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本武士是怎樣興起的,武士與日本皇室之間的關係又是怎樣的

日本武士是怎樣興起的,武士與日本皇室之間的關係又是怎樣的

日本武士本身不從事農業生產,專職練武,莊園主負責武士的生活,授予他們專門供養的土地,因此武士們只負責被自己的效忠的莊園主賣命,並不效忠天皇,甚至也不效忠僱傭他們的貴族,只聽命於直接領導自己的上級武士,而這些以莊園主、領主為核心的武裝組織,則被稱為「武士團」。

這些「武士團」平時都是獨立的,屬於各自的莊園、寺院、組織,他們更多在意的斬殺對方的武士,以獲得榮譽、獎賞和土地,對於戰役本身的勝負則並不在武士個人的考慮之內。和中世紀的歐洲情況相似,裝備精良的騎馬武士逐漸成為戰場的主力,一支軍隊的核心人數也大幅減少,原先由成百上千農民組成的「軍團」被幾十名專職武士所取代。

因皇室無力供養全部皇室成員,只得將大批的皇族下放到各地的國衙充任官吏,他們很多也發展莊園主,進而成為武士。日本上層社會也分裂為以天皇、皇親、大貴族為代表的「公家」,和與「公家」相對的「武家」。

日本武士是怎樣興起的,武士與日本皇室之間的關係又是怎樣的

日本武士畫_圖

有人會問,中國為什麼沒有武士?

因為「武士」從一開始,就有其從屬性質,他們首先經濟上附庸所屬的領主,而其本身原來就是領主的子侄、親屬、族人、奴僕,不像中國的武將,可以自由選擇服務對象,經濟上也是獨立的。正如周作人所說:「武士的行為,無論在小說戲劇里如何壯麗,如何華麗,總掩蓋不住這一事實:武士是賣命的奴隸。」

負責管理莊園的武士也不是通過考試任命的,而是私人憑藉關係任命的,即負責保護莊園,從事作戰,還要管理莊園,所以都是文武兼修,沒有出現中國的文官集團。

不僅莊園有武士團,寺院也有自己的武士團。當時商品經濟不發達,各莊園之間都是小農經濟,自種自吃,逐漸形成封建割據,成為「獨立王國」。長期生活於地方的豪強和原來朝廷委派到地方的官員,他們沒有朝中官員的品級高,即便是武士團的頭領最多也就是六、七品,普通武士更是不像中國武官那樣擁有品級,他們是遊離在國家正式官僚體系之外的。

到11世紀中葉,日本三分之二的土地已經歸莊園主所有,擁有自由身的農民已經很少了,日本各地的權利逐漸落入豪門貴族、寺院和神社手裡,天皇及其朝廷逐漸被架空。

日本武士是怎樣興起的,武士與日本皇室之間的關係又是怎樣的

日本三島地形圖,只有兩個較大的平原_圖

日本國內平原面積不大,國土約75%屬山地丘陵地帶,大多都是小規模的山間盆地及海岸平原和洪積台地散布全國,成為民居、耕種、經濟活動集中之處。山地面積占土地面積最大的四國,為79.9%,其次九州佔64.8%,本州有63.6%。

最大的本州,中部多3000米以上高山,因北美板塊和歐亞板塊在本州北部擠壓太平洋板塊,形成了縱貫本州北部的奧羽山脈。而山脈的河流分別流向東邊的太平洋和西邊的日本海,河流短小湍急,多數河流的航運價值不大。

日本武士是怎樣興起的,武士與日本皇室之間的關係又是怎樣的

日本的版圖_圖

原本就被分割為四國、九州、本州三個大島,又被山川河流分割成許多的小塊,這樣就根據相對隔絕的獨立地形。

原本日本的天皇就沒有像中國秦始皇那樣真正的統一全國,只是控制關中地區,不是「幫主」,而類似「盟主」,地方權利很大,很像今天的鬆散「聯邦」,甚至後來的幕府,也沒有真正的實現統一。直到19世紀的「明治維新」,也是依託地方藩閥反抗中央。

正因為山地較多,平原少,山路多,導致日本一直沒有發展出類似歐洲的依靠長矛、盾牌形成衝擊力的大方陣,直到16世紀的戰國時代,因作戰規模越來越大才有所改變。武士作戰通常都以弓箭作為主要交戰手段,因為武士擁有比普通農民更好的經濟能力,能夠自行負擔馬匹、武器和鎧甲,騎馬射箭成為平安時代和鎌倉時代戰鬥的主要手段。與我們平常看的影視劇和動漫不一樣,如「新選組」,那時射術比劍術更為重要,射箭直到17世紀江戶幕府時代,大規模戰爭沒有了,變成了小規模戰鬥,才被劍術取代。不過與亞洲大陸軍隊用拋物線原理,以密集劍雨大迎角射擊對方陣線不同,日本弓箭更看重近距離,用長弓「一箭狙殺」。直到日本倭寇入侵東南沿海,浙江、福建地形多山,倭寇多採用主動後退,引誘明軍追擊,再用重箭頭狙殺的戰術,給明軍造成了很大的傷亡。

日本武士是怎樣興起的,武士與日本皇室之間的關係又是怎樣的

西班牙大方陣_圖

日本武士是怎樣興起的,武士與日本皇室之間的關係又是怎樣的

日本長弓_圖

隨著莊園經濟的興起,這些依託莊園經濟的「武士團」,相互聯合、對抗和合編,加之日本破碎的地形,最終形成了幾十個大大小小割據一方的「武士集團」,成為脫離政府控制的「獨立王國」。他們原本由天皇派到各地的地方官員,藉機演變成割據一方的武士頭領,也成為「武家之棟樑」,所以這些武士頭領雖然有很多的武裝,但真正的官位品級卻不高。

一些小的武士團不再將土地進獻給貴族、官僚和寺院,而是將土地獻給同為武家的其他武士團,由其提供保護。其中最大的兩個武士集團,就是關西地區興起的「平氏」武士集團和關東地區興起的「源氏」武士集團,倆大集團又聯合更多的集團,相互對抗,成為最大的地方勢力。

日本武士是怎樣興起的,武士與日本皇室之間的關係又是怎樣的

一條天皇(980年7月15日-1011年7月25日)_圖

藤原道長當政時期,他的4個女兒接連當上了天皇的后妃,其中三名女兒藤原彰子、藤原妍子與藤原威子皆為皇后。之後又有3個外孫繼位為天皇,即第68代後一條天皇、第69代後朱雀天皇、第70代後冷泉天皇。

1073年,第72代白河天皇繼位,為了徹底擺脫外戚藤原家的控制,1086年退位,讓位給兒子年僅8歲的堀河天皇,自己做了上皇,繼續聽政,因上皇的居所稱為「院」,所以稱為「院政」制度。這種禪讓,是一種「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政治手腕。針對藤原家的控制,索性將計就計,讓出皇位,獲得新的權利空間。

上皇的辦公機構稱為「院廳」,其原型為上皇御所的家政機關,實行院政後職能轉變。院廳的官員稱為「院司」,院司多為天皇的親信擔任。

日本武士是怎樣興起的,武士與日本皇室之間的關係又是怎樣的

製作武士鎧甲_圖

日本武士是怎樣興起的,武士與日本皇室之間的關係又是怎樣的

製作武士的軍刀_圖

後白河上皇沒有自己可以掌控的軍隊,不得已要依靠「地方實力派」平氏、源氏,正是由於在莊園盛行的時代背景下,皇室基本沒有自己控制的土地。只能要求被自己庇護的莊園主們履行軍事義務,「天皇脫離了土地自然無法領導依附於土地的武裝。」

院政時代持續了將近100年,共經歷了白河上皇、鳥羽上皇和後白河上皇三代。隨著上皇權勢的日漸強大,許多中小莊園主都是地方實力派,面對掌握中央權力的藤原攝關家近二百年的腐朽統治,上升無門,長期受盤剝、壓迫,此時便「見風使舵」,又紛紛投靠上皇,但這並沒有改變「寄進」式的莊園土地所有制,「土地私有」使土地實際上還是莊園主所有,皇室還是沒有自己控制的土地,只是名義上的最大「共主」,有點「貢品罷了」,只能要求這些被自己庇護的中小莊園主們對自己效忠,履行軍事義務。

這只是「效忠」和「庇護」之間的關係,從某種程度上講不管是藤原攝關家還是皇室,他們都是莊園主階層選擇出來的代理人,都是要為莊園主階層服務的。當權者和地方莊園主之間的關係也不太牢固,莊園主們一旦發現自己投靠的對象失勢,就會馬上尋求其他勢力的庇護。因此上皇和武士集團形成了合作和互相利用的關係。

日本武士是怎樣興起的,武士與日本皇室之間的關係又是怎樣的

《三國演義》_圖

看過《三國演義》的都知道,一開篇就是中央內部外戚與宦官爭權,深處京城的大將軍何進,聯合地方實力派「董卓」,藉以為了對付十常侍。這和當時的日本很類似,中央內鬥,需要地方支持,只是日本沒有宦官,是皇室和外戚藤原攝關家的鬥爭。

最終的結局也和《三國演義》類似,這些地方實力派早就想要更大的權力,早就想把手伸進中央,於是「前門拒狼,後面入虎」,上皇對這些地方實力派武士集團的過度依賴,又為武士干預朝廷政治提供了條件。至此,上皇、天皇、近臣、貴族、外戚和代表不同利益、不同地區的地方實力派,乃至個個武士集團內部,都在彼此鬥爭著、聯合著。

中國的歷史證明,中央的那些幾百年的皇親、貴族,整天就知道吃喝玩樂,一個個油腦腸肥,根本不是這些出身草莽、長期征戰、一路摸爬滾打出來的「董卓、曹操、劉備」們的對手,日本註定也要走進天下大亂,皇權旁落,軍閥混戰的「新時代」了。

日本武士是怎樣興起的,武士與日本皇室之間的關係又是怎樣的

嵯峨天皇_圖

果然沒用多久,「源氏」就以「天下第一武勇之士」的身份進入朝廷,源氏家族之後源氏家族擔任重要官職的人數已經超過了藤原攝關家。另一個武士集團的領袖「平氏」家族,也在朝廷中贏得了舉足輕重的地位。

自第52代嵯峨天皇開始,皇室因國庫無力供養,將其部分子女除去皇籍,降為臣籍,賜以姓氏「源氏」(皇室是沒有姓的),成為「朝臣」,派往地方,擔任「國司」,最終這些地方官,雖然品級不高,但憑藉皇族出身、地方權利,逐漸把「王田」變為「己有」,任命自己的家臣為「武士」,組織武裝力量,自己則變成「武士首領」。

「平氏」家族也出自皇室,是嵯峨天皇賜給第50代天皇桓武的孫子,葛原親王之子高棟親王的。因此高棟親王的後代被稱為「桓武平氏」。

日本武士是怎樣興起的,武士與日本皇室之間的關係又是怎樣的

1156年7月發生於日本的保元之亂_圖

首先爆發的是上皇與天皇和天皇兄弟間的矛盾。1156年,鳥羽上皇去世,身為兄長的崇德上皇與弟弟後白河天皇之間爆發戰爭。結果,弟弟後白河天皇藉助平清盛、源義朝的力量,先發制人,打敗了崇德上皇,並把其留放到贊岐(今香川縣),史稱「保元之亂」。

這場皇室內部的政變,證明了若無武士的支持,就連皇室本身也難以維持,決定日本政權的已不再是貴族們的宮廷鬥爭,而是武士的武力,「日本已是武士的天下。」

文:王劍

參考文獻:《武士道》《日本武士史》

文字由歷史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大學堂 的精彩文章:

匪星投胎的賊帥,盜掘17座皇陵,引發中國藝術史上最著名的謎案
在「戰神」眼裡,這些歷史人物無論功績多大都依舊只是個跑龍套的

TAG:歷史大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