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代的青年節,引發出的震驚社會的提問!

古代的青年節,引發出的震驚社會的提問!

五四青年節源於中國1919年反帝愛國的「五四運動」,五四愛國運動是一次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也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1939年,陝甘寧邊區西北青年救國聯合會規定5月4日為中國青年節。

青年節期間,中國各地都要舉行豐富多彩的紀念活動,青年們還要集中進行各種社會志願和社會實踐活動,還有許多地方在青年節期間舉行成人儀式。

今天,咱們來說說古代的青年節:冠禮與笄禮

冠禮起源於原始社會,算下來應該也有個幾千年的歷史。漢族的冠禮是最能體現濃郁的中國味,也在漢文化圈中最具有代表性。簡單來說,就是冠禮表示青年男女到一定年齡,就性成熟了,可以去夜店和網吧這種成年人場所了。成年禮(也稱之為丁禮)由氏族長輩依據傳統為青年人舉行一定的儀式,才能獲得承認。

經書記載,實行於周代。

按周制,男子二十歲行冠禮,然天子諸侯為早日執掌國政,多提早行禮。

傳說周文王十二歲而冠,成王十五歲而冠。古代冠禮一般在宗廟內舉行,日期為二月,冠前十天內,受冠者要先算個好日子,假如十天之內沒有良辰吉日,那就筮選下一旬的吉日。

然後將日期告知親友。及冠禮前三日,又用筮法選擇主持冠禮的大賓,並選一位「贊冠」者協助冠禮儀式。行禮時,主人(一般是受冠者之父)、大賓及受冠者都穿禮服。

每次加冠完成之後,皆由大賓對受冠者讀祝辭。祝辭大意謂:在這美好吉祥的日子,給你穿上成年人的服飾;請放棄你少年兒童的舉措,造就成年人的情操;保持威儀,培養美德;祝你萬壽無疆,大福大祿。

然後,受禮者拜見其母。再由大賓為他取字,周代通常取字稱為「伯某甫」(伯、仲、叔、季,視排行而定)。然後主人送大賓至廟門外,敬酒,同時以束帛儷皮(帛五匹、鹿皮兩張)作為報酬,另外再送一些豬牛羊肉。受冠者需要改穿禮帽禮服去拜見君,又要拿著野雉等拜見鄉大夫等。若父親已經去世,受冠者則需向父親祭祀,表示在父親前完成冠禮。祭後拜見伯、叔,然後饗食。此加冠、取字、拜見君長之禮,後世因時因地而有變化,民間自十五歲至二十歲舉行,各地不一。清中期以後,多移至娶婦前數日或前一日舉行。

某些地區自宋代以來,儀式簡易,不宴請賓客,僅在本家或自家範圍內進行。

《儀禮·士冠禮》賈公彥疏:「諸侯十二而冠也。若天子,亦與諸侯同,十二而冠……

《大戴禮》云:『文王十三生伯邑考』

《左傳》云:『冠而生子,禮也。』」

《儀禮·士冠禮》:「始加(冠)祝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棄爾幼字,順爾成德。壽考惟祺,介爾景福。』再加曰:『吉月令辰,乃申爾服,敬爾威儀,淑慎爾德。眉壽萬年,永受胡福。』三加曰:『以歲之正,以月之令。咸加爾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黃老無疆,受天之慶。』」

說到這裡,值得注意的是,古代的冠禮都是針對男子而言,女性群體的社會地位底下,她們的成人之禮也緊緊就是出嫁之後盤發插笄,被稱為笄禮。而隨著時代的不斷更迭,男女平等,廣大女性也享有和男性一樣的權利,今天的五四青年節,也真正成為了所有男女青年的節日。

所以,你們今天放假了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語者PERS 的精彩文章:

劉秀:我是穿越者與位面之子
李白:一個不會武功的詩人不是一個好雙魚座

TAG:語者PER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