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在優秀傳統文化中培育有中國心的現代文明人

在優秀傳統文化中培育有中國心的現代文明人

「課桌的中心在哪裡?黑板的中心在哪裡?教室的中心在哪裡?」剛上課,執教的潘蘊玉老師就給一年級小學生提出了幾個小問題,學生們迅速找到了「中」的位置。這是一節「中華傳統文化優秀基因現代傳譯課程」觀摩課。

5月3日,「中華傳統文化優秀基因現代傳譯課程」在滬發布,作為課程介紹的一部分,上海市黃浦區盧灣一中心小學教師潘蘊玉執教《中》,在課堂上帶一年級學生演繹漢字的「中」字。觀摩聽課的老師們感慨:沒想到一個簡簡單單的「中」字,還蘊藏著這麼深厚的傳統文化基因!

一個「中」字蘊藏的傳統文化基因

潘蘊玉老師講解「中」的意思

課堂上,從「中」開始,潘蘊玉引導孩子們理解「中心」,從「中心」引入「中國」——我們的祖先認為自己腳下的土地是世界的「中心」,從傳統「中」字迎風飄揚旗幟的象形寫法到認識中國傳統文化元素「鳳凰」,並學習《鳳凰飛來》篇目,讓孩子們感受「中國有聖人」的文化自豪感。從讀一讀、畫一畫、演一演,到最後呈現出自己心中的「中」,一年級的孩子們在潘蘊玉老師的帶領下,由淺入深,慢慢進入字背後所傳遞的文化基因,到最後又從深到淺,畫出自己理解的「中」。

潘蘊玉老師從「中」字過渡到「鳳凰歸來」詩篇

這節課只是第一單元「中」的「字之象」和「詩之聲」部分,按照「中華傳統文化優秀基因現代傳譯課程」規劃,每個單元(基因點)分6個板塊:字之象、詩之聲、文之韻、事之理、人之情和文化點醒。「字之象」描述基因點漢字的本義和在本課程中體現出來的核心意義;「詩之聲」精選最能闡釋該基因點的古詩進行解讀;「文之韻」講解該基因點的一段或兩段(篇)古文;「事之理」講述一兩個故事,以事例呈現這一基因點在生活大事方面的形態;「人之情」選取這一基因點在日常生活中「人之常情」的表現;「文化點醒」將「字、詩、文、事、情、理」熔鑄一體做聯結闡釋,實現古今聯通、現代「傳譯」,讓當代兒童更好地認識、理解、欣賞中華傳統文化的優秀之處,實現古今生命的對接,並最終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當代兒童前行的生命原動力,培育有中國心的現代文明人。

觀摩課現場

有老師注意到了觀摩課的一個細節:上課學生都是一年級的學生。請一年級學生上課,是課程主創黃榮華老師特意要求的。「中」正是「中華傳統文化優秀基因現代傳譯課程」的第一個字。

「中華傳統文化優秀基因現代傳譯課程」由在傳統文化教育領域深耕細作多年的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上海市特級教師、復旦附中語文教師黃榮華主創,在「中華傳統文化優秀基因現代傳譯課程」中,提出了「優秀基因」「現代傳譯」的核心理念,提煉了48個中華傳統文化優秀基因點,並用6個符合兒童認知的板塊(字之象、詩之聲、文之韻、事之理、人之情和文化點醒)對優秀基因點做現代闡釋。

「以『中』為例,表層(肌理)是『中國』,中層(事理)是『中正』,深層(原理)是『中庸』。」黃榮華說。

黃榮華介紹:基因點的表層(肌理)內容對應小學階段,引導學生髮現被早已遮蔽的常識;基因點的中層(事理)內容對應初中階段,引導學生髮現常識背後的支撐;基因點的深層(原理)內容對應高中階段,引導學生髮現支撐背後的思維方式與文化邏輯。每個階段48個發現,3個階段將共有144個發現。每次發現都使學生有恍然大悟之感,這樣就是在不斷的恍然大悟中,推動學生的文化生命成長。

讓學生在學習中建立起民族身份認同感

「我們有時候整個晚上都在打電話,就是為了找一首詩、找一篇文章,為了確定一句話的準確表達方式,我們反覆討論、修改無數次,是一個非常艱苦的過程。」談及課程研發過程,黃榮華稱是一個比較苦的過程,為什麼還要研發?

「通過12年的中小學教育,一個高中畢業生對在本民族發展進程中產生過重大影響的民族文化人物,起碼要有一個比較全面的、比較正面的認識,而不是相反。在課程中讓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建立起民族身份認同感,既不崇洋,也不排外,既不妄自菲薄,也不盲目自大,而是以我化他,以自己強健的體魄吸納、融化外來優秀文化,自立、自強、自尊、自在。」黃榮華說。

於漪先生點評

著名教育家於漪先生說:「孩子基礎教育學12年,這是做人根本的時候,從無知到有知,從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他的精神成長和身體成長一道成長,精神成長我們是看不到的,但是精神的成長涉及到方方面面,教育學、心理學、腦科學,各種各樣的研究都圍繞著人。但是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給他最重要的是什麼?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當中,哪些基因是陪伴他的生活一輩子,陪伴他的成長一輩子的?基因決定了一個人的品質。在眾多的文化現象、文化典籍中到底選哪些,在有限的時間裡,要給他無限的做人能力。基因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

黃榮華和團隊依據中華傳統文化以「經」(儒家經典)為中心的存在方式,通過信息比對篩選,發現支持中華文明體幾千年生生不息的優秀基因有許多,有48個基因點是最具活性力量的基因:「中、華、大、地、詩、書、禮、樂、仁、義、智、信、親、師、友、學、漢、唐、文、史、日、月、江、河、儒、墨、道、法、神、龍、聖、國、忠、孝、廉、恥、修、齊、治、平、陰、陽、五、行、天、人、合、一」

對此,於漪先生點評說:「今天的教育,是根的教育,孩子是學一個字,但是學字的過程中,把有關的文化深層編碼全部讓孩子接觸到。孩子在遊戲當中懂得了鳳凰為什麼要歸來,懂得了為什麼這裡來是因為有聖人。把根種在孩子的心中,一個一個基因連點成線,點點成線,孩子對中華文化有一個大致的理解,在遊戲玩耍識字互動的過程中受到中華文化的熏陶,他的氣質就不一樣。」

培育有中國心的現代文明人

上海市黃浦區盧灣一中心小學語文老師賀春秋執教五年級。在教孩子們之前,賀春秋有點擔心:「這麼多古詩和古文,學生能接受嗎?前面四年並沒有學,學生能跟上嗎?」但是她很快就放心了,因為課程豐富的容量、優美的語言、深邃的思想、精彩的啟示,深受學生的歡迎。

「第五冊有一個單元是學『孝』,孩子們往往會說,我長大以後要對家長怎麼怎麼樣,但是我們的教材想讓學生明白的是,所謂『孝』未必一定幫父母做些什麼,而是你的心中要時時有親人,孝敬父母恰恰是從愛惜父母給予我們的身體開始。孔子說,色難。我們做不到的往往不是給父母物質上的需要,而恰恰是對父母和顏悅色。所以在『文化點醒』板塊選入了《常回家看看》。」 賀春秋說。

「培育有中國心的現代文明人」是於漪先生許多年前提出的教育理想。這也成為「中華傳統文化優秀基因現代傳譯課程」的終極目標。

「中華傳統文化優秀基因現代傳譯課程」主創者黃榮華

什麼是「具有中國心的現代文明人」?在黃榮華看來,是一個基座和三個支點:一個基座是「中國立場」;三個支點是「世界眼光」、「宇宙意識」和「人類情懷」。作為一個現代人,必須以開放的胸懷擁抱整個世界,一定要有「世界眼光」、「宇宙意識」和「人類情懷」。「但是,作為一個中國人,倘若沒有『中國立場』這個基座,他的三個支點就都無處可立。並且,『中國立場』的堅定與穩定,一定要根植於幾千年中華文化深處;倘若失去了來自文化深處的傳統的力量,『中國立場』就容易被來自不同方向的狂風所動搖,因此也將無法真正繼續向前。」黃榮華說。

對於課程的難點,黃榮華認為有三個方面:哪些內容是今天應當學習的;哪個年齡段應當學習哪些內容;不同年齡段的不同學習內容有怎樣的內在關聯。

於漪建議,孩子小的時候,在遊戲當中,融入傳統文化;到了初中階段,明事理,情感因素進去;高中從哲學的角度,審美的高度來認識傳統文化。找最核心的東西,像種子一樣撒播到孩子心中,如果他從小知道我是中國人,我是生長在這片土地上,孩子熱心的東西就是根,根深才葉茂。

「用傳統文化滋養人,讓傳統文化給現代人一種人格、一種精神、一種氣質。」黃榮華說,期待課程能在傳統文化教育中做到「古今聯通」,實現「古今對接」,將「傳統文化」知識變為「我」作為一個現代生命體前行需要的知識,讓其「活」在「我」的心中,助推「我」前行。

據悉,該課程目前已在上海、江蘇、浙江、山西、江西、河南等地多所實驗學校開設實驗試點,課程配套書籍已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指導教師授課的相關教師用書和培訓課程也將陸續面世。(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張春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校規豈能太任性
「話癆」學生催我奮進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