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7年穿梭海上搏命營救遇險者

27年穿梭海上搏命營救遇險者

他是一名潛水員,紮根於救撈戰線,穿梭於危險之中,一干就是27年。「撥開冰冷的海水,你用指尖觸碰生命的溫度;尋找跳動的脈搏,你用大愛詮釋救撈的精義。」這便是廣州打撈局救撈工程船隊第四工程分隊隊長、高級潛水員鍾海鋒的真實寫照。今年4月,鍾海鋒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南方日報記者 胡新科

爭分奪秒

把生的希望送給遇險者

2017年11月27日,在珠江口伶仃航道海域,「順錦隆」輪與「錦澤」輪發生碰撞,導致「錦澤」輪沉沒,「錦澤」輪上14名船員除2名船員獲救外,其餘12名船員下落不明。

接到任務後,鍾海鋒當即組織應急潛水隊前往救援現場。可是,救援工作並沒有想像中的順利,隊員們經過30多個小時的搜尋仍未發現任何生命跡象。終於,在當天13時30分,隊友李海巨發現水下左傾90度的貨艙里有7名生還者,便立即將其中一人帶出水面。鍾海鋒果斷啟動水下人員救援方案,通知隊友打開旁通閥向密閉艙室補充氧氣,並堅持給6名被困的遇險人員作心理輔導,開展水下施救。

水下一片漆黑,鍾海鋒與隊友相互配合,以最快的速度抵達被困人員所在的艙室,幫助被困人員戴好呼吸設備,14時20分,鍾海鋒將第二名倖存者帶出水面。「身體上的疲勞隱約能感覺到,但我知道還有5名人員被困水中,所以就顧不上太多,眼下第一要務就是必須爭分奪秒地把他們全部救出!」在16米水深下,鍾海鋒用30分鐘的時間,遊了6個來回,接連救出3名被困人員。經過努力,最終救援隊成功救出7名生還者,創造了翻扣船水下救援的奇蹟。

由於「錦澤」輪沉沒在廣州港主航道,使得珠江口主航道被迫暫時關閉,廣州港內滯留船舶多達200多艘,港口外多艘十萬噸級電廠運煤船、工業化工船及物流運輸船等急迫等待進港。

「錦澤」輪打撈若按照傳統的人工水下穿引技術,僅穿引吊絡環節至少要15天。為快速打撈沉船,疏通航道,鍾海鋒帶領團隊通宵鑽研水下導向攻泥技術,制定潛水員水下定位指揮方案。最終,僅用5天時間便順利將12條吊絡穿引完畢。2017年12月12日,珠江口被撞貨船「錦澤」輪被移出珠江口伶仃水道,封航長達15天的廣州港恢復通航。

臨危受命

儘可能將損失降到最低

2013年8月14日,香港籍散貨船「夏長」輪受颱風「尤特」襲擊,在珠江口小萬山島偏南方向約1.2海里左傾沉沒,21名船員全部棄船逃生。「夏長」輪長189.99米,寬32.26米,相當於兩個足球場的長度,貨艙內滿載55000噸鎳礦石,且船內有700多噸不斷外溢的油料,對海洋環境尤其是附近漁場造成嚴重威脅。

關鍵時刻,鍾海鋒臨危受命。卸貨是「夏長」輪打撈的第一步,也是基礎性工作。「夏長」輪左傾104度的沉態意味著貨艙口側對著海水以下,海上大型抓鬥設備無法發揮作用。鍾海鋒與工程師商定後,選擇在沉船的右舷出水部分進行開孔,每個貨艙開2個3米×3米的方形孔,整條沉船共開10個。同時又自主改裝了一套絞吸泵與挖掘機結合的設備——把入海使用的絞吸泵安裝在陸地用的挖掘機臂首,以達到卸貨的目的。

在「夏長」輪抽油項目後期,水下開孔是一項重要任務。鍾海鋒主動承擔起第一班下水的任務。下水後,多次嘗試,他發現極難將磁力鑽貼上船體的目標位置。出水後,他向甲板設備組建議將磁力鑽進行燒焊改裝,方便潛水員操作。等到設備改好,鍾海鋒又下了一次水,成功摸索出了安裝方法。

「夏長」輪的成功起浮標誌著中國最大噸位沉船整體打撈工程畫上圓滿的句號。「我只想儘快探明水下情況,儘早解決打撈難題,儘可能地將損失降到最低。」鍾海鋒說。

從1990年廣州潛水學校工程潛水專業畢業,到如今的高級潛水員,鍾海鋒憑藉27年如一日,干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精一行的專業精神和創新探索,被冠以智勇雙全「海上蛟龍」的稱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方日報 的精彩文章:

青睞品質消費 中山人消費觀升級
擴大開放不會受貿易摩擦影響

TAG:南方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