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宋徽宗就沒有瘦金體
宋徽宗作為一代君王,除了對朝政無興趣外,對其他一切「副業」倒是極具興緻,在繪畫、詩詞、書法、蹴鞠、花石、鑒賞、收藏、音樂等方面均頗有研究,而且還很有天賦。可以說宋徽宗諸事皆能,就是不能為君。在外人看來他整日「不務正業」,頗具閑情的過著文人雅士的生活,作為一代君王他並不稱職。但從藝術欣賞的角度來看,趙佶絕對是個才氣非凡的藝術家,特別是在書畫藝術方面天資過人,傳世作品堪稱絕世佳作。後人評價他為「一代昏君,千秋巨匠」,這既是對他政治能力的譴責,又是對他藝術水平的肯定。
宋徽宗雖涉獵廣泛,但在書法繪畫領域卻獨擅專長,在位期間設立了翰林書畫院,大興書學,將書畫列入科舉考試之中,廣招書畫人才,將院體畫推向了歷史的高潮。大觀三年,鑒於《淳化閣帖》破舊磨損,且「標題多誤」,宋徽宗命人重刻法帖,此次重刻並非簡單的翻印,而是將內府所藏的《淳化閣帖》版重新編撰,修訂勘誤,並另加充實,隨後摹刻到內院太清樓下的石頭上,因此《淳化閣帖》也被稱為《大觀太清樓帖》。由此反應了宋徽宗對書法的關切和熱愛。
宋徽宗在收藏、鑒賞並學習前人的書法墨跡的基礎上,還獨創一支,開創了一種新的書體——瘦金體。該書體長形結體,以瘦硬為風格,上密下疏,用筆果斷,拋筋露骨,鋒芒盡露,意味綿長。南宋岳珂在《寶真齋法書錄》中評價其字體是:「金縷之妙,細比毫髮,殆與神工鬼能,較奇逞並於秋毫間。」關於徽宗書體的形成過程,有諸家之見,但多認為宋徽宗主習薛稷、黃庭堅,以及褚遂良等人,其中以薛稷對徽宗書風影響為大,這一點已基本達成共識。明陶宗儀《書史會要》云:「正書筆勢勁逸,初學薛稷,變其法度,自號瘦金。」葉昌熾在《語石》中也說:「其書出於古銅甬書,而參以褚登善、薛少保,瘦硬通神,有如切玉,世所稱『瘦金書』也。」薛稷對他書體的影響由此可見一斑。然而宋徽宗「瘦金書體」的創製不僅與其師承有關,與他的閱歷以及浪漫主義情懷皆有莫大關係,亦與善習工筆設色有關。工筆畫的精細質感,鐵線遊絲的白描都對此書體之形成影響頗大,但是更不能忽視的是道教對他書體風格的影響,宋徽宗如此痴迷於道教,其獨特書體也是在道教思想的潛移默化中孕育形成。當他進行書法創作時,自然會將道教精神和道教哲學無意間流露到藝術作品之中,所以他的書法作品中也自然帶有一定的道教情愫和道教意蘊。當徽宗事業不得志時,則在道教的虛無情懷中尋找寄託,徽宗的書法作品則是他道教信仰在具體的藝術實踐中的反映,是道教思想在具體的藝術形式中的體現。
提及宋徽宗親筆籤押之作,就不能不說到著名的《清明上河圖》,張擇端完成這幅歌頌太平盛世之作後,首先將它呈獻給了宋徽宗。宋徽宗因此成為此畫的第一位收藏者。作為中國歷史上書畫大家的宋徽宗酷愛此畫,用他著名的瘦金體書法親筆在圖上題寫了「清明上河圖」五個字。
※他是宋朝皇帝,自創「瘦金體」,一幅畫曾拍出六千萬!
※玩不遜色隋煬帝楊廣,才不輸於李後主李煜,他為何如此像是穿越者
TAG:宋徽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