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塞曼推出Arcade,能否幫玩不轉社交的谷歌扳回一城?
【Technews科技新報】據國外媒體報道,谷歌正在秘密成立一家遊戲創業公司Arcade,以此來確保年輕用戶對谷歌產品使用的粘性。
Arcade公司的創始人和共同所有人頗有傳奇色彩。邁克爾-塞曼(MichaelSayman),13歲創造出了第一個運用,然後週遊世界,17到Facebook實習,第二年正式出任產品經理,受到過馬克-扎克伯格的專機接待,19歲,製作了面向青少年的視頻社交App,即Lifestage,2017年,從Facebook離職,加入谷歌。
谷歌新聞發言人證實了Arcade公司的存在,稱這家公司專門開發移動遊戲,還處在萌芽期,暫時沒有過多的細節拿來分享。不過,有媒體援引知情人士透露的消息說,谷歌將Arcade的投資視為社交媒體投資,一旦項目有了規模,就可以變成社交網路。
其實,一直以來谷歌在社交業務方面做出了非常多的探索。據資料顯示,谷歌自2003年以來至少推出過20多款社交產品,但都沒有達到想要的預期效果:
2003年,通過收購博客網站Blogger,使谷歌處於網路博客技術的最前沿,但是在隨後的競爭中失去光彩,被WordPress、Typepad和Tumblr等超越。
2004年,推出Orkut,市場份額主要在巴西和印度,佔到總用戶數量的87%,份額也逐漸被Facebook吃掉。
2005年,收購當時堪稱是地理位置服務鼻祖的Dodgeball,5年後因為業務衝突被谷歌高級副總裁Vic Gundotra關閉。
2008年,推出Friend Connect,利用該服務,任何一家網站都能輕鬆創建自己的社區功能,如用戶註冊、邀請、圖片共享、消息發布、評論等,2012年停止服務。
2009年,推出Google Wave,剛開始,人們對Google Wave的測試邀請非常興奮,但是當人們開始使用Google Wave後卻發現,該產品令人失望。
2011年,推出泛社交產品Google+,之後隨著Google+之父維克·岡多特拉從谷歌離職而宣告失敗。
谷歌社交產品的屢次失敗,也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首先是嚴重依賴廣告業務來盈利的谷歌基因,使得其推出的產品承載了太多的搜索引擎和廣告訴求,缺乏產品的純粹性,這註定與社交時代犯沖。
其次,廣撒網、高密度、同質化的推出社交產品,分散了公眾的注意力,同時讓公司在資金和研發人力方面也面臨不小的挑戰,不利於整體的推廣營銷。
另外,大部分產品還缺乏「人味」,缺乏較好的社交態產品的理解,缺乏對關係、對人的社交服務相關點的迎合和滿足,把所有用戶價值點落在信息上,這極大提高的UGC構成對user吸引的門檻,而導致用戶行為和社區價值互動的惡性循環。
或許,谷歌天然就不懂「社交」。谷歌創始人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在2014年參加某個活動時曾表示,對他自己而言,參與任何與社交有關的工作都是一個錯誤,因為他覺得自己的性格有些古怪,只會用Google+來分享一些他與家人的照片。
因此,部分網友認為,google還是安心做搜索更妥,做sns(社交網路服務)鬥不過facebook的。更何況google的收購策略以及社交媒體的構建,目前為止大部分都是失敗的經驗,在有強手坐鎮的情況下,還是先安心發展自己的主要業務之後再去想開拓其他業務,開拓前需要深思熟慮。
「天才」邁克爾-塞曼能否給谷歌的社交業務帶來新的面貌?不如讓時間來回答。
如需獲取更多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賬號:Technews科技新報
※特朗普將對鋁鋼開鍘,衝擊國際貿易秩序
※大眾發布 AI 全自駕概念車,量產版 2022 年上市
TAG:Tech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