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花了錢和時間,學了一大堆東西最後卻沒獲得知識?
(日更#D3,本文共2649字,閱讀約3分鐘)
「知識付費」和「認知升級」是當下最為火爆的兩個概念,如果你說自己從來沒有買過、聽過、看過任何的知識付費課程,在別人的眼中,你大約是從十年前穿越來的。
這股全民的學習的熱潮還要從2012年羅振宇的《羅輯思維》說起,作為早期知識脫口秀的代表人物,他推出的親情會員和社群活動是對凱文·凱利「1000個粉絲理論」的第一批實踐實驗,而這影響了後來中國互聯網的眾多創業者。
(還是喜歡《羅輯思維》時期的羅胖子)
2016年,羅振宇推出「得到」APP,角色從講書人變成知識提供商,而這一年也被稱為「知識付費元年」。隨後2年里,值乎、在行、分答、知識星球、千聊等一眾知識服務提供商平台出現,就連喜馬拉雅FM、網易雲音樂也推出了付費音頻節目。
(總有一款適合你)
不論是微博、知乎,還是微信公眾號,只要是個大V,就會在擁有一定粉絲之後開一個課程,這也成為僅次於開店賣貨的最好變現方式。
去年10底,有一篇名叫《羅振宇的騙局》刷屏朋友圈,指責知識付費就是大忽悠,很多沉溺當中的人,一開始覺得很受啟發,但時間長了,才發現知識既沒有提高,思維也沒有升級,白白浪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
當然,本文不會煽動情緒,探討知識付費的是非對錯,以此博取閱讀量。我只是想分享一下我的經歷,從信息,到知識,再到智慧,每天獲取大量信息卻沒有轉換成知識,看了一大堆的課程卻沒有獲得智慧,中間到底缺少了什麼?
01
知識付費的坑在哪?
從生理神經學上講,信息是短期記憶,知識是長期記憶,要想獲得知識,就要不斷的重複和再現,從而每個短期記憶的神經元連起來。某種意義上講,知識是信息的沉澱。
為什麼看了那麼多的課程卻沒有效果,這道理就像如果你只看書不練習,你以為你會了,考試的時候才發現做不出題。知識付費的內容只是幫你做一個篩選工作,遇到優質的內容,還是要自己去完成的。看別人做和自己做是完全不同的體驗。
作為一個金融專業畢業,現在從事新媒體的人來說,剛開始寫文章的時候,我是很不適應的。如果你看過我之前的文章,你會發現,我的文章很注重乾貨和底層邏輯,一般會把整個思考過程呈現出來。
尤其是金融經濟會計這一類的專業,本質上並不是特別難(反正我覺得理論物理這一類的基礎科學最難),但為什麼外行人看不懂,閱讀門檻高,原因就是裡面用了太多的術語,非常多概念化的東西,有比較高的學習成本。
(繞口令:買入買入期權,賣出買入期權,買入賣出期權,賣出賣出期權)
當我開始寫面向普通大眾的生活類文章的時候,我是有些崩潰的,因為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這些信息毫無價值。
舉個例子:前一陣海南宣布從5月1日起對59個國家的遊客給予免簽待遇,最長可停留30天,同時在國家政策上支持海南深化改革開放,未來可能會有賽馬和水上遊樂設施。
我的第一反應是回想了一下對海南的印象,除了1993年的房地產泡沫和2012年的三亞宰客門,其他時候,海南真的沒什麼存在感。
又搜集了一下資料,看到和泰國普吉島的對比,深深的感覺,發展國際化旅遊基本上沒戲,內陸那麼多待宰的肥羊,躺著就把錢賺了,幹嘛還要費力氣提升服務,迎接國外遊客。此外,我還順道研究了一下海南的地理人文和經濟發展情況。
(上圖海南,下圖普吉島,看起來沒區別)
心裡雖然是這麼想的,但是文章不能這麼寫啊,因為讀者不愛看。那麼大眾喜歡看什麼呢,移民、綠卡、護照、福利。沒錯就是這個了。
所以文章的中心觀點是澳洲護照升值了,大家可以賺著澳幣,花著人民幣,在這個冬天去海南度個假,而且全程都可以說中文,出行一切都很方便。再配上各種可愛賣萌的表情包,最後閱讀量非常高。
新媒體的邏輯在於閱讀量,點擊率上去了才好賣廣告不是,所以除了保證表述基本事實以外,通過故事或者雞湯的模式,可以獲得更好的傳播效果,因為不費腦子,而且看了很舒服。
其實很多知識付費的內容,邏輯也是差不多的,既然要出來賣,總得包裝的還一點,用戶買了得覺得物有所值,要是看不懂吸收不了,肯定想要退貨。所以不能太晦澀難懂,作為商品,這樣賣相不好。
美國學者和教育學家Noel Tichy把人的學習行為,從內到外分成三層:舒適區、學習區、恐慌區。
學習新東西的時候,如果覺得沒難度,是自己熟悉的領域,處理起來得心應手,心理上也很舒服,這表示你在最內層的「舒適區」;如果感到有一些難度和挑戰,面對的是自己比較少接觸的領域,但還不是特別難受,那說明處在「學習區」;如果感到憂慮和恐懼,面對完全未知,或是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東西,這就是來到了「恐慌區」。
真正的精華的知識多在恐慌區,是要費力去啃的,而知識付費和新媒體提供的內容,大多在舒適區,距離獲得知識還有很遠的一段路。
02
信息、知識和智慧之間是怎麼轉化的?
信息是非常碎片化的東西,如果接收之後很長時間不去調用,那麼就會遺忘。想想每天用大量的時間刷微博和朋友圈,看的時候有滋有味,停下來之後卻不記得到底看過什麼,好像一段時間被偷走了。是啊,每條信息看不到2秒鐘就過去了,能記住才怪。
但是,如果你在想一件事情或者寫一個話題的時候,大腦就會自動搜索相關的內容,很多早已經沒有印象的東西又會重新蹦出來。
之前我在寫一篇人文歷史的文章時,查閱了很多的資料,看了很多東西,但為了方便讀者閱讀,最後也不過幾千字。整篇文章呈現的內容不到我看的資料的十分之一,單獨拿出來一段話或者一張照片,我都能再寫上至少幾百字。
因為文章比較跨領域,並不是我熟悉的內容,所以一邊學一邊寫,而且寫的時候拎一個主線,把相關的信息串聯起來,像玩拼圖遊戲,知道結束的時候才能看到全貌。
(人生像拼圖遊戲,通過信息碎片來認識這個世界)
然而最近我寫了一篇經濟金融的文章,本身是我比較熟悉的領域,因為比較宏觀,所以在寫的過程中,會加一些自己之前讀過的新聞和知識,然後就會發現,這其實是同一個事件的不同視角的表現。許多看似不相關的線,慢慢繪製成了一個平面,甚至呈現出從宏觀到微觀的多維度立體性。
不過這些內容,在文章里是呈現不出來的,而且還要把專業術語替換成通俗易懂的辭彙,直接降維,隱去了很多核心的東西。
信息就是那些點,某一領域看的多了就能連成線,也就是知識,當各種不同的知識相互聯繫,形成一個個的小系統,這些不同的系統相互交叉融合,得到一個複雜的東西,叫做智慧。
03
怎麼加速轉化過程
輸出倒逼輸入,這已經是被用爛的一句話,但這不妨礙它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它是成長會Scalers在2014年提出來的觀念。他在文章中寫道:
「
我現在每天讓自己寫一篇文章,強迫自己以線性的文字,整理心中各種非線性的想法,以輸出倒逼輸入。
隨後成立的成長會行業論壇,指導思想也是「以輸出倒逼輸入,以領域推動切入,以交流帶動進步」。
2016年加入成長會的時候,起初我只是在圍觀,並沒有實際做事情,哪怕是隨便寫寫。到了2017年,我開了自己的公眾號,慢慢的寫點東西,雖然寫的不太多,但也能明顯感覺到邏輯能力和整合能力在提升。
(持續寫作3年的Scalers,去年出了一本書)
因此,寫作這件事,從最初盲目的跟著做,逼自己寫,到現在嘗到甜頭,樂於去寫。恰好體會到了只有有效率高質量的輸出東西,才能把知識融會貫通變成自己的。
說話交流的時候或許意識不到什麼,但當你真正的去把自己的想法和思考寫下來的時候,才會看到自己到底缺了那部分的知識,然後為了完成文章,讓邏輯更順暢一些,在找資料的過程中,學習到了新知識,也把原來的信息整合到了一起,慢慢的形成了一個系統。
而這也是為什麼,在寫作的初期要注重思維邏輯的提升,而不是寫作技法的豐富性,前期的基礎打好了,後面才好包裝一下作為商品賣出去。相當於從食用農作物變成經濟農作物。
所以,如果你不想付費課程的錢白花了,或者不想再痛苦於看了一堆東西卻毫無長進,那就拿起筆來寫點東西,你會感受到那種成長和收穫的喜悅。
1
END
1
世界如此廣闊,很高興和你在此相遇
別犯懶,去痛苦,努力探索和擴展能力的邊界
公眾號:行動記錄
成長路上的行動和思考,最底層的邏輯,最耐讀的文字
關注
TAG:行動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