入合作社檢修設備、測土配方、防治病蟲害、贈送科技圖書,足跡遍及全市15個鄉鎮,受益的合作社達300多家。目前,校社合作的領域逐步拓寬,內涵日益豐富,形式不斷翻新。使廣大農民真正看到了校社合作的優勢,嘗到了職業教育「為農服務」新舉措的甜頭,受到農民朋友們的熱烈歡迎和一致好評。

三、縱里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回首過去,桃李園中,百花齊放爭春色;展望未來,訥水河畔,職教奇葩展新顏。訥河的改革創新了職業教育發展的體制機制,提升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和服務能力,形成人民群眾滿意的現代農村職業教育體系,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勃勃生機。2016年11月,訥河市順利通過了省部共建農村職業教育改革試點縣和國家職成教育示範縣創建工作終期驗收,被國家六部委命名為「第一批國家級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示範縣」。2017年全市糧豆薯總產量32.9億斤,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21.2億元,財政總收入實現7.6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2,18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2,731元。

國家教育部、省教育廳和齊市領導先後15次來訥河檢查指導工作,接待外市縣職業教育考察團24個,兩次承辦齊市農村重點工作推進會議,高標準承辦全國第三期職成教育涉農幹部培訓班訥河現場會。

不忘初心,砥力前行。訥河全體職教人將乘著國家大力扶持職業教育發展的東風,把知識的雨露和陽光,灑遍訥河大地,潤澤每一個萌動的希望,溫暖每一個平凡的夢想。沃野高歌、車床歡唱,無數莘莘學子和普普通通勞動者,將在這裡插上騰飛的翅膀,盡情舒展、自由翱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北網 的精彩文章:

神秘隱形門 提升家居趣味感
孫興慜瞬間加速+外道超車,宛如一道光!藍軍炸鍋

TAG:東北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