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安省人的生活由自己來決定!幾分鐘帶你看完各政黨的民生政策!選誰你心裡要有數

安省人的生活由自己來決定!幾分鐘帶你看完各政黨的民生政策!選誰你心裡要有數

6月7日,安省的省選之日以飛快的速度在想我們奔來。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從新聞上了解到,各個黨派之間的競選承諾。到底選誰,這是不少人的困惑。

凱斯林.韋恩(Kathleen Wynne)帶領著自由黨,投入了比以往15年都要多的競選廣告費用,宣傳要大規模擴張政府的赤字和支出。

道格.福特(Doug Ford)作為進步保守黨新上任的領導人,希望利用納稅人的憤怒來推動他的政黨取得勝利。

賀華絲(Andrea Horwath)則第三次和她的新民主黨,向群眾表示新民主黨才是選民們真正應該選擇的。

三個帶頭黨派,為了獲得民意,針對民生問題,都給出五花八門的政策。到底哪個更好,適合你?讓我們往下看。

稅收

自由黨:

廢除安省附加稅(一種針對高收入人群的稅)和調整安大略稅收等級花粉。

將有大約860萬居民的稅率保持不變,但是有180萬人需要多支付$200,還有70萬就會有130刀的稅務減免

保持公司稅不變。

煙稅將在2019年增加至$4一盒。

保守黨

年薪少於$28,000的居民享受免稅優惠,2019年最低工資不會漲到15刀。

公司稅從11.5%減少至10.5%。

設立兒童托兒退稅優惠,每年為最低收入家庭退回75%的兒童托兒費用。

新民主黨

公司稅從11.5%增加至13%,維持自由黨對小企業的減稅計劃(從4.5%降至3.5%.)。

針對年收入高於22萬的居民提高1%的所得稅,超過30萬的提高2%。

針對價值超過9萬的奢侈車,徵收3%的額外稅。

實施一項針對來加拿大的外國購房者投機稅,類似於卑詩省政府的模式。

電力

自由黨

根據安省的公平水電計劃,自由黨將會提供25%的居民水電開支削減,而在農村區域提供40%-50%的消減。

對於不符合低收入保護計劃的居民,在購買保護LED燈泡、環保電器和絕緣材料等產品是,將獲得去年10月頒發的「The affordability fund」項目補助。

保守黨

在自由黨25%的消減之外,再減少12%的居民水電開支,將Hydro One公司股利還給安大略家庭。

實施「retroactive legislation」法例,阻止Hydro One高管和董事會成員在他們的工作停止後私吞大筆獎金。

新民主黨

通過收購公司的股份,把Hydro oone公司的水電控制權交還給省政府。

將農村地區的電費率削減15%。

結束分時計費(Time of use);設定10.3¢/KWh的統一費率(目前,根據每天的時間,費率在6.5-13.2之間波動)

與聯邦政府進行談判,爭取免除居民水電費。

醫療

自由黨

投入8.22億提高醫療服務和基礎設施建設。

3年內投資3億,增加長期養老院內的註冊護士數量,同時增加註冊護士和老人的照看時間。

推出藥物和牙科項目,免去80%的特定藥物和牙醫的費用。

擴大OHIP+的項目覆蓋範圍,年齡上限提高至65歲,預計將花費5.75億美元。

保守黨

5年內增加1.5萬個長期護理床,10年內增加3萬張

結束「走廊醫院」(醫院過度擁擠,導致病人在私人空間外接受治療),目前沒有提供具體的細節。

通過減少省稅至0%,鼓勵更多的醫生去安省北部工作。

新民主黨

10年內投入190億在醫院,至2023年,增加兩千張病床和1.5萬張長期護理床

增加更多的醫院員工,減少醫院排隊時間,降低手術取消率。

實施價值4.75億的新藥物計劃,覆蓋125種常見藥物費用,包括一些家用的癌症藥物。

完善牙科醫療合同,增加全職和兼職工人,覆蓋低收入家庭兒童和沒有養老金的退休老人。

教育

自由黨

增加一筆6.25億美元的教育經費,投入3億用於改善特殊教育項目。

從2020年開始,為學齡前兒童提供免費全天日托服務。

為低收入家庭的學生提供OSAP學費資助

撥出4.11億建立高中學徒項目。

保守黨

承諾廢除並審查安大略省的新性教育課程。

徹底審查所有核心學科領域的課程,具體操作尚未公布。

新民主黨

將所有學生債務轉換為助學金,並對任何有省級學生貸款債務的人免除利息。

新建20多萬個託兒所,比目前多出近51%。

結束標準化考試。

禁止擅自關閉學校。

年收入在4萬以下的家庭享受免費托兒服務,同時目標把托兒費用保持在12元每天。

註:本文所有數據均來源自網路,如有錯誤,歡迎糾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加拿大生活 的精彩文章:

湖心島樂園開放嘍
加拿大多家超市竟給奶粉"上鎖"寫中文提示!這是為什麼!

TAG:加拿大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