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還是個孩子,請不要放過他!」當社會缺失了對孩子的寬容……

「他還是個孩子,請不要放過他!」當社會缺失了對孩子的寬容……

文:高能能

01

27日,遂寧市一輛16路公交車上,一個小孩用腳踢坐在對面座位上的男子。男子衝上前抓起小孩將其摔倒在地,並猛踹小孩的頭部。

視頻一經上傳,就在網上迅速發酵,網友們紛紛轉發,熱評。面對成年人充滿戾氣的暴行,大家竟一致拍手稱快,一邊倒地叫好!

有說打得好。

有說孩子缺教養的,父母也該被吊打。

甚至還有人說,「他還是個孩子,請不要放過他」!

然而,成年人這樣不放過孩子的事情並不是第一次。

本月19日,在寶雞石壩河街道上一家麻辣燙店,一名小男孩跑進店取筷子時,因動作太大,掀起的塑料門帘打到了坐在靠近店門處的一名孕婦,當小男孩拿到筷子出店時,該孕婦故意伸腿將小男孩絆倒,致使其多處受傷。

即使不似第一個事件,小孩子不是故意為之而是無心之過,依然遭到很多網友的口誅筆伐。

孩子的父母也被扣上了「不作為」,不好好教育孩子的大帽子。

到底是什麼讓成年人對孩子如此地不寬容,非得馬上報復?

又是什麼讓這麼多網友去支持對小孩子暴力相向的人,認為他們匡扶了正義,挽救了社會?

原因只有一個,因為這些孩子有個共同的名字——「熊孩子」。

02

一提到「熊孩子」,大家都會情不自禁地皺起眉頭,一臉嫌惡,更有甚者忍不住吐槽幾句。

作為一名新手媽媽,我一直有種深深的恐慌——生怕我的孩子一不留神,因為「調皮搗蛋」變成傳說中人見人厭的「熊孩子」!

眼看孩子3歲了,我還未敢帶他坐過任何公共交通設施,只因為害怕孩子大吵大鬧招致罵名。這天,終於下定決定帶著孩子坐一次公交車。一開始兒子很新鮮,兩隻小眼睛眨呀眨呀看個不停,問這問那,倒也乖巧地很。一會兒上來一位老大爺,穿得有點髒亂,身上有些味道。兒子突然發難,對著老先生說,「爺爺,你好臭啊!」我一下子就尷尬地羞紅了臉,立刻跟人家道歉,「大爺對不起啊,孩子不懂事,您別生氣。」大爺聽了,只是笑了笑,無所謂地沖孩子說,「小朋友,爺爺沒洗澡,所以臭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看見老爺爺笑,兒子也開心笑起來,旁邊的人也被感染了。

可和諧了沒有幾分鐘,小朋友又開始「作妖」,突然不停地大叫:「下車下車」。我生氣地摟住他厲聲喝道,「還沒到站,下什麼車?」兒子一聽,像瘋了一般「啊——啊——」地咋呼起來。

怎麼辦怎麼辦?我急得一下子慌了神,我的兒子就要變成傳說中的熊孩子啦,我是應該自己「打死」他,還是等別人來削他?如果有人忍不住罵我們怎麼辦?如果動手打他,我是應該道歉還是防禦?……我正一籌莫展,旁邊的一個阿姨輕聲問了孩子,「小朋友是肚子疼嗎?是不是暈車了……」兒子哼哼唧唧地搖了搖頭。她又問,「那你想尿尿嗎?」「嗯嗯,我想泡泡兒(孩子說尿尿的別稱)」孩子邊說邊蹦躂起來,繼續大喊。

這下子我更慌亂了,孩子要是控制不住尿到車上怎麼辦?大家會怎麼看我們?會不會一起圍毆我?天哪,我想死的心都有了。

我死死地低著頭偷偷地觀察車裡其他人的表情,突然發現旁邊的妙齡姑娘在包里翻找什麼東西。難道……她要掏手機拍我們?我就要……這麼紅了?以這種方式?我的腦袋嗡嗡作響,滿腦袋都什麼是「不講公德熊孩子亂喊叫」「孩子家長沒素質,讓孩子在公交車上撒尿」「知道自己孩子小就不要帶出門」……的紅色大標題。

「給,讓孩子用這個尿吧」

那姑娘遞給我一個瓶子。我一愣,立刻反應過來,擰開瓶蓋讓孩子尿了進去。兒子尿完,也安靜了,又不吵不鬧地坐在我身上問這問那。我一下也放鬆起來,跟大家一一道歉。旁邊的一個大姐開朗地說,「嗨,這有什麼可道歉的啊,小孩子哪管在哪呢?什麼叫小孩兒啊,就因為他憋不住尿唄」

「哈哈哈哈」車廂又一陣哄堂大笑,每個人的心情都愉快極了。

03

這件事過後,我有一個後怕

如果當時大爺呵斥了我

如果車廂里有人大聲抱怨「切,又一個熊孩子」

如果當時姑娘拿出的不是瓶子而是手機?

我會不會因為惱羞成怒而和別人爭執?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熊孩子熊父母?我沒有自信,在孩子尿濕褲子的情況下,一片哭聲、叫聲、謾罵聲中,我仍然保持理智去道歉,而不是和別人爭吵。

我多麼感謝我乘坐的這趟車,感謝我遇見的每一個人,他們都給了我和兒子足夠的包容和理解,讓兒子見識了人情社會的溫暖與體諒。

我想,在他小小年紀的心裡已經種下一顆與人為善的種子。等他長大了以後,再遇到類似的事情,他也會從容以對,選擇寬容和諒解。

反觀這個月發生的這兩起案件,作為大人的我們是否對孩子缺乏了那麼一點點寬容呢?

04

很多人一定會說

難道僅僅因為他們是孩子,我們就應該原諒他們嗎?

孩子就可以不懂禮貌,肆意挑釁,無視社會道德和規則,為所欲為嗎?

他們不是「可以」這樣做,而是他們有時候根本控制不了自己不去這樣做。

美國的兒童發展心理學家科爾伯格提出:

0-9歲的兒童是沒有明確的社會道德規範,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他們沒有意識。所以他們隨心所欲,大喊大叫,拆毀東西,撕毀圖書,欺負小朋友……完全就是自己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只有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才會逐漸建立起對社會秩序的的認同感和責任感,才會願意調整自己的行為來維護社會的和諧與秩序,遵守相應的社會規則。

我們要遵循孩子成長發育的規律,給他們成長的時間與空間,允許他們犯錯,也給他們修正自我的機會,讓他們被信任、被理解、被包容。

這是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要求全社會都要有足夠的耐性等待孩子們成長為明事理的大人。

當然,寬容不等於縱容,小孩子不懂得道理,不知道規則,不明白事理,作為家長和老師一定要及時的糾正、制止甚至懲罰,幫助孩子明確社會道德規範。

而這樣的教育過程絕不是一頓「不分輕重」的胖揍所能解決的。「以暴制暴」的教訓,只會讓孩子誤以為「暴力」可以解決一切事情,長大了變成另外一個易怒戾氣的去踩扁其他小孩腦袋的年輕人而已。

那些叫囂著,就應該給小孩點教訓知道知道「社會的現實」的人。

你們是不是對「社會的現實」有什麼誤解?這「社會的現實」是什麼?是恃強凌弱還是睚眥必報?

不!

這個社會的現實是

愛與寬容

——END——

作者簡介

高能能,教育工作者,職場情感寫手,山東省散文學會會員,金石友誼讀書會理事,書動泉城親子閱讀聯盟創始人,心理學碩士在讀,兒童閱讀推廣人,百度旗下寶寶知道VIP名人堂大V,眾多知名公眾號特約作者。個人ID:NengnengGao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動泉城 的精彩文章:

TAG:書動泉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