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NASA洞察號探測器即將升空,你的名字要去火星了.或許還能找到外星生命痕迹

NASA洞察號探測器即將升空,你的名字要去火星了.或許還能找到外星生命痕迹

11月26日,洞察號將在火星的北半球著陸,收集與火星外殼、幔和核有關的數據。它能夠監聽火星地殼活動和隕石撞擊發出的聲音。

洞察號將於今年11月26日著陸在火星。如果一切順利,它將進行為期2個地球年的探測,收集來自火星內部的數據。NASA

藝術家描繪的內部結構地震實驗儀(SEIS)概念圖。SEIS是洞察號攜帶的一台關鍵性設備。它能探測火星的地震和內部活動,讓科學家更好地了解這顆行星的演化史和結構。NASA

太平洋夏令時5月5日凌晨4時零5分(北京時間5月5日晚上19時零5分)前後,北美西岸的人們將首次目睹一次行星際發射。一枚宇宙神5號火箭將從范登堡空軍基地升空,把NASA的洞察號探測器送往火星。

雖然發射只是征程的開始,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卻也是另一個征程的結束。此次發射原計劃2016年進行,卻因關鍵設備出了問題而被推遲。5月5日的發射是洞察號的第二次機會。

科學家將利用洞察號收集與火星基本結構有關的信息,比如它的外殼厚度、幔和核的成份。這些信息有助於人們深化對岩石行星形成方式的認識。和地球不同,火星的外殼相當不活躍。地核物質的年齡絕不會超過1億年,而火星從42至43億年前開始,內部的活動就已經停止了。

為了深入火星內部進行探索,洞察號攜帶了三台主要設備。

一台名為內部結構地震實驗儀(SEIS)。SEIS是一台地震儀,能夠對地震和地質活動進行監視。它收集的數據,能夠讓科學家勾划出火星內部結構的演化史。

第二台設備名為熱流和物理學特性探測套件(HP3)。HP3可以測量行星內部產生的熱量,熱量在火星內部的流動方式,以及熱量對火星地質結構的影響。這將讓科學家有機會認識火星內部結構的演化過程。

第三台設備名為自轉和內部結構實驗儀(RISE)。RISE的探測是通過在著陸器和地球之間建立無線電通信完成的。它可以檢測火星自轉中可能存在的晃動。這種晃動能夠揭示火星內核的特性,及其內核與幔相互影響的方式。

科學家用了一種新的方式,來將這些設備與洞察號上的自動化系統整合在一起。以往的探測器通常會將設備安裝在一條機械臂上,這樣就能伸縮自如。但洞察號上的設備特點,要求它們能夠被永久性地安置在某地。

為了實現這個目的,科學家在洞察號著陸後,將在最初55至90個火星日內,對著陸器周圍的地形進行考察,並用機械臂將這些設備像抓娃娃一樣,從著陸器艙內取出,安裝在火星表面。

在此過程中,科研團隊每天都將從著陸器下載新的信息,並以此為基礎,準備下一步行動。這一過程雖然緩慢,但卻非常有趣。人們每天都能通過新照片,來觀察火星上的景象是否發生了變化。

1970年代,NASA的海盜號著陸器曾經想過收集火星的地震數據這回事,只有這樣才能知道火星的外殼有多厚。但海盜號的地震數據不可靠,因為它的地震儀並沒有緊貼在火星表面。

洞察號因此成了科研人員夢寐以求的探測計劃。但2015年底,科研小組在洞察號地震儀的真空系統里發現了一條細小的裂縫。雖然裂縫的寬度只有幾納米,但已經足以影響到實驗的精度。發射計劃因此被推遲。

在首席研究員Bruce Banerdt及其科研團隊的努力下,洞察號的真空系統已被重新設計,著陸器的其它部分也得到了重新驗證。現在的洞察號,要比2016年時可靠得多。

此次發射將在北美西岸進行。從前所有的行星際發射火箭都從北美東岸升空。這是因為從東岸發射可以有效地利用地球自轉,使火箭得到額外加速。但此次發射洞察號的宇宙神5號火箭推力,是3年前原計劃所用火箭的2倍,因此就無需再問地球借力。

由於北美西岸人口密集,屆時將會有1000萬人能夠目睹這次發射的盛況。火箭發射的時間大約是當地時間凌晨4:05,這個時候,陽光可能已經照亮高空。因此只要天氣晴朗,我們就有理由期待,在視頻和社交網站上收穫大把美麗的視頻和照片。

洞察號將搭乘一枚宇宙神5號(Atlas V)火箭,從范登堡空軍基地升空。這是北美西岸地區首次進行行星際發射。NASA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Science科學探索 的精彩文章:

不要小看眉毛 它可能是人類倖存下來的重要因
科學家現在可以在動物被殺死後讓其大腦存活36小時

TAG:Science科學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