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越吼叫越糟糕,好媽媽不吼不叫給孩子立規矩,別再踏入的兩大誤區

越吼叫越糟糕,好媽媽不吼不叫給孩子立規矩,別再踏入的兩大誤區

越吼叫越糟糕,好媽媽不吼不叫給孩子立規矩,別再踏入的兩大誤區

文/魯鵬程


1.《中國出版傳媒商報》記者提問:您的新作品《好媽媽不吼不叫給孩子立規矩》集中應對哪方面的家教問題(為什麼選擇此方面問題,主要針對哪些家教誤區)?

魯鵬程答:本書的主題是「給孩子立規矩」,前提或基礎是「好媽媽不吼不叫」。也就是說,這本書需要應對兩方面的問題:一是給孩子立規矩的基礎、原則與方法,二是在全書滲透「好媽媽不吼不叫」的教育理念。

當前對孩子的教育出現了一種極端現象,即強調給孩子自由,這本沒有什麼問題,問題是如何把握這個自由的「度」,如果給孩子無限的自由,無異於是對他的一种放縱。

對孩子來說,自由很重要,但規矩也不可或缺,自由與規矩是並行的、是相互促進的,而不是二元對立的。正因為一些媽媽在生活中給孩子過度的自由,以至於孩子不好管教,或不聽從管教。自由多了,再立規矩就難了。

再者,很多媽媽面對「不聽話」的孩子,不能有效控制情緒,而對孩子大吼大叫,甚至大打出手,孩子從內心會逆反,甚至會反抗這種所謂的「教育」行為。孩子不聽話,要去找原因。一旦媽媽找到了孩子各種「不好」的根本原因,可能就不會吼叫了。有道是,媽媽好好學習,孩子才會天天向上。

媽媽不學習,天天對孩子大吼大叫,孩子能信服嗎?立規矩也一樣,當媽媽不去遵守規矩,只要求孩子去遵守,他怎麼能情願呢?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所以,媽媽做不好,就應該不好意思跟孩子吼叫;媽媽做好了,就根本不會跟孩子吼叫。對孩子,媽媽不要理直氣壯,而要理直氣平、理直氣和,要平和、和平。

所以,本書所針對的是當前家庭教育中孩子「過度自由而缺失規矩」、媽媽「愛吼叫而難以平和」的教育誤區。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為孩子立規矩,一方面能夠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保護孩子不做出格的事情,使孩子更有邊界感和安全感,也更有幸福感;另一方面可以培養孩子的契約意識,讓孩子更自律、更自由。本書圍繞為什麼要給孩子立規矩、立規矩的注意事項和方法展開,引導媽媽回歸理性,做到不吼不叫,從而培養出懂道理、守規矩、更自律的好孩子。

越吼叫越糟糕,好媽媽不吼不叫給孩子立規矩,別再踏入的兩大誤區


2.《中國出版傳媒商報》記者提問:針對上述誤區或者問題,請簡要談談核心的觀點和解決問題的主要途徑?

魯鵬程答:核心觀點:不吼不叫的媽媽才會更有理性與智慧,言行舉止才更貼近教育智慧,才會以自己的「身正」對孩子產生「不令而行」的潛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孩子既需要自由,也需要規矩,所以,不給孩子無度的自由,自由應與規矩同在。

立規矩,就是非常明白清楚地告訴孩子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該做的一定要做好,不該做的一定不去做。立規矩目的有四個:第一,讓孩子有邊界感,從而更有安全感;第二,可以減少孩子的問題行為;第三,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第四,讓孩子有成就感,因為他有了自控力。

在給孩子立規矩時,應注意把握四點:

第一,立規矩要有針對性。要綜合考慮孩子已經出現的和可能會出現的各種問題,有針對性地去訂立具體規矩,而不是隨意泛泛地立規矩。

第二,規矩要有可操作性。比如孩子不睡覺,那就要訂立規矩——「幾點睡」「睡前應做的準備工作,如洗澡、刷牙、保持安靜、在規定的時間上床、準時熄燈」「第二天幾點起床」等,都可量化、可操作。

第三,規矩應保證客觀性。一是所訂立的規矩要符合孩子的實際情況,孩子要能夠做得到;二是要有人能監督孩子踐行規矩的情況,並作出客觀評價。

第四,規矩應長期有效。長期而非臨時的規矩,會增進親子間的信任感,同時也會讓孩子意識到媽媽說到做到,這樣孩子才更願意去遵守規矩。

解決問題的主要途徑:可參考本書目錄框架來執行,即做好「不吼不叫給孩子立規矩」前的基礎性工作(認識孩子的獨立性、了解孩子的需要及孩子抵觸規矩的原因等);以立規矩的方式建立孩子的規則意識,培養孩子的契約意識;不吼不叫給孩子立規矩的一些技巧,如表揚與批評一個都不能少,有時還要「強勢」管教……

總之,規矩的確立與執行,不外乎幾點:給孩子立規矩,媽媽先與之前的「吼叫模式」作切割;所立的規矩不僅要求孩子,也要求媽媽,以消解孩子的抵觸心理;讓孩子在遵守規矩的過程中更自律,也更享受自由。

越吼叫越糟糕,好媽媽不吼不叫給孩子立規矩,別再踏入的兩大誤區


3.《中國出版傳媒商報》記者提問:可否就該書給讀者提供一些閱讀使用建議?

答:這本書中講述了很多立規矩的具體方法,可以算作一本教育方法類圖書。對於教育方法,一定要學以致用,而把好的教育方法當知識充實大腦是沒意義,只有落地實踐,才能發揮其應有的價值。

當然,對於這些方法的實踐,還需要結合自己孩子的特點,合理參考,而不應全盤複製。對任何一本家教書都應秉承這一態度。因為孩子不同,所以方法僅供參考。

但這並不是說,對方法的踐行可非常隨意,還是要把握核心要義不偏頗地執行,至於細節,執行時可略有差異。

所以,如果讀者認同書中的理念與方法,還希望能堅定、持續地執行下去,也就是儒家經典《中庸》說的「篤行之」,即把所學一心一意、踏踏實實地落到實處,做到知行合一,而且要堅持不懈。如此,才會更容易把孩子培養好。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魯鵬程新書《好媽媽不吼不叫給孩子立規矩》,詳情點擊左下角「了解更多」,一步到位。

越吼叫越糟糕,好媽媽不吼不叫給孩子立規矩,別再踏入的兩大誤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