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做人,再做佛
彌勒菩薩說:任何教言,如果它符合經典論典的意義,能幫助我們對治煩惱、提升善心,那就如同佛語,我們應該像頂戴佛語一樣頂戴它。我覺得《弟子規》就是這樣的教言,不要輕視它。
我很擔心你們輕視這些道理,尤其那些有著本科、碩士、博士學位的出家人或在家佛教徒,會認為這些詞句太簡單。但仔細想想,從小到大,我們有沒有系統學過這種做人的知識?很少吧。我們的文憑裡面,有沒有關於人格方面實踐性的教育和培訓?幾乎沒有。
所以要好好學。因為作為修行人,我們不論生活在佛教團體還是走向社會,都應該首先是個好人。
做好人,才能學好佛,這是佛教各派的重要共識。
印度的龍猛菩薩、馬鳴菩薩,漢地的憨山大師、印光大師,以及藏地的無垢光尊者、宗喀巴大師、薩迦班智達、麥彭仁波切等高僧大德的論集里,都專門留下了各類人文格言,供後人學習。而我們的大恩傳承上師法王如意寶也格外重視人格教育,在我的記憶里,上師在課堂上常常強調的就是做人。如果我們真的希求成就,就不要輕視人格規範,一定要好好學習做人的規範。先做人,再做佛。
我知道,佛學院很多道友對甚深中觀、無上密法都有些領會,也希望不斷學習和修行,但我們也要看到,將來自己要去幫助的那些人,多數是很難接受這些的。所以,我們學《弟子規》,不僅可以了解古人的風範,可以自我完善,而且有了機緣,也可以通過這種人格規範來隨順眾生,在傳授佛法的同時做些方便接引。
這次講《弟子規》,前面說過,我沒有傳承——藏地很重視傳承,所以只是一次輔導,我們共同學習。我的理解跟你們一定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的地方,但沒關係,不同的理解可以帶來不同的收穫,這是肯定的。
文章來源《漫談弟子規》
圖源於網路,屬公益分享
如涉侵權,請直接聯繫刪除
若向外走,你會做夢;
若向內走,你會覺悟。
歡迎加入佛學會,
開啟生命的覺醒之旅!
桂林本地學員報名鏈接
※《勝道寶鬘論》傳講——如果真正依止的上師,就永遠不要離開
※佛教與科學有什麼本質的差別?
TAG:桂林菩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