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cet:特發性痛覺刺激用於耐藥性重度抑鬱的治療
導語:10Hz特發性痛覺刺激對於耐藥性抑鬱的治療效果非劣於皮層反覆經顱磁刺激,但其治療時間短,患者依從性更強。
來源:梅斯醫學
重度抑鬱障礙患者常常出現藥物治療抗性。利用10 Hz高頻,進行左側背外側前額葉皮層反覆經顱磁刺激(rTMS)是一種有效的非藥物重度抑鬱治療手段。特發性痛覺刺激(iTBS)是一種新的rTMS形式,可在3 min內完成治療。近日研究人員比較了iTBS與rTMS對耐藥性抑鬱患者的治療效果。
研究在加拿大開展。18-65歲耐藥性或治療不耐受的重度抑鬱患者參與,患者HRSD-17評分18分以上。患者隨機接受10Hz的rTMS或iTBS,每周5次,持續4-6周。主要終點是HRSD-17評分變化。
205名患者接受rTMS,209名患者接受iTBS,分別有94%和92%的患者完成研究。4-6周後,rTMS組患者平均HRSD-17評分由23.5下降至13.4;iTBS組由23.6下降至13.4,二種方法效果差異不顯著。iTBS組患者自我報告的疼痛強度高於rTMS,組間試驗退出率差異不顯著。二組最常見的不良事件均為頭痛(64 vs 65%)。
研究認為10Hz特發性痛覺刺激對於耐藥性抑鬱的治療效果非劣於皮層反覆經顱磁刺激,但其治療時間短,患者依從性更強。
原始出處:
Daniel M Blumberger et al. Effectiveness of theta burst versus high-frequency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in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THREE-D): a randomised non-inferiority trial.Lancet. 28 April 2018.
本文系梅斯醫學(MedSci)原創編譯整理,轉載需授權!
※曾經一代美人,嫁給徐崢後被爆患有抑鬱症!網友:徐崢你好意思嗎
※別讓抑鬱打敗我們!
TAG:抑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