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王陽明:念頭功夫 心地法門

王陽明:念頭功夫 心地法門

最有格調的心學微刊

王陽明心學的要害在念頭功夫、心地法門。

一個是心地,一個是念頭。心地就像土地一樣,是個基礎,就是相當心學常說的心性,念頭就是我們這個思維,真正修行的人是要打念頭的,因為念頭太軟弱了,我們一天到晚,睡夢中念頭也不斷的,王陽明駁斥佛教就是駁斥這個,佛教說無念,王陽明說怎麼可能,除了死人才無念,只要是活人就有念,這是王陽明攻擊禪宗最有力的一個說法,但是為什麼還要叫念頭功夫呢,就是要把你的念頭調正,心學的第一個方法就是正念頭,把念頭調正。

勿用願望代替判斷

王陽明把寧王鎮壓下去後,接著講學,說寧王這個人本來跟我們是一樣的,他也有良知,他也有他的本來面目。但他想當皇帝,就這一個念頭,就把他遮蔽了,他不想當皇帝他是一個很好的王,熱愛藝術,鼓勵學術。明朝的戲劇就是寧王的爺輩推廣起來的,那人叫朱權,是明朝戲劇的總後台。王爺有錢,養戲子,拉劇本,搞研究,好多戲都是他乾的,寧王如果不想當皇帝,當個朱權第五、第六的,挺好的也,但他不,他非想當皇帝,就這一個念頭,就把那個正字,正確思維、正知、正念、正感受,就把那個「正」字弄歪了,一歪了以後接著歪,差之毫厘失之千里,開始雇殺手、私造兵器、濫殺無辜,直到公開造反。寧王就是誤判,用願望代替判斷,看著正德皇帝瞎鬧,就說尤其你這麼瞎鬧還不如我來好好振作一下,他低估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的意識形態的強大力量。把他抓了以後他嘲笑王陽明,「此乃我家事,何勞你這麼費心啊」,這就是「家天下」的含義,你們一個打工的下這麼大辛苦幹什麼,他就忘了中國的孔學傳統,讀書人以天下為己任,以及愛黨愛國、志士仁人的理念。

「空」是為了與天地相似

念頭十分軟弱,隨波逐流,一天到晚成千上萬的念頭,那為啥有些人成功,有些人失敗,就看念頭的質量。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這是練武功的幾個境界,達到練氣化神的境界,這個念頭的質量就高了。啥說「空」那麼重要,人本來和天是相似的,但是你一有了慾望,一有了念頭,就跟天不相似了。寧王一有了當皇帝的念頭,就走歪了,你一有了什麼,就跟天地不相似了。為啥修行先要「空」,這「空」就是為了讓你與天地更相似。哲學上這無永遠大於有,道家無中生有,佛講「空」,這個無大於有,就給意義世界一個哲學支持。實體的東西是物質的,過去人們吃飽飯最重要,窩頭管飽就是好日子,現在不是了,現在要吃品位、吃價位,吃來吃去三高了。

尊重物性 提升心性

日本寫《王陽明大傳》的岡田武彥,他臨死前寫了個《物性論》,他一輩子都研究心學,結果他寫了個《物性論》,他這個知行合一就是心物一元的一個人格體現。這個日本人真能做到,中國人太聰明,太滑了,根本就沒有想要去吻合那個物性。岡田武彥舉了個例子,說咱們現在科技那麼發達,高科技那麼能耐,但你做不出一把帕格尼尼的小提琴來,帕格尼尼的小提琴,他從長樹的時候就開始研究它,用樹的哪部分做琴,尊重它本身的物性,然後截下來,哪個音區出哪個音,把它那個物性用到極限了以後,你的心才能體現出來,這叫知行合一,心物一元。咱們是看能不能賣,一看這個能賣大價錢就做,根本沒有尊重物性的心性基礎。

當你說話做事達到一種藝術境界的時候,它就是心學的;你達到邏輯的時候,它就是理學的;你達到一個知識化的了解的時候,它就是漢學的……這跟那個農業文明(講作用)、工業文明(講價值)、到信息文明(講意義)是一樣的,它們本身不矛盾,無非是層次不一樣。農業文明時代,後果特別明了,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因果鏈條宛然。到了工業社會就不是這樣了,工業社會基本上是治一腹必傷一臟,把肺結核治好了,又得了肝炎了,工業社會基本上就是這樣的結構。信息社會就是不可測,愛因斯坦就沒想到他的質能公式會造出原子彈來,這讓他晚年特別懺悔,他覺得他成了毀滅人類的罪人。信息文明的特點是後果不可預期,不可測度更大。

往根上找感覺

信息文明是符號文明,是消費符號、製造符號、發現符合、利用符號。本來是個五毛錢的東西,一設計包裝就變成了品牌,這都是廣告延伸出來的。現在購買的是意義,過去是價值觀。現在價值觀不行了,要的是意義,意義就是能感覺到它,而價值觀是我灌輸給你的。意義就是往根上去找感覺,很多人早就找不到感覺了。92年我去清華當訪問學者,碰到葛兆光老師,葛老師問我最近幹啥呢?我說找不著感覺。那會兒「找不到感覺」還是個有小資味道,酸酸的詞。找不到感覺就是找不到意義,自己找不到做這個學問的意義。後來「找不到感覺」成了大眾流行語,談對象,沒感覺。寶馬在樓下等著,別墅在後面排著,但沒有感覺,就受罪了,談對象就是談感覺。李嘉誠跟合作對象也是談感覺,聊天不談業務,聊著聊著舒服,有感覺,心性好,可以合作,就找項目經理去談業務。尼克松來華一進門要跟毛主席談這談那,毛主席說:「不不不,咱們談哲學問題,具體問題跟總理去談。」

有人見我說「周老師你練拳是為了強身健體吧」我說不是,我為了抽煙喝酒。為了強身健體,我不抽煙、不喝酒不就不完了嘛。我練拳就是為了抽煙喝酒,你沒辦法了吧,這就是說那自願原則。意義和自願原則溝通,其實是公有的意義,但是想辦法讓你自願,這就是微妙之處。包括共同人性、審美的共鳴、通感等等都是如此,現在也都成了賺錢的通道了。

來源:現代陽明書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陽明心學 的精彩文章:

初識王陽明先生,走在「此心光明」的大路上
王陽明《傳習錄》經典18句

TAG:王陽明心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