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基礎常識(3)
1、春秋時期,100多個諸侯國林立,相互征討,勝者成為霸主,出現「春秋五霸」,即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莊王。
2、公元前606年,楚莊王現兵周疆,「問鼎大小輕重」。鼎是王權象徵,傳說大禹鑄了九個鼎,代表九州。楚莊王問鼎,表明他有做天子的野心。
3、春秋中後期,吳越兩國交惡。先是吳王闔廬戰敗受傷而死。其子吳王夫差立志報仇,讓人每天高聲提醒他:「夫差,你忘了殺父之仇了么?」後來,吳國在夫差的領導下打敗了越國。
4、越王勾踐決心雪恥。他「卧薪嘗膽」,每天高聲自問:「勾踐,你忘了亡國的恥辱么?」越國經過十年生聚,十年教訓,再次打敗吳國,吳王夫差自殺。
5、約2500年前,中國出了位偉大的思想家老子,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遺作《道德經》又名《老子》,書里有句明言:「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就是說:禍有時會成為福的因由,福中有時藏伏著禍。並提醒人們「物極必反」,注意「道」「德」相長。這是典型的傳統辨證思想。
6、生活於公元前551~前479年的孔子是一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7、孔子最早在中國興辦私學,他有弟子三千人,賢者七十二人。
8、孔子為中國古代文化發展作出了不朽貢獻,他整理編訂的《易》《詩》《禮》《樂》《尚書》《春秋》六部古代經典,被稱作「六經」。
9、孔子享年73歲,死後葬在魯國都城北邊(今山東曲阜孔林處)。孔子故居後來改建為「孔廟」。
10、孔子的學生們追憶孔子日常教誨和生活行為,整理成一部語錄體書,稱作《論語》,這部書成為儒家的經典,對後世有很大影響,其中許多著名章句仍被現代人使用著。
11、孫武,是春秋未期一位傑出軍事家,有著名的兵書《孫子兵法》十三篇傳世,是舉世公認的現存最早的戰略學著作。
12、《孫子兵法》中,提出了著名的「知彼知己者,百戰不殆」「攻其不備,出其不意」「兵無常勢,水無常形」等軍事思想和原則。並以「不戰而屈人之兵」,為軍事制勝的最高境界。
13、《孫子兵法》被稱為「兵學聖典」,對後世影響極大,並享譽海內外。其精闢戰略戰術思想,常並被廣泛應用於政治、外交、商戰、體育等各個領域之中。
14、《孫臏兵法》是古代戰國時期另一位傑出軍事家孫臏所著,孫臏是孫武的後代。
15、戰國時期開始後,中國社會由奴隸制進入封建社會,各諸侯國紛紛稱王,出現「戰國七雄」,他們展開了「兼天下」「一宇內」的戰爭。
16、春秋戰國時期,中國盛行「鐘鼓之樂」。近年在湖北隨縣曾侯乙墓中出土了124件古代樂器。
17、在出土的鐘鼓樂器中,有一套大型編鐘,最為珍貴。這套編鐘在地下埋藏了2400餘年,現在仍能以準確的音調、優美的音色演奏古今樂曲。
18、中國古代第一個享有盛譽的名醫,是春秋戰國後期的民間醫生扁鵲。
19、扁鵲精通各種醫術,又總結前人方法,創造瞭望、聞、問、切的四診法,幾千年來一直為中國傳統醫學所採用。
※戰國時期最出名的5位大將,如果讓你排名,你會怎麼排
※《Honny談春秋》緒論
TAG:春秋戰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