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西方政客妄稱中國公司「技術偷竊」 數據說明一切

西方政客妄稱中國公司「技術偷竊」 數據說明一切

近來,一些西方政客妄稱中國強制或迫使美國企業對華轉讓技術,無故指責中國公司對西方同行進行所謂「技術偷竊」。然而,許多研究和數據表明,這些指責純屬無稽之談。

中國技術購買和研發投入不斷加大

近日,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尼古拉斯·R. 拉迪(Nicholas R. Lardy)在該研究所官網撰文表示,數據表明西方政客的指責站不住腳,且他們沒有考慮到中國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正在提高而非變差。

拉迪表示,事實上,近年來中國支付外國技術許可使用費和版稅金額大幅提升,2017年約為290億美元,而在2007年這一數值為80億美元。十年來,中國支付外國技術許可使用費和版稅的金額增加了近4倍。此外,中國在獲得外國技術和知識產權支出費用方面的相關排名(2016年)中名列全球第四,僅次於愛爾蘭、荷蘭和美國。愛爾蘭和荷蘭主要是由於在當地註冊的外資控股公司稅務方面的原因而排名靠前。可見,除了美國以外,中國在支付外國技術和知識產權使用費用的金額方面高於日本、法國、英國、德國等發達經濟體。因此,不考慮實際數據和相關排名而隨意指責中國在對外引進技術上的不實言論,是有違客觀事實且不負責任的。

據美國環球財經新聞台官網報道,中國2017年研發費用支出總額達到1.76萬億元人民幣,比2012年增長70.9%。路透社相關報道稱,中國2017年研發支出相當於中國該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12%。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研究所發布的數據顯示,近年來,中國研發費用支出的年均增速達18.3%。相比之下,其他中等收入經濟體近年來研發費用支出的年均增速僅為1.4%。研發費用的迅速增加使得中國在全球研發支出中的份額佔比從過去的2.5%增加到如今的19.6%,而美國的相關份額約為30%。這意味著中國的研發費用支出正在日益接近美國。上述諸多數據可以證明,中國的科技進步和在全球範圍內商業競爭力的提高,並非是依靠所謂的「技術偷竊」或強迫技術轉移達成的,而是扎紮實實地通過人、財、力長期投入做到的。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2014年公布的一份全球科學、技術和工業現狀報告預計,中國的研發投入將在2020年和2022年前分別超過歐盟和美國。中國在研發上的巨大投入力度是由中國的經濟活力和長期科技規劃驅動的。預計到2020年,中國的研發投入將佔到GDP的2.5%。未來中國在研發領域還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和更高的目標需要達成。

注重科技領域國際合作

美國優勢商業媒體集團旗下的《研發雜誌》評論表示,雖然中國在全球研發領導者中佔據一席之地,但是依然希望通過國際合作獲得影響力。《研發雜誌》全球研究部門的相關數據顯示,中國的許多研發項目是與歐洲或美國研究機構合作完成的,約1/3的研發工作是在與美國研究機構合作的情況下進行的,約1/4的研發工作是與歐洲研究機構合作的。這些數據表明,中國與美歐研究機構的合作是一種大規模、大範圍的行為,這種合作必然建立在雙方自由自願、互利互惠的基礎上,不可能存在誰強迫誰的問題。

根據總部位於荷蘭的專業服務機構畢馬威2013年的一項研究分析,外資跨國企業在中國設立了至少1300家研發中心,這一數字近年來一直處於顯著增長的狀態。就美國公司而言,美資企業在中國設立的研發機構涵蓋了運輸、航空、信息技術、生命科學、製造業等領域。中國龐大且日益成熟的人才儲備是海外研發機構在華迅速擴張的一個原因。一些在華外資企業表示,他們的中國研發部門越來越依賴於中國本地人才。越來越多的在華外資公司的研發活動是由本土化戰略和創造專門為中國市場量身定製的產品的理念驅動的。這些外資公司越來越傾向於利用中國科研人員的強大能力,不僅因為他們的技術能力,更是由於他們了解中國本土消費者的品位和意願。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表示,美資企業越來越依賴中國本土人才支持他們在中國市場的研發。很多在華美資企業利用中國本土的研發團隊,在現有技術基礎上,設計出了專門針對中國市場的產品。可見,包括美資企業在內的在華外資公司非但沒有受到對華強迫轉移技術的威脅,反而很好地組織和利用了數量龐大、了解本土市場需求的中國研發人才,開發出受到中國市場歡迎的新產品,對企業研發部門的壯大和企業業績的提高起到了積極作用。一些西方政客罔顧事實、別有用心的言論在這些數據和事實面前可以休矣。

原標題:中國研發投入勢頭迅猛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責任編輯:劉星 排版編輯:劉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李形:馬克思依然在場
于海闊:對外漢語教材國別化是大勢所趨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