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廚房裡的保健能手,不僅是調味品,還有強大的藥用功效
黃酒又叫米酒,幾乎是中國家庭廚房裡必備的調料。在烹制葷菜時,尤其是牛羊肉、魚類、海鮮時加入少許,不僅去腥膻,還能增加鮮美的風味。
黃酒起源於中國,與啤酒、葡萄酒並稱世界三大古酒。約在3千多年前的商周時代,華夏祖先獨創了酒麴複式發酵法,以大米、黍米等為原料大量釀製。黃酒中酒精含量一般為14%~20%,營養非常豐富,含有21種氨基酸,其中包括8種必需氨基酸,故被譽為「液體蛋糕」。
在缺醫少葯的古代,黃酒曾經是治療疾病的良藥,後來隨著中藥種類的豐富,逐漸發展為製藥輔料。《三國志》里記載關羽「刮骨療毒」,當時沒有麻醉藥,關二爺做外科手術時鎮痛用的就是黃酒。
黃酒味甘苦,性辛溫大熱,有小毒,主要作用是行葯勢、殺百邪、通經絡、行血脈、溫脾胃、養皮膚、散濕氣、除風下氣,熱飲能活血、利小便。日常生活里適量飲用黃酒有防病、治病的作用,現代研究發現黃酒的保健作用主要有4方面:
1.舒筋活血。寒冷的冬天裡飲溫熱的黃酒,可活血祛寒、通經活絡,既能有效抵禦風寒刺激,還能預防感冒。
2.美容抗衰老。黃酒是B族維生素的良好來源,尼克酸、維生素E都很豐富,長期飲用有利於美容、抗衰老。
3.促進食慾。黃酒中鋅含量高,鋅是能量代謝及蛋白質合成的重要成分,適量飲用黃酒有開胃、增加食慾的作用。
4.保護心臟。黃酒里含多種微量元素,有防止血壓升高和血栓形成的作用。每100毫升含鎂量為20~30毫克,比白葡萄酒高10倍,比紅葡萄酒高5倍。常適量飲用黃酒有助於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對心臟有保護作用。
黃酒的藥用價值很高,除了單獨用能治病外,與各種中藥材配合,是理想的藥引子,中藥處方里常用黃酒浸泡、燒煮、蒸炙中草藥或調製藥丸及各種藥酒,藉以提高藥效。黃酒也是製作丸、散、膏、丹的重要輔料,現在則以炮製中藥和藥酒為多。
1.藥引子。一些舒筋活絡、活血化淤的中藥,通常用黃酒做「藥引子」,如治療跌打損傷的七厘散,用黃酒和葯後外敷;嚴重跌打損傷或內傷出血時,雲南白藥中的保險子要用黃酒送服。這是因為中藥里的很多有效成分在水中溶解度較低,在乙醇中卻溶解度較大。白酒雖對中藥的溶解性能較好,但服用時太刺激,不是所有人都適合的;而黃酒的酒精度適中,是較為理想的藥引子。
2.藥酒。酒劑在中國醫藥史上, 同丸、散、膏、丹等劑型一樣, 是一種重要中藥製劑,有悠久的歷史,大家熟悉的有史國公酒、八珍酒、十全大補酒、胡椒酒等。藥酒有黃酒和白酒之分,但以黃酒泡製居多。《本草綱目》中記載了69種治病藥酒,均以黃酒製成,這是我國最早的配製酒。以酒浸藥材,二者相得益彰,不僅能溶解藥效成分,便於人體吸收,還可引葯抵達治療部位,進而提高療效,還有防腐作用。
下面向大家介紹2種常見的養生藥酒:
1.紫蘇酒
配方:綠紫蘇葉150克,蜂蜜200克,黃酒1300毫升。
製法:紫蘇葉洗乾淨,與蜂蜜共浸黃酒中,1個月後即可過濾飲用。
功用:預防食物中毒,防喘止咳。
2.黑芝麻酒
配方:黑芝麻140克,黃酒1 000毫升。
製法:黑芝麻除去雜質,淘洗乾淨,炒香,碾碎,置瓷器中。黃酒倒入瓷器內,同黑芝麻攪勻,加蓋密封,置陰涼乾燥處。每日晃動數下, 7天後即成。
功用:補肝腎,潤五臟。適用於肝腎精血不足引起的眩暈、腰膝酸軟、步履艱難、腸燥便秘等症。每天2次,每次喝15~20毫升。
※每日說中藥丨服用紫蘇有什麼作用?有哪些服用注意事項?
※中藥真的無毒無害?
TAG:中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