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腫瘤君」真能一針「滾蛋」?專家:小鼠抗癌成功但人類很難

「腫瘤君」真能一針「滾蛋」?專家:小鼠抗癌成功但人類很難

近日,各大網路平台被一則「美國斯坦福大學研發的新型癌症疫苗,讓我們再次看到了人類擊敗癌症新曙光」的消息瘋狂刷屏。

「人類徹底擊敗癌症」的提法,令人為之一振,畢竟人類若能攻克癌症這個難題,將是一件利在千秋的成就。公眾最為關注且疑問的是,通過注射疫苗,人類真的能徹底擊敗癌症嗎?在小鼠身上抗癌成功能適用於人類嗎?癌症疫苗什麼時候能用到人身上?科研離臨床有多遠?

真相:小鼠能抗癌 人類卻很難

早前,一部以漫畫家熊頓抗癌經歷為原型改編的電影《滾蛋吧!腫瘤君》收割了廣大觀眾的淚點。

此次美國斯坦福大學發表的相關研究稱,研究人員在攜帶惡性腫瘤的小鼠身上試驗取得了驚人的成果,小鼠身上癌細胞不僅完全消失,並且這種疫苗還可以有效對抗多種癌症,成功率達97%。

「論文本身對研發人類腫瘤的免疫治療新手段具有啟發性,但其報道的結果目前還只是一項動物實驗研究,沒法把動物實驗的結果直接推論到人類腫瘤的治療上,要理性看待。」對此,浙江大學基礎醫學院院長、 浙江大學免疫學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王青青接受科技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作為腫瘤免疫學專家,看到「新型癌症疫苗研發成功」的報道後,王青青第一時間查閱論文原文後認為,論文與新聞報道之間存在誤讀。

「閱讀了論文原文後發現,腫瘤局部注射了聯合治療的免疫製劑,對小鼠模型的治療效果非常好,但在人類身上是否會有同樣的效應卻是不確定的,動物試驗的結果有可能和最終用於人體上的結果差異非常大,這需要通過臨床研究來證實。王青青指出,實驗用到的方法是給小鼠建立了腫瘤模型,進而向腫瘤原位注射疫苗和抗體。很多動物實驗中,局部用到的效果比全身效果好,抗癌製劑直接到達腫瘤部位發揮作用,而如果真正用於臨床治療腫瘤,有些癌症不一定能在腫瘤內進行注射,也會影響效果。」

因此,可以確定,腫瘤長在小鼠身上和人類身上是完全不一樣的,其患病原因、生物學行為都很難模擬人類腫瘤發生髮展的過程。「注射在小鼠體內的疫苗能治癒癌症」這一結果很難認定用於人類會有同樣令人興奮的治療效果。

美國斯坦福大學研發新型癌症疫苗的研究科學性值得認可,結果能否像報道中所稱「在治癒癌症中發揮多大作用」則很難下結論。但可以肯定的是,這項研究發現對抗擊腫瘤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和啟發性,只是還未到臨床應用階段。

現實:傳統支柱療法是主流

面對腫瘤,目前全世界通用的治療標準是手術、化療、放療,這也被稱為三大傳統支柱療法。還有質子療法、中藥療法、分子療法,以及尚待開發與研究的基因療法等,為了戰勝癌症,可以說人們已經無所不用其及。

近幾年來,腫瘤免疫治療成為國內外不少科研團隊攻克的方向,隨著科技進步和對免疫學的研究深入,曾被業內認定為癌症治療輔助手段的免疫療法已成為當前重要的抗癌手段之一。

那麼,免疫療法是否具有普遍適用性?王青青說:「對人類腫瘤的療效判斷要根據規範的臨床試驗結果為依據,某些類型的腫瘤通過免疫治療的效果不錯,如惡性黑色素瘤、肺癌等,而有些腫瘤則對免疫療法不敏感。癌症治療更強調的是綜合療法,需要聯合治療,以及個性化治療達到最佳效果。」

青海省第五人民醫院腫瘤內二科主任李淼則認為,治癌疫苗五花八門,當前,它們還只能幫助縮小腫瘤的體積和消滅手術後殘存的癌細胞,遠沒有達到起死回生的程度。「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科學家對免疫治癌的許多機理尚無定論;另一方面,癌細胞本身又很容易發生突變。所以在多次使用疫苗以後,癌細胞也會改頭換面,將自身的識別標記偽裝起來,使疫苗失去作用。」

未來:免疫療法依然美好可期

早在2016年,滑膜肉瘤患者魏則西去世,而他生前嘗試的「腫瘤生物免疫療法」隨之被推向輿論的頂端。

記者查閱資料發現,近年來,免疫治療是國內外腫瘤治療研究領域的熱點之一,大量臨床研究均顯示出令人振奮的成果。傳統手術、化療、放療等對病人的身體存在一定的傷害,免疫治療則屬於細胞調節,以提高機體的生物反應能力為目的,控制腫瘤發展,對病人的損傷最小、獲益最大。

「國內科研人員在不斷深入對腫瘤的免疫治療和干預新策略和思路的研究,包括主動免疫治療和被動免疫治療。目前針對血液系統惡性腫瘤已經有了基因工程改造的T細胞(CART)的突破性療法。將來,對於腫瘤的免疫治療,科學家要探索腫瘤發生轉移和免疫逃逸的關鍵性機制,或找到重要的細胞亞群開發出治療產品和藥物。」王青青強調。

近期,來自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研究則有著雄心壯志——它想要開發個體化的抗癌疫苗,讓每一名患者接受的治療都「量身定製」,讓他們的免疫系統全方位無死角對腫瘤產生免疫力。

對此,李淼也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抗癌疫苗未來很值得期待,目前,世面上絕大多數抗癌疫苗都針對癌細胞表面已知的特定蛋白,以期人體對這些蛋白產生免疫記憶,讓免疫系統攻擊癌症。如果說過去的抗癌疫苗只是一記重拳,那麼全新的免疫療法就是一套完美的組合拳。」

中國生物技術網誠邀生物領域科學家在我們的平台上,發表和介紹國內外原創的科研成果。

本公眾號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辦

微信公眾號:中國生物技術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生物技術網 的精彩文章:

蘭州化物所細胞凋亡熒光成像分析及藥物篩選新方法研究獲進展
抑制免疫細胞可降血壓

TAG:中國生物技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