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寒門能否出貴子」
今年的「五一」假期是在孩子奶奶家裡度過的。那個地方距離鄭州260多公里,山高路遠,駕車需要四、五個小時,但風景秀麗,有山有水,有花有果。多年前,這裡人傑地靈,足智多謀的諸葛亮、醫聖張仲景、科學家張衡、愛國將領彭雪楓皆出於此,時至今日,宛西製藥依然馳名全國。
然而,這個縣如今還沒有摘掉貧困的帽子,不少村莊依然坐落在交通不便的山中。和全國大部分鄉村一樣,外出務工依然是支撐家庭的重要收入來源,留守兒童、空巢老人比比皆是。經濟上的落後是一方面,更令人揪心的是這裡家長對孩子教育的態度依然是「放羊式」的聽之任之,親戚鄰居家的不少孩子初中沒讀完就早早輟學,隨後外出打工被騙進入傳銷組織、女孩兒不足二十歲就結婚生子的大有人在。假期回家的孩子們也沒人管,抱著手機玩上半天也不動彈,大人們呢,則是在麻將桌前一坐一整天,他們的教育理念是:該成材的自然會成材,不是材料的枉費心機也白搭。
這自然是輩輩相傳的「祖訓」了。問題是:我沒有看到一個家長為了孩子上學而「枉費心機」,不試試怎麼就知道孩子不行呢?是的,這裡上學不便、師資匱乏,但物質上的貧困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上沒有匱乏感,每個人都這樣悠悠然然地生活,沒有「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的衝動與冒險,上學—輟學—外出打工—結婚生子—繼續外出打工,這樣的生活循環在一代代人的身上重演,不會改變,不求改變。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鄭州的不少朋友表示五一假期不會外出,因為家裡的孩子要參加培訓班。今天且不討論城裡孩子上輔導班是否屬於盲目跟風,但背後的家長們對孩子教育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與城裡孩子繁重的學習任務相比,老家孩子的生活實在是過於輕鬆、懶散了;與城市父母對孩子教育費盡心血相比,農村父母只給孩子吃喝供給的愛無疑過於單薄了。結果是顯而易見的:中國校友網對全國各省級高考狀元的調查顯示:2007-2016年全國共有約837名高考狀元。其中,近五成的狀元父母是教師(35%)和工程師(12.6%),還有近兩成父母是公務員。而來自農村、經濟狀況欠佳家庭的狀元所佔比例下降。
貧困不可恥,落後不可怕,可怕的是一出生就佔盡優勢的城裡孩子比我們農村孩子更勤奮,父母教會他們更懂得奮鬥的意義。如果農村家長和孩子不奮力直追,又如何能在高考的同一張試卷上比得過人家呢?
「不管處在什麼環境中,永遠都要自我奮鬥,農村學生不能因為自己環境的惡劣就放棄。」教育專家熊丙奇如是說。
這個世界的可怕之處在於:比你優秀的人還比你努力。
TAG:炎焱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