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這個人,就沒有中國千年來的繁榮,墓地在中國被發現
西漢時期,張騫使團從長安出發,一路向西,最終,抵達地中海國家,開闢了一條貫穿亞洲經濟的西北絲路。之所以這條要道被稱為絲綢之路,完全是因為,在後來的貿易線里,貨品主要以絲綢製品為主,而且,這些絲綢對中亞、西亞地區的文化帶來了巨大的影響,故此得名。
絲路之所以享譽全球,張騫功不可沒。倘若沒有張騫的使團,可能,歷史上根本不會存在連接西亞多國貿易的橋樑,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速度也會大幅度減慢。在張騫出使後的一千一百年後,義大利探險家馬克才抵達中原探險,可以說,張騫是最傑出的開拓者。除外交的功績外,張騫還曾與漢朝名將共同抗擊異族勢力,兩次率軍進擊匈奴,將北方異族趕回荒漠草原。
後世的很多學者曾說,張騫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睜開雙眼展望世界的人。他將西漢先進的文化播撒至相對落後的西域,又從西域帶回許多中原見不到的新鮮玩意。這位外交家先後兩次前往西方為兩地做出貢獻,卻在第二次歸國的時候不幸病逝,使人惋惜。
那麼,大外交家張騫的死因究竟是什麼?他又是死在什麼時候呢?今天便與大家聊聊張騫之死的細枝末節。
首先,張騫身染何疾病故?我們先來看看張騫使團的出行路線,從長安到大月氏一個往返張騫等人一共走了十幾年。而且,使團並沒有詳細的西域地圖,在此之前中國根本沒人了解西域地區的詳細狀況,路途必定充滿艱難險阻。
如今,我們翻開地圖不難得知,前往古代西域的路上必經多處氣候惡劣的地區,這些地區在夏天會有無盡的風沙熱浪,在冬天往往又有暴雪嚴寒。所以,張騫使團作為第一批「吃螃蟹」的勇者,一路上所遭受的困難我們根本無法想像。即便張騫擁有強健的體魄和堅強的心理素質,但在這種惡劣環境中苦熬十幾年,身體狀況一定會千瘡百孔。
可以說,常年居無定所的漂泊足矣摧毀一個身體強健的年輕人,張騫更不例外。首次開拓了西域旅路的張騫班師回朝,將出行的見聞和收穫通通上報朝廷,漢武帝十分欣喜,當即將張騫封為中郎將。在短暫的修整後,漢武帝打算籠絡西域的烏孫國,決定派遣相對「輕車熟路」的張騫再次前往西域。
張騫帶著三百餘名隨從,使團準備了大量的牲畜牛羊、絲綢製品、玉器珍寶等禮物離開長安,經過長時間的跋涉後抵達烏孫。烏孫國王招待了使團,並且,接受了漢朝送來的厚禮,卻因為並不清楚漢朝的國力並未答應與漢朝結盟,張騫只能派遣隨從不斷的在烏孫周邊進行遊說。
最終,張騫二次出使西域回漢,帶來了烏孫國的使者,「因令窺漢,知其廣大」後,烏孫國與西漢開始在平等的基礎上友好交往。此後的一年時間內,張騫在烏孫國所遣持節副使也與西域諸國使者相繼歸漢,漢與西域諸國正式開始平等友好的交往,漢與西域諸國外交活動的第一個高潮開始到來。
忙碌了四年後,烏孫國王終於同意派遣使者與漢朝詳談,張騫使團帶著烏孫使臣和烏孫國王送的幾匹良馬回到中原,卻在次年病逝。與其說張騫的死因是舟車勞頓、積勞成疾,倒不如說張騫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漢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西漢政府設置了西域都護府,總管西域事物,保護往來的商旅。從此,西域正式歸於中央政權的統治下。
雖說,中原與西域溝通的核心張騫已經病故,但是,他的外交策略卻為兩地交流打下良好基礎,西域地區各國紛紛派遣使臣前往中原朝拜漢武帝,可以說,張騫在西域地區頌揚了漢朝國威,也在當地造成了長遠的影響。
張騫在公元前一百一十四年於長安離世,葬於故鄉博望。1938年,我國歷史學家前往張騫墓進行實地考察,並且,著手準備發掘工作。張騫的墓地由北向南長達三十五米,寬二十米,高五米,是傳統的漏斗狀。考古學家在張騫的墓穴中出土了博望封泥一枚,還有一些西漢時期的石雕製品,從出土的文物來看,墓主人的身份是張騫無疑。
解放後,張騫墓成為我國陝西地區第一批重點保護對象。本世紀初,張騫墓正式被國務院批准成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4年的世界遺產委員會上,我國和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三個國家聯合申請世界遺產「長安至天山的絲綢之路路網」中的一處重要遺產點,且成功的被列入《世界遺產錄》。時隔兩千年,張騫再次成為中西方溝通的橋樑。1992年,我國發行了一套以臨摹敦煌石窟壁畫為主的有票,其中,第四套中就有西域使團的場景,分別記載了漢武帝與張騫惜別以及張騫抵達西域後的景象。
唐魏徵曾如此評價張騫:張騫體現出了「開」與「通」的成功,他的動機是宏放的文化追求。
參考資料:
『《史記·大宛列傳》、《漢書·西域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