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相機的品牌差異

相機的品牌差異

一張好照片的基礎part 06

全文約7400字,預計閱讀時間20分鐘

關於機器的品牌

選擇適合自己的相機

決定你是否喜歡一台機器無非以下幾點:

外觀、畫質、操作、品牌

外觀:復古和人體工程學設計兩種,前者更吸引消費者,後者更方便專業攝影師操作

畫質:由鏡頭(結構和素質,見以前的文章)和感測器(畫幅、像素和類型)決定兩者相輔相成,不能分開

操作:簡約和大量按鍵(包括實體和虛擬)兩種。前者更適合初學者使用,後者更實用

品牌:什麼黨什麼粉之類的,有的廠商是決定最終成像質量的,有的只是廣告或者外觀吸引消費者,真的好不好用,多用點就知道了。

#注意事項:無論選擇什麼門,最好都是為未來打算的,換門真的很消耗你的各種資本。並且選擇鏡頭最好是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原廠的鏡頭,只有找不到替代品的時候才選擇副廠鏡頭。#

三大家

佳能(Canon):1937年於日本成立,老牌影像廠商之一。旗下產品涵蓋影像的上游到下游的所有產品,世界500強第332位。主要影像產品有EOS系列單反相機,EOS-M系列微單相機,EOS-C系列電影攝像機,EF系列鏡頭。自1987年設計了EF(Electro Focus)卡口標準,一直沿用至今。之前的膠片時代使用FD卡口,那些年代有像AE-1這樣傳奇機型的存在(iPhone將它的快門聲作為iOS系統相機的默認快門聲),即便是到現在,二手膠片相機市場里的AE-1也是銷量王者,優秀的畫質和日系清新的色彩使許多女性用戶對其趨之若鶩。

佳能(Canon)AE-1

佳能(Canon)C系列電影機

佳能的色彩管理一直是被消費者津津樂道的,無論是對於色彩的還原,還是對人物膚色特有的優化(佳能紅),使得佳能也一直是各類人像攝影師的首選。所以,如果你是以人像為主的話,就毫不猶豫的選擇佳能吧。雖然有諸多的優點,其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比如在感測器方面,除今年宣布在研發的一款超高感黑白低像素感測器和另一款高像素感測器以外,佳能已經有接近10餘年沒有使用新的感測器了。佳能作為除索尼以外的第二大相機感測器製造商,一直以來都是堅持自己研發和自給自足。感測器的製造本身作為一種高精尖技術,在全世界除了日本都沒有第二個國家能夠研發成功並成批量的生產(當然韓國的三星也算,但是三星已在13年退出相機市場,轉為為手機生產感測器,其成本更低,鑒於三星現在的狀態,各個方面都是岌岌可危的),除此之外,因為研發一個使用新技術的感測器遠不如賣鏡頭賺錢,佳能的感測器生產工藝也不能和索尼比肩,從而導致佳能的感測器素質也只能叫做一般般。在高感和高寬容度上差上一大截。所以才一直被圈內人士稱為「牙膏廠」,為了更好的控制市場,佳能也不願意將自己C系列電影機上的技術進行下放,這導致佳能的全部相機機型都比同價位其它廠家的機型競爭力低,缺乏性價比。

好在佳能一直以來的營銷策略都不錯,找代言人打廣告也是一絕(從當年的龍叔,到去年為6D2選擇的代言人陳柏霖,再到今年新的全系產品代言人坤哥和微單系列的陳曼),佳能這個名字早在數碼單反在全國普及之前就深入人心。再加之佳能與我國的企事業單位和記者媒體們達成的協議(影像產品上是佳能,電腦辦公產品上是聯想),這種以指數級上升的傳播力度,佳能早已成為單反的代言詞。值得一提的是佳能雖然在機器上面一般般,但是他的EF鏡頭一直都是業內津津樂道的高性價比的代表。特別是在轉接到其它廠商的機身上面,其性能不可小覷。

如果是我,我會推薦購買佳能的5d4和6d2,雖然6d2高感會差點,但是也夠用,還有就是前段時間發布的微單相機M50。年內佳能也有可能會發布全畫幅的微單(誰說得定呢),對了,佳能不值得購買的是APS-C畫幅的單反,已經差其它廠家太多。

佳能(Canon)微單相機M50

尼康(Nikon):創立於1917年,老牌日本光學企業代表,100年光學廠商代表之一。如果不是因為美國航天局(NASA)一直是把尼康的相機帶去太空,可能國人也不會在意到這個品牌。NASA每年都會在尼康定製相機,用於國際空間站的任務拍攝和影像記錄。這也可以提現尼康一直以來嚴謹的做工和態度,在這100年里,許多廠商被吞併甚至淘汰,尼康能夠堅挺到現在,真的不容易。當然尼康的主業也不是相機,它和徠卡一樣是分業務運行的公司,並不是像佳能和索尼這樣的集團,這5年來尼康的日子也不好過,中國的工廠關閉到巴西的市場關閉,尼康也逐漸在被外界唱衰。更讓人絕望的是前段時間與索尼的感測器供應鏈談崩,不禁讓人擔心它是否還能堅持下去

NASA定製的D5(每年都會展出)

*眾所周知的是尼康一直有自行生產感測器的技術,但一直沒有使用起來,到現在,尼康也是自己設計圖紙,然後交給索尼生產,索尼一方面可以減輕設計感測器的壓力,另一方面又把感測器賣給尼康和其他廠家,一舉兩得。但就是在之前,尼康發現索尼把它的圖紙賣給某些廠商研究,索尼自己的產能在大地震後也沒能恢復,於是兩家鬧得不可開交。這件事上甚至還影響了尼康的新旗艦D850的供貨,於是尼康在日前宣布從D850開始,未來的機型都會自行生產感測器。

尼康(Nikon)D850單反相機

尼康的前身是日本光學工業株式會,作為一戰時候日本所有光學技術的融合,當年創立的那群年輕人去德國學習技術,在徠卡與蔡司的百年之爭里獲利不少,並將技術和設備帶回了日本,使得後來的尼康鏡頭光學技術只有索尼能和它匹敵。尼康的鏡頭以極高的銳度(解析度)而聞名,也是許多轉接/電影機的最愛,雖然尼康沒有電影機的生產技術,但是它也一直在努力證明自己的相機也是可以拍電影的,比如之前推出的D850電影套裝。

今天北京P&E展上展出的D850套裝

其實尼康最為傳奇的是它的F卡口,自1959年正式推出至今從未改變,所以膠片時代的尼克爾(Nikkor)鏡頭也可以在現在的數碼單反相機上面使用,在其它廠商接連為無反相機更換新的卡口時,F卡口就成了歷史的見證者,但同時F卡口也在現在阻礙了尼康相機的發展(專利也爆出尼康為研製新的無反相機而設計了新的Z卡口,Z卡口是現在法蘭距最短的鏡頭卡口,只有16mm)

同時尼康的光學技術也為現代光學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尼康在1960年發明和推出了非球面鏡片,現在廣泛應用於眼鏡鏡片和鏡頭鏡片上。他也在1970年發明了低色散鏡片(ED),並在1973年成功運用在鏡頭上。

尼康也很慷慨,F卡口和各種鏡片研製的技術標準都是對外開放的,這才使得其它廠商有能力與尼康競爭。尼康也學習到了德國人的那種固執與嚴謹,但是我覺得,在現在這種發展前景下,尼康再不通過研發新的電子技術來提升自己,未來真的是不樂觀的。

但是最近尼康似乎在學習佳能的營銷策略,居然請了新的代言人,要知道之前00-08的代言人是王力宏啊,多麼久遠的……

新代言人

在目前看來,我只會推薦去購買尼康的D750和D850,前者是入門全畫幅,後者是旗艦,尼康這幾年召回率很高,可能是因為工廠搬去了泰國的原因,唉~

100歲的尼康

*這張圖被吐槽為「尼康黃」的根源

索尼(Sony):是世界視聽、電子遊戲、通訊產品和信息技術等領域的先導者,是世界最早攜帶型數碼產品的開創者,是世界最大的電子產品製造商之一、世界電子遊戲業三大巨頭之一、美國好萊塢六大電影公司之一。世界500強第113位

——百度百科

反正大法什麼都強,有實力說什麼都對

雖然

大法成立於1946年,前身是東京通信研究所,為了在二戰後快速恢復經濟和科技實力的前提下而建立。大法之所以叫大法,是因為自他創立之時,每一個時代都發明和創造了超過了那個時代想像的產品和技術,間接的推動著文明社會的進步。他建立之初的意旨也是創造一個「工程師的樂園」,但也像閆偉所吐槽世界上第一款全畫幅無反相機-索尼A7一樣,索尼只有項目經理和技術工程師,那不合理的按鍵排布和及其複雜的設置菜單,真讓人懷疑索尼沒有產品設計師(emmmm,A7的外觀和布局一直沿用至今,5年了啊!)。當然索尼也意識到了這一點,願意聽取消費者的意見和建議,並在下一代裡面改正,索尼無論是什麼產品,前2代總是像在試探市場底線一樣,缺乏人性化的優化,所以業界也有一句話:「買大法不能買前兩代。」

但是

索尼在2005之前是沒有光學和相機部門的

在00-05年的這段時間,索尼除影像部門以外的其他部門已經將公司的收入扭轉,索尼也在80-90年代推出過手持錄像機的,但是銷量並不好,也在那段時間和柯達合作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可商業化生產的數碼相機。在後面這5年索尼積極利用自己的半導體研發優勢,設計了許多CCD感測器原型。正好當年正尋求擴張產能,收購可以直接改造工廠而不必斥巨資興建一個。而05財年柯尼卡美能達的相機業務收入為1170億日元,營業虧損73億日元,因競爭關係沒有扭虧的希望,選擇退出是明智之舉,除了相機外,柯美還撤出了相紙和膠捲業務,其規模也超過千億日元,當時柯美總計計入了超過1000億日元的巨額費用,包括資產減記,庫存毀損,裁員補償等。現在看來這個決定相當正確,避免了進一步的損失,並把資金投入到有利潤列印業務中。早年日本企業做大思想泛濫,願意被收購的並不多,柯美此舉難能可貴。在此之前的03年柯尼卡和美能達才合併,作為兩個老牌的影像器材廠商,光學技術和整機研發、設計技術都很發達。索尼在收購柯尼卡-美能達的光學及影像部門後一舉成為日本第三大照相器材廠商,當年的股票可謂是猛漲。柯美也沒有因此而解體,就相當於合作共贏了吧。

美能達膠片單反

索尼A7和「豆瓣神機」美能達X-700的羈絆

*柯尼卡的前身是1873杉浦六三郎開始在東京麹町銷售照相器材與石版印刷材料,相當於柯的老本行是印刷技術,美能達的前身是1928年田島一雄創立的「日德寫真機商店」,所以索尼真正收購的是美能達。如果你沒有聽說過柯美,其實柯美的印刷產品很常見,大部分的列印店裡至少有一台印表機是柯美的,在愛普生這些列印廠商沒有發家之前,市面上的印表機都是柯美的。

*在徠卡和蔡司的百年之爭里,有一部分工程師其實逃離到了日本,也為美能達的光學發展提供了不少的技術。當然藕斷絲連,蔡司因為一直缺乏相機生產技術,於是就直接和索尼這樣的大型跨國公司合作,幫助自己銷售鏡頭,於是後來就有了索尼-蔡司聯名的鏡頭。這一點和徠卡與松下的合作一樣,松下一方面為徠卡提供感測器,另一方面徠卡也為松下生產高素質鏡頭,一舉兩得

柯尼卡-美能達

在美能達被收購後肯定不能再保留之前的名字了啊,於是改名換姓成為Sony α,但是索尼還是保留了A卡口的技術標準,可以讓消費者使用原來美能達生產的A口自動對焦鏡頭。α也作為索尼相機的標誌一直沿用到現在的E卡口微單上面來。美能達的光學技術那麼優秀,就直接改名成索尼的G、GM(G-Master)系列鏡頭。

美能達A7000(索尼A7系列名字的來源)

用料也和售價成正比,作為一個以理科生為主導的公司,索尼一直堅持一分價錢一分貨,既可以覆蓋所有的消費階層,又不讓消費者覺得吃虧(大法啊~一次次吸干消費者啊)。現在的索尼也主要把注意力放在FS系列的電影機和α系列的微單上面了,畢竟去年的財政報表表明大法家的影像與光學部門已經成為整個公司的中流砥柱了。大法雖然貴,但是每一款都可以帶有當年新的黑科技在上面。大法根據消費者習慣也分級明確,在鏡頭上有親民的索尼自家鏡頭,中端高性價比的索尼-蔡司鏡頭,頂級並且專業的G、GM鏡頭,通過5年的發展,索尼的微單鏡頭已經覆蓋了所有常用的焦段,除了定焦鏡頭群稍微還欠缺一點,同焦段下索尼的鏡頭都比其他廠商的鏡頭素質好(價格也是)(除了徠卡可以和索尼現在的鏡頭比較一下)。在機器上面也分級明顯,入門APS-C的A6000,攝影與視頻兼有的A6300,准專業4K的A6500,入門全畫幅的A7系列,主打視頻拍攝的A7S系列,專業及超高畫質的A7R系列,追求速度的A9,微電影短片攝像機FS5、FS7,標準電影級別的F55、F65,工業電影級別的CineAlta系列。(以上均為E卡口)從低到高全部覆蓋,鏡頭也可以通用。S&Q超級慢動作、S-log2/3(S-Gamut.Cine)、甚至DCI 4K(C4K)和60p的下放無不展現著索尼的技術實力。

索尼手持式攝錄一體機FS5

如果是我推薦索尼,因為索尼的機器價格都比較貴,除了迫不得已的情況下選擇一代以外,盡量都還是從2代開始吧,APS-C畫幅就A6300/6500,全畫幅就A7II/A7RII/A7SII開始吧

索尼全畫幅微單和APS-C畫幅微單的對比

消費者較少但是在某一方面有優勢的

松下(Panasonic):日本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自1918年松下幸之助創業,發展品牌產品涉及家電、數碼視聽電子、辦公產品、航空等諸多領域而享譽全球,世界500強第26名。

許多人家裡雖然沒有松下的影像設備,但總會有那麼或大或小的家用電器是松下的。松下和索尼一樣是涉及多行業的跨國公司,特別是松下具有索尼沒有的家用電器,才使得松下的競爭力這麼強,能夠名列500強的前50

松下幸之助:「堅定信念,滿懷希望的走下去,路就會出現」

*松下和奧林巴斯一樣是M4/3(微型3分之4系統標準)畫幅聯盟的一員,所以松下的可換鏡頭相機都是M4/3畫幅的,M4/3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為一般的感測器都是3:2的比例,而M4/3畫幅的感測器是古老的4:3比例(2000年代家裡面那種彩電的比例,方方正正的),M4/3畫幅的面積也正好是全畫幅的一半,M4/3的前身是4/3,用於單反相機,後來松下設計了第一款無反相機Lumix G1的時候將4/3的法蘭距縮短就有了M4/3畫幅

松下Lumix G1 微型單電

松下之所以最近變得很暢銷,很大原因上是因為松下儘可能的把自家感測器(松下是除佳能外第3個可以自行生產感測器的廠家)的能力發揮到了極致,還加入了自家電影機上面的一些技術,比如V-log L、Cinelike D/V、1080p/C4K 100/200Mpbs等等,加上M4/3是開源的,有大量且完善的鏡頭群(松下的電影機也是M4/3畫幅的,而且松下的感測器比奧林巴斯的大,接近標準電影機S35的畫幅),所以現在很多拍短片的工作室也會選擇松下的機器。松下的菜單也是廣受好評,非常容易上手(大法加油啊)

總結就是如果喜歡復古的外形和單純的拍照就選擇奧林巴斯,如果是以拍Vlog(視頻日誌,Vlog和V-log不一樣,V-log是一種電影伽馬標準)、拍微電影/短片為主就選擇松下。

松下Lumix GH5和卧龍熊貓俱樂部

*奧林巴斯已經不思進取了,雖然他是機身5軸防抖的發明者,但是在後期的發展中幾乎沒有再推出很優秀的機器了(現在在主打女性消費群體),奧巴相對於松下的優勢在於色彩會比松下更毒,松下有些類似於所謂的「塑料色」,色彩直出不自然。那麼松下的優勢就在於視頻拍攝和全線的翻轉屏

*日本的消費者倒是非常喜歡奧林巴斯,近5年在日本的消費類相機里奧巴都是排名前五的。

現在來說奧巴我是不推薦的了,除非是沖著外觀去的,如果是松下我會推薦准旗艦G85/G9,旗艦GH4/5/5s

奧林巴斯(Olympus)Pen-F微型單電相機和奧巴EE-1紅外光學瞄準鏡

富士(Fujifilm):和佳能差不多的企業性質,成立於1934年,老牌膠片生產商之一(全世界只有兩家公司在生產膠片,另一個是柯達)。世界500強第258名

富士Fujicolor 100彩色負片膠捲

因為富士本來就是做膠片和印刷起家的,在色彩上面積累了這麼久的技術,當進入數碼時代後就直接推出了APS-C和中畫幅的無反相機(無反相機這個名字是富士發明的),因為富士有其它廠商沒有的色彩科學技術,(富士也是除松下和佳能外第4個可以自行設計和生產感測器的廠家)使得富士的相機一直是以直出色彩聞名的,近似於膠片的色彩,使得富士的照片不用調色色彩就非常討人喜歡。

網管曾經的富士X-M1無反相機的直出照片

(使用相機自帶Astia膠片模擬)

富士無反相機X-M1

富士也生產了許多年的廣播、電影攝像機鏡頭,所以在無反相機上生產的富士龍(Fujinon)鏡頭也是廣受好評,素質都不差,加上富士特有的EBC鍍膜,可以極大的抑制色散和鬼影現象,富士的相機價格也比較適中,而且都是如同膠片相機一般復古的設計,所以深受消費者喜愛。富士唯一的缺點可能只有它蜜汁的對焦了,很多情況下焦點選擇的景物並不是你想拍攝的,只有耐點心慢慢拍了。加上現在富士自行研發出來的F-log和在新一代機器上都帶有的4K視頻,還有就是富士幾乎每個月都有固件更新,帶來很多實用的功能,富士很贊啊。

富士的電影鏡頭MK 18-55mm T2.9

富士的話除了入門的X-A和X70/90系列,其他的喜歡那款就買吧,當然我比較推薦第二代的入門機X-T20,准旗艦X-T2和旗艦X-H1。如果喜歡中畫幅選擇GF50s也是可以的

富士數碼旁軸相機X-Pro2(外觀毒死人)

再談談快被市場淘汰的

理光(Ricoh):GR系列是可以購買的,買了就是森山大道。理光也收購了賓得(Pentax),雖然賓得的光學繼承了蔡司(詳見百年之爭),消費者太少了啊,更多人更願意購買膠片時代的賓得中畫幅相機,賓得已經接近破產的邊緣。

左:荒木經惟,右:森山大道和他的理光GR相機,

兩人都是日本現代攝影史上神一般的人物

適馬(SIGMA):相機都是副業啦,賣鏡頭才是賺錢,最近推出的「適馬攝影健身器材系列」了解一下(素質和堆料成正比),副廠頭要選定焦,適馬是不二選擇。對了,適馬自己還研製了全新構造的感測器(不使用拜耳陣列,第5個可以自行生產感測器的廠家),雖然儲存速度慢,但是畫質及其優秀(用於馬幫系列異形相機),消費者太少還是會被淘汰的,現在都是在清相機庫存了,主要還是賣鏡頭啦。

適馬(SIGMA)異形相機dp1 Quattro

適馬APO 200-500mm F/2.8 ^ 400-1000mm F/5.6 EX DG超長焦鏡頭

「人間巨炮」

:無論最終你選擇了哪一家的相機,都希望你可以將它的性能發揮到極致。

攝影師張千里在前段時間的索尼Expo2018上說過一句話:

「物盡其用,用到報廢,才是對相機最大的尊重」

這一期就到此結束

- Fin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OneTideStudio 的精彩文章:

如何使用輔助工具來控制曝光

TAG:OneTideStudi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