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即便有了這份「天才養成指南」,你依然無法成為天才

即便有了這份「天才養成指南」,你依然無法成為天才

曾經無意中了解到,郎朗學琴被他爸逼到要自殺,而當時他才十歲。後來我總覺得「天才」這個輕飄飄的詞不能輕信,要知道,郎朗17歲就被美國芝加哥郵報稱為世界上最偉大最令人激動的鋼琴天才!

他背後卻是扭曲人性的練習。郎朗從1歲多就開始摸琴,2歲就開始每天練琴,4歲找專業頂級老師指導,5歲登台比賽,每天練5、6小時,甚至都不去上幼兒園就只是為了練琴。9歲就去北京考中央音樂附小,每天要練琴達到可怕的10個小時,更遇到一個「壞」老師,一度毀掉他。這個老師拒絕教琴,父親又強制性延長郎朗的練琴時間。有一次只因學校老師綵排,郎朗晚回兩小時,推遲了練琴時間。父親暴怒下逼郎朗跳樓,或者是吞葯自殺。而那時,他才十歲。十歲,我們在幹什麼,可能還追著《還珠格格》傻笑呢。

郎父的教育方式十分殘酷苛刻,沒有郎朗爸爸,也許就沒有郎朗。他們倆的關係使大眾對「鋼琴熱」更趨理性,郎朗的天才之路暗合了馬修·薩伊德的《天才假象》里成為「天才」的所有條件。

馬修·薩伊德是英國十分出色的乒乓球運動員,對運動界無比熟悉,整本書里他舉了大量關於運動領域的例子,十分可靠。後自考進入牛津大學,長期關注成功和專家表現。這本書對刻意練習還有"臨場掉鏈子"等一些常見現象的最新研究成果作了新的解讀。

《天才假象》里認為,真正的天才——不用付出任何努力就能輕鬆擁有碾壓他人神技的人——也是我們普通人認為的天才,是不存在的。所有的天才,無一例外,都是經過了相當長期的刻意練習的結果。《天才假象》這本書為我們展示了天才的「真相」。

第一個真相:天才是刻意練習的結果。並是長達數十年,超過1萬多小時的刻意練習。

刻意練習理論由安德斯·埃里克森經過長達幾十年的研究後提出。核心要義是跳出舒適區,完成一些你無法做到的事情,通過一而再再而三的練習,關注怎麼做好它,在哪方面有缺陷,怎麼進步,然後把無法做到的事情做成功。但刻意練習本身,並不是那麼容易實施的。也許天才少,就是因為實施刻意練習的條件其實很苛刻。

要實現刻意練習,第一個十分重要的條件就是要有個好導師,越頂級越好。

首先,好導師能明確看到你的水平;

其次,知道如何給你挑戰性的練習來進步(也就是設計刻意練習體系),越優異的老師越能設計出符合你「最近發展區」的學習方案,而不是讓你跟著老師走;

最後,十分重要的原因是,導師能給你反饋,這就是人們常說,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好的老師一眼就能看到問題所在,迅速給你反饋,讓你少走彎路。

郎朗四歲時,他爸就請了瀋陽最好的鋼琴教授,等到九歲,他爸辭職陪他去北京擠破樓也要考進中央音樂學院附小。都是為了得到最好的栽培。學區房為什麼那麼貴還是不愁賣?大家都懂,好老師才是稀缺資源。同時,學區房貴大部分人確實接觸不到,好導師難求。實施刻意練習難,這是第一方面。

其次是刻意練習的時間。一般的「天才」都是很早就開始了刻意練習。尤其是學音樂和體育的人。因為母親喜好音樂,父親還是文藝兵,專業拉二胡,郎朗從娘胎里就開始音樂啟蒙。一歲八個月就有了自己的鋼琴,然後是父親一直有意識地教他鋼琴。他們所住的空軍大院是藝術家小區,裡面的人都是愛音樂的專業人士,那些孩子們都是跟郎朗一樣從小被父母寄予厚望,從小開始學習音樂的。每周末郎朗家裡還舉行聚會,小孩子都是要表演各種音樂的,這類友好的"比賽"激發了小孩子們的好勝心,郎朗總是飛快地學習新的曲子,然後自行練習,到聚會上渴望展示,渴望讚賞。

才四五歲的孩子每天就要練5、6小時琴,有多少孩子能做到熱愛並堅持練習?這種苦,一般人是吃不下的。這是實施刻意練習的第二個難點,從小就開始的全勤投入。

換用流行語,那就是能吃苦,也是一種「天賦」。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第二個真相:天才永不熄滅的熱情是因為擁有成長型思維方式。

馬修·薩伊德在《天才假象》里提到,只有那些擁有成長型思維方式的人才能把動機內化,可以堅持枯燥艱辛的刻意練習變成真正的「天才」。簡單點說,就是不把自己當「天才」的人通過不斷練習和努力成功了,成為了人們口中的「天才」,真正的「天才」最終「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天才假象》裡面提到,父母或老師持續不斷地對孩子的刻苦努力不斷讚揚,鼓勵孩子的進步,正確認識失敗是提升自我的機會,而不是沒有天賦的證明——就能培養起孩子的成長型思維模式。這是內化動機,讓孩子對自己所做的事情充滿熱情。不會因為遇到一點點挫折和辛苦就撂挑子不幹了。

「你其實很聰明,就是太大意了,下次多用點心就可以了。」——結果下次還是依然出現了問題,那是不是就證明了我不是真的聰明呢?

「你這麼快就學會了,好聰明啊!」——所以,一定要用非常快的時間學會才能顯示出我是聰明的。這樣碰到稍難的東西,就沉不下心思來長時間解決。畢竟,要裝出自己很聰明的樣子呀。

以前讀書,《讀者》上常常有這樣的「謠言」——前三名並不一定走的更遠,反而是四五六名能取得更大成功。也許常常考前三名的總是被誇智商高,天才,誇來誇去,沒有了努力和自我超越的膽量了。反而四五六名,並不總是被常常誇智商高,總是被贊刻苦用功,培養出了成長型思維模式,不斷挑戰自己,反而加倍努力走的更遠。

第二個真相所揭示的陷阱貌似我們還蠻好規避的。不要小看「鼓勵」這種東西,從小到大,周圍人不斷的鼓勵和表揚會給孩子奠定自信的基礎。而自信,有時候甚至是盲目的自信,是重壓之下,突出重圍的唯一辦法。這就涉及到第三個真相了。

第三個真相:重壓之下,天才也有死穴

在競爭慘烈的重壓下,在自我價值感受到嚴重威脅時,發揮出最佳水平的能力,這絕對是卓越和平庸的分水嶺。是的,明明平時考得好好的,一上考場就失利,這是為什麼呢?

馬修·薩伊德說,你可能需要信個教?

What?

請不要覺得這簡直是侮辱好嗎? 確有奧運冠軍覺得在比賽時必須帶一瓶沙丁魚罐頭,自己才能贏。這位奧運冠軍說相信一些超越自我的事物,即使該信仰是錯誤的,也能從中獲得極大的心理安慰。其實說到底,萬事萬物還是太強大了,與之相比,人更容易脆弱的,尤其是在重壓之下。宗教是人類靈魂的安慰劑。

在重壓之下,相信自己有能力獲勝,培養自己「過度」自信的力量,(不嚇得尿褲子)才能發揮出真正水平。頂級力量的對比,常常是心理戰。

「賽場上的失手,從根本上講,是自我懷疑造成的」,「自我懷疑總是會被自我應驗。比如說,假如我們沒有足夠自信能夠推桿入洞,通常,我們的身體就會變得僵硬緊繃,更有可能進不了球。要是失敗,自我懷疑就應驗了」——《高爾夫的內在規律》蒂莫西·加爾維

但是,安慰劑能起作用,就是因為我們相信他是有效的,結果我們的身體真的發生改變。如果我們相信上帝真的會讓我們獲勝,我們就能對自己更加有自信。

嗯,你會說,難道自己跟自己說:「上帝會讓你獲勝的!「,我就真的會相信嗎?我又不是個傻子。很顯然,這句話經不起任何理性推敲,但是,這句話不過是為了給自己安慰。心理戰是什麼呢?頂級運動員對戰,質疑自己就是毒藥,要取得進步,就要忽視證據,獲勝需要僥倖心理,而不是基於事實的判斷。

不曉得為什麼,人們總是對勤奮用功的人有著某種鄙夷和討厭,對那種與生俱來的「天賦」高歌讚賞。可能是因為勤奮用功是每個人都能選擇的吧,而「天賦」沒法選擇,也就無需為自己走出了這樣一副爛棋而自責。

人,真是虛偽呢。

即便知曉了「天才」養成的所有細節,依然無法成為「天才」,畢竟,後天的努力,想要進行可以不斷提升自己的刻意練習也是需要天時地利與人和。環境對人的影響巨大。想要好的環境,難。想要承認自己的懶,那更是令人羞愧的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燈媽讀心 的精彩文章:

TAG:燈媽讀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