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經濟」浪潮下,有哪些值得期待的消費風口?
每逢電商搞促銷,這個段子就會在朋友圈流傳:
「各位已婚男士請注意,購物節當天起床首先要做的,一定是打開老婆的支付軟體和網銀,連續輸入三次錯誤密碼再去上班。切記,不要問我是誰,我的名字是雷鋒。」
段子背後,折射出女性消費能力的「恐怖」。再往深處挖,便是「她經濟」的悄然崛起。伴隨而來的,是一些潛在經濟風口的興起。本文將逐一進行分析。
一、「她經濟」的前世今生
「一個不噴香水的女人是沒有未來的。」
這句話出自可可·香奈兒之口,算是對「她經濟」最早的宣言。
香奈兒之所以能夠在商業上獲得巨大成功,正是因為她把握住了女性力量崛起的時代機遇。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期間,大量男子捲入戰爭,女子被迫更加獨立,而戰後經濟的蕭條,更是讓大部分婦女走出家庭開始工作。同一時期,美國國會正式批准憲法第十九修正案,確定婦女擁有投票權,從而全世界範圍的女權運動逐步掀起,女性的獨立意識前所未有地增強。
這一背景為接下來的女裝大變革提供了契機,香奈兒則成了時代的弄潮兒,她設計的女裝,簡潔端莊,摒除繁雜:
沒有繁縟裝飾的帽子戴起來更加方便,經典的細鏈條手袋解放了女性拿包的雙手……
在我國,近年來國民收入水平的持續提高帶來了「消費升級」的熱潮。對於新時代的中國女性來說,她們財務更加獨立,經濟地位大幅度提升,也越來越願意為自己的需求買單。女性已經成為國民經濟與消費市場中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
為此,經濟學家史清琪提出了「她經濟」的概念,用以表徵圍繞女性消費、女性理財的經濟現象和經濟市場。
二、「她經濟」的能量有多大?
追本溯源,之所以會有「她經濟」的問世,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男女性思維方式的不同
。
前一陣子,網上流行的一張趣味圖片——「男女選擇洗髮水時的考慮」(參見圖1),十分形象的揭示了男女思維的差異。
看圖不難發現,男性偏理性訴求,能夠冷靜地觀察形勢並分析問題,且思維較為單一;而女性偏感性訴求,容易被感情左右,且經常同時會考慮很多事情。
隨著互聯網興起和移動互聯時代的到來,這種思維差異所表現出來的消費趨勢越發明顯。
女性身上的互聯網特徵——擅長社交、建立人際關係、擅長利用碎片化時間、有情感訴求、喜歡衝動消費與感性消費等,使得她們日漸釋放出更大的能量,對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也與日劇增。
2014年,經濟學人智庫EIU發布了亞洲女性網購調研報告,給出了「她經濟」崛起的三大關鍵詞——「女錢時代」、「女神消費」和「女權力量」。
前兩個關鍵詞彰顯了當代女性的財務狀況與經濟地位,第三個詞則表明女性對家庭消費擁有強大的話語權和主導權。
報告顯示,女性對家庭開支中購買服飾、化妝品的話語權為88%,購買家居用品話語權為85%,休閑旅遊為84%,母嬰產品為69%,而50%的男性定位產品也是由女性進行購買決策的。
有意思的是,該報告還提到,41%的亞洲女性發現自己買了太多東西的時候,出於「愧疚感」也會給家人買點東西以求心安,在中國內地,因愧疚而為丈夫、子女及父母等家庭成員買些東西作為補償的女性比例達到67%。
就連愧疚感都能成為驅動力,可見女性消費市場的巨大潛力,難怪馬雲會說:「女性在未來將會成為真正的主宰,而現在僅僅是剛剛開始。」
那麼,「她經濟」的能量究竟有多大呢?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11-2020年)》,2016年中國女性就業人員佔全社會就業人員的比重為43.1%,超過綱要規定40%的目標。
而《2017年中國女性消費調查報告》顯示,52.4%的女性認為收入水平與配偶相當/相近(參見圖2);財務獨立和收入增長使得女性消費需求逐步釋放,近半數女性個人消費佔家庭收入的1/3以上。
此外,國泰君安證券的研究報告表明,目前中國內地的女性經濟市場規模已超過2.5萬億元人民幣,至2019年有望達到4.5萬億元。東方證券則表示,女性經
濟市場容量至少在5萬億元以上,有望成為未來消費行業持續增長的「風口」。三、「她經濟」背後的商機
鑒於我國女性經濟市場的可觀潛力,洞悉並掌握「她經濟」大潮下的女性消費偏好與趨勢,自然成為了商家的要務。
那麼「她經濟」背後存在哪些商機呢?
※這些書讓我多活了幾輩子,也讓你開春心安穩
※那些善於當機立斷的人,最後都成了職場贏家
TAG:Linked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