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校媽媽分享:女孩適不適合出國?
留學家長報
名校申請 經驗分享
留學生家長的聚集地
這周和編輯討論選題時編輯說經常會被諮詢的幾個問題:女孩適不適合出國?美國那麼開放,還有些亂,怕女孩學壞。或者女孩可以送到香港學習,香港畢竟安全,離家裡近。接不接受女孩找外國男友等等。
這些問題其實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沒有標準答案,但我做為資深女留學生及90後女留學生家長,寫寫我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沒準兒可以給困惑中的家長們一些思考問題的視角,從不同的角度和維度看待女孩子留學這件事兒。
華裔女生更受美國名校青睞
首先說個事實,就統計數據而言,美國名校似乎願意招收華裔女生,尤其是大陸女生。拿常春藤名校布朗大學2020屆ED錄取舉個例子,在大陸錄了11名學生只有1名男生,加上常規錄取總共20多名新生中絕大多數是女孩子。
我的研究生母校公立排名數一數二的美國弗吉尼亞大學本科錄取時也是很青睞女孩子,我在校友會負責過幾年EA錄取新生打祝賀電話的工作,名單中女生的數量明顯高於男生的數量。巧的是被弗大錄取的我中學同學和我同事的都是兒子,還有我孩子的同班同學也是個男生,照流行的說法是這些男孩子要更優秀才能被名校錄取,坊間有個錄取由難到易的順序是從亞裔男生到非裔女生。
女孩出國就「學壞」?
最近有一篇關於留學圈中外圍女的文章又引起熱議,西方國家很開放的說法由來已久,家長擔心女孩子出國留學會「學壞」,似乎可以理解。真實的情況如何?以我自己留學及孩子留學的經歷和觀察來看,「學壞」不是必然,和孩子的家教,逐漸培養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以及對中西方文化堅守與接受的程度等等都有著密切聯繫。這種「變壞」的風險,不留學和走向社會後同樣存在,因為害怕變壞而影響留學選擇不太可取。
舉兩個例子,我在國內本科畢業後,被分配去的單位是當時郵電部直屬的研究所,擔負著通信行業國家標準起草制定的工作,能來所里工作的都是大學裡名列前茅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因為工作性質的關係,出國開學術交流會和外國人交流的機會較多。當時研究所的工資不高,但改革開放已經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了,於是出現過兩位女同事「變壞」被掃黃行動抓到,並因此開除公職的事件。
另一個例子是發生在我供職的第一家外企,一家著名的法國公司。法國人的浪漫聞名世界,因此法國公司的八卦自然也少不了,我同事專門回憶外企經歷的回憶錄里曾經提到的「賽銀花」的故事,當年讓我們這些受中國傳統教育的良家姑娘們驚詫不已。
同樣的環境,每個人的處事方式由於認知的不同,選擇也不同。對留學生而言,所處的人文環境意識形態和國內必然不同,大學除了學習知識,還是樹立三觀建立價值取向的階段,相信大部分孩子會做出正確的選擇,健康成長。
另外,正常的男女朋友交往,家長只需轉達安全提示即可。像我們這一代被要求守身如玉,對90後的孩子似乎不太適用。不出國讀書的孩子也有很「開放」的,出國的孩子也有很「傳統」的,在這件事情上我認為給予孩子正確引導的家長,不必過於擔心,要相信孩子!
毒品絕不能沾
大麻也不要碰
再有一個擔心是美國大學裡普遍存在吸毒飲酒的現象,周末的各種聚會都少不了毒品酒精的影子,即使在像常青藤這類的名校,周末校園裡也充斥著濃濃的大麻味兒,和爛醉如泥的學生。
聽孩子形容,每到周末,校園裡會看到穿著靚麗、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女學生急匆匆奔向各種Party的身影,大麻和酒精飲料每次都是個考驗。家長對這個事情的看法有所不同,美國家長似乎不太在意,我孩子感恩節去美國同學家,家裡姐姐用大麻待客,而且當著父母的面,感覺很自然,就像我們用茶或花生瓜子招待客人一樣。這也算是文化Shock的一種吧。
儘管大麻在美國很多州已合法銷售,且很多人說吸食大麻不會上癮,但在我眼裡還是毒品,還是讓我想起大清國民吸食鴉片變成東亞病夫的樣子,所以我一直和孩子強調,毒品不能沾,大麻也最好別碰。孩子也和我有個約定,每次視頻時要提醒遠離毒品,以防止久而久之入鄉隨俗了。
留學安全注意事項中有一條很關鍵,不要喝別人給的飲品,我覺得家長適當提醒警告,和孩子保持良好溝通,可以避免孩子誤入歧途.
愛情可以跨越種族甚至性別
尊重同性戀
關於留學地的選擇,本人覺得與是男孩女孩沒啥關聯,覺得香港安全,適合女孩,我想是因為人文環境相近,沒那麼多文化衝擊,離得近算是個優勢,來去方便些,但就留學意義而言,去香港還是去歐美,有很多其他更值得考慮的因素。
我和女兒在港大讀書的朋友聊過空巢感受,感覺她的思念、擔憂和我們孩子在萬里之外是一樣一樣的,不差分毫。
至於接受不接受女兒找外國男朋友的看法,真沒有標準答案,借用一句雞湯話,真正的愛情可以跨越種族,年齡,國別,甚至性別。接受不接受的家長都大有人在,異國配婚姻幸福和不幸的都存在。
人生是孩子的,所有的選擇權在於孩子自己,他們要學會自己對自己的生活負責,做為家長的我們還是望著他們的背影祝福他們幸福平安吧。
記得去年和大學同學討論過如果孩子選擇同性婚姻咋辦的問題,我們的心路歷程差不多,以前覺得是可以理解接受同性戀婚姻的存在,但不接受自家孩子這樣選擇。後來孩子都去了藤校讀本科,學校里各種戀的同學都有,大家習以為常。
我們也被科普了解到同性戀不是有毛病,是和異性戀一樣的一種人類性取向,總之一番討論之後,結論是一切以孩子的幸福為重,尊重孩子的選擇。
做一名合格的家長難,做一名合格的留學生家長更難,願家長們不斷學習,和孩子一起成長,堅守好的傳統美德,迎接新時代的衝擊,做孩子永遠的避風港。
作者簡介:
穀子,北京郵電大學通訊工程專業本科畢業,2000年放棄令人羨慕的外企主管工作,赴全美公立排名第一的弗吉尼亞大學攻讀工程碩士學位。在她的言傳身教下,自己的孩子目前也在藤校就讀。
如果你正在糾結孩子出國該選什麼專業,
如果你是一名孩子剛剛出國的空巢媽媽,
※八十年過去了,為什麼中國仍然沒有一所大學能超越它?
※兒子出國七年,我們竟然從別人口中知道他要結婚了,和男的
TAG:留學家長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