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科學類書籍介紹 《巴甫洛夫的狗—透過實驗追尋心理學發展史》

科學類書籍介紹 《巴甫洛夫的狗—透過實驗追尋心理學發展史》

Pavlov』s Dog

作者 Adam Hart-Davis

我本來是想在圖書館查詢巴甫洛夫有關條件反射的狗的實驗之外的文獻。從其他書籍我了解到他在晚年還用幾百條狗做過壓力試驗,好像是在1920年代,地點是當時的列寧格勒。但這些資料哪怕是學術界都顯為人知,後來原蘇聯進入共產社會,巴甫洛夫的那些研究好像都被封存。想起來了,是和巴菲特共事過的查理·芒格講的。說巴甫洛夫晚年用狗做的壓力試驗有三個結論:一是巴甫洛夫自己分類,他認為精神最脆弱的那一群狗結果還真是最快敗於洪水的壓力,精神崩潰;而精神最不容易崩潰的那群狗,一旦崩潰很難恢復。若想恢復,還必須施予更大的壓力;三是不論抗壓能力如何,只要無限強化壓力,所有的狗都會崩潰。

雖然我沒有找到原始資料,但這本從科學實驗層面論述的心理學歷史也能讓我耳目一新。

作者Adam Hart-Davis生於1943年,在牛津大學取得碩士學位,約克大學取得博士學位。他的專業是化學。曾做過科學書籍的編輯、電視節目的製片人,後來以作家、攝影家、歷史學家為身份符號活躍在各界。著作30多部,主要有《科學大圖鑑》(河出書房新社)、《時間圖鑑》(悠書館)、《改變世界的技術革新大百科》(東洋書林)。

這本書分六章,第一章記錄的是1848年到1919年的心理學實驗,包括「蚯蚓有沒有智能?」以及巴甫洛夫的條件反射實驗。這裡面有意思的是,當年(1901)巴甫洛夫給狗餵食之前用的不是鈴聲,而是節拍器,還用過蜂鳴器、香草等。這個實驗的結論就是通過設置一定的條件,動物可以對自然狀態下不反應的刺激產生強烈的反應,這個就是「條件反射」。

第二章記錄的是1920年到1940年的實驗,總結為「行動主義的挑戰」,這裡面介紹的第一個實驗是延續巴甫洛夫的條件反射實驗應用到人類嬰兒上的實例,名為「小艾伯特實驗Little Albert Experiment」。從今天這個歷史時點回望,該實驗實在驚悚。約翰·華生 John B. Watson(ジョン·B·ワトソン)和他的實驗夥伴針對11個月大的小艾伯特進行恐懼測試。剛開始讓他觸摸小白鼠,小孩子很開心。之後在他觸摸小白鼠時在他身後用力拿鐵鎚敲擊懸掛的鐵棒,小艾伯特受到驚嚇大哭。後來是即使不敲打鐵棒只要看到小白鼠艾伯特就會驚恐得大哭。再後來會把小白鼠擴展到兔子、狗等毛茸茸的動物身上,恐懼被深深地植入小艾伯特內心。這個實驗的結論是:每個人的行為方式之所以不同,是因為學習經歷和生長環境的差異所造成。

小艾伯特就是這個實驗的犧牲品。這個實驗似乎引起了倫理方面的大爭論。

第三章記錄的是1941年到1961年的實驗,總結為「轉焦」。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心理學家除了研究人和動物的行動之外,也開始把研究焦點轉向人的內心世界。比如母親對嬰兒的愛情根基是怎樣產生的?攻擊性是否與生俱來?等等。這一章有很多實驗回顧,有幾個印象比較深。一個是關於認知方面的實驗。某一宗教團體的女教主預言世界會在某年某月某日毀滅,她的教團成員都對之確信無疑,但當那一天到來世界沒有滅亡時,他們不是覺醒自己錯了,而是更改了預言,說通過教團的努力,宇宙人解救了地球。這個實驗的結論是「當人類抱有相互矛盾的多種信念時,會感到嚴重的痛苦」,而為了避免這種痛苦,人類會繼續為自己的錯誤解圍、圓謊。還有一個實驗是「人們會向周圍的壓力屈服嗎?」,結論是「一定比例的受試者,哪怕明知其有錯誤也會贊同其所屬集團的決策」。另外一個實驗是「通過學習一個人會成為野蠻人嗎?」,結論是「看到過攻擊性行為的孩子,很有可能採取同樣攻擊性的態度。」最後一個實驗也很有意思,講述的是人和人的矛盾根源,結論是「人與人的矛盾,與其說是源於每個個體的差異,不如說是源於對資源的競爭。」

第四章記錄的是1962年到1970年的實驗,名為「精神、頭腦以及周圍的人」。上個世紀60年代中葉以後,世界的心理學研究開始迅猛發展。心理學開始作為「真正的」科學來看待,研究範圍逐漸擴大,同時因為人類發明的新技術可以進行腦波檢查,心理學也開始和神經科學相結合,不論是廣度還是深度都進入了一個新時代。這部分介紹的實驗,包括」有些受試者顯示了哪怕違背自己的良心也會服從權威的實驗結果」,這個實驗被稱為米爾格倫實驗Milgram experiment(ミルグラム実験),又稱權力服從研究。米爾格倫說,「與借叛亂之名的犯罪相比,借服從之名的犯罪要嚴重得多。」而實際上,二次大戰以及之前,數百萬無辜的平民百姓因為一紙命令被送入集中營、進而被虐殺。另外一個實驗是1966年在醫院實施的,結論是「只要是權威人士(醫生)所下指示,哪怕違反救命原則醫護人員(護士)也會有意破壞原則而遵從權威。」在1995年,美國醫院的誤診率高達12%。估計這樣的權威結構,以及徹底服從權威的心理結構將永遠伴隨人類的社會發展吧?

第五章記錄的是1971年到1980年的實驗,名為「認知革命」。德國的科學家奈瑟爾Ulric Neisser(ナイサー)開啟了認知心理學的大門,對用行動主義框架研究心理學問題提出質疑。這個部分的實驗都非常有趣,從結論來講,有「處於監獄這種嚴酷的環境之下,受試者會與其本來的性格不同,採取更加殘酷和暴力的行動」、有「在精神病院工作的醫生有些並不能正確判斷理性和癲狂,裡面蘊藏著因誤診而使正常人喪失人性的重大危險」、有「我們對某個事件的記憶會受到事件發生後獲得資訊的影響」、有「當我們悟出自己不論如何努力都無法控制惡劣狀況時,有可能陷入抑鬱的狀態」,等等。

最後一章記錄的是1981年以後的實驗,名為「走入意識」。上個世紀80年代之前,針對精神的科學討論是不能用「意識」一詞的。但是後來科學家們開始關注人類身體中龐大的信息路徑。也就是說人體中有無數的神經細胞,它們通過數十億不同的路徑保持聯繫處理信息。心理學家們也開始著手這樣的信息路徑潛入人們的意識當中進行心理學研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實驗 的精彩文章:

只能帶5件必需品的「極簡旅行實驗」受年輕人追捧
如何在72分鐘內讓一個普通人變成殺人犯?達倫布朗進行了一場細思極恐的社會性實驗!

TAG:實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