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設計 > 為什麼被設計師瞧不上的banner神一般的存在?

為什麼被設計師瞧不上的banner神一般的存在?

從傳統pc時代的門戶網、電商到如今的移動端微信、微博、淘寶、京東,廣告傳播形式一直在隨著「信息載體」的進化而進化。但你有沒有發現,一直不受設計師重視的banner卻沒有被時代的進化所淘汰。如今的移動時代,為了響應快速且有針對性的推送,一些大的平台甚至研發了自己的智能設計系統來服務日常大量的banner設計需求。

為何banner一直神一般的存在?儘管設計師從來都沒有想把設計牛逼的banner當成自己的設計理想?

首先,我們梳理下主流的banner設計的基本結構:

1)圖文畫幅比接近

2)圖片(產品)優先

3)文字(信息)優先

當然,有些會在banner里會加上行動按鈕為提升轉化。

banner受尺寸、位置等因素限制,在如今主流的移動端場景中,banner無法承載複雜宏達的畫面和大量的信息傳遞。

看似信息結構簡單且容易執行的banner,其本身的作用遠遠不只是被我們理解的那樣簡單、粗糙和無趣。

首先,banner解決了基礎的信息傳遞

相比於純粹的文字,設計過的banner就好比給信息增加了「可視性」。人類天生就更願意「讀圖」,圖片也讓信息的理解更簡單。說白了,圖片不費腦,而文字得先經過大腦的轉化才能成為可理解的信息。所以banner比文字更容易讓人的視線「駐停」。

為重要的傳播(轉化)引流

我日常的工作中,有一定的工作比重是活動專題頁的設計。為產品的運營和推廣通過設計的手段拉新、促活或是提升轉化。但在用戶進入這些設計精良的活動頁之前,一定是被某個入口的banner吸引才有機會見到我們花了大心思設計的活動頁面。

這就好比,一場戰役在交戰初、中期都會用手雷、手榴彈、迫擊炮這樣成本相對低廉但又能有效試探、殺傷(篩選用戶)敵人的武器。但就像我們電視里看到,最終結束這場戰鬥一定不是用這樣的武器,一定用的是刺刀、手槍,靠的是武器和壓倒性的兵力。

所以,banner的核心作用之一是「交戰之初的篩選」,通過發布一個簡單直接的banner篩選出哪些才是你的目標用戶。但banner一定不是結束這場戰鬥的最終武器。當用戶點擊banner後進入到設計或是精良、或是唯美、或是直給的活動頁面後能否達到「請君入甕」的目的就要考驗文案和視覺設計在活動頁面上的創造和組合能力了。

所以banner天然屬性中設計的簡單、直接從另一個角度上來看也是一種優勢,它能快速篩選出目標用戶。

恆久不變的商業價值

從傳播層面來看,banner是信息載體,是傳播媒介。從產品層面,它是產品平台商業模式中的一部分。它也許是產品的核心收入,也許不是,但一定承擔著企業部分的收益責任。

就像為了不破壞產品的整體用戶體驗,微信平台的廣告設置在朋友圈的信息流和公眾號文章的底部。若果你是高頻用戶且是廣告主投放的目標人群,那你就能看得到為你準備的廣告內容。如果你並不是這兩個產品的高頻用戶,也不會因為這樣的廣告設定方式影響到你日常的使用體驗。

當然,除此之外,banner除了為投放廣告的廣告主提供傳播媒介,也同樣可以是自身產品推廣的工具之一。

所以很多時候在產品足夠優秀之後,商業變現成了團隊該考慮的問題。很多平台級產品,最容易變現的一種方式就是「廣告位」的設定。而移動端里的廣告位,也通常就是我們說的banner.

這就是為什麼banner不會因為簡單、粗糙而被這個時代淘汰。恰恰在人工智慧時代,根據不同人的喜好推送他們也許會很感興趣的廣告,以達到更有效果的傳播目的。這比傳統的電視、戶外媒體無目的、廣撒網反而更加的有效。

而像H5這樣的風靡朋友圈的傳播形式反而卻慢慢涼了下來。其實這也不難解釋,banner不受制於平台、媒體和技術限制。而H5除了受限於平台之外還受限於技術實現周期、流量、甚至動效、音樂。越多維度的技術匯入,越有機會製造刷屏級的傳播,但也提高了製造出這樣刷屏級傳播的門檻。

banner好比米飯,我們天天吃也沒覺得它好吃,但從沒因為天天吃而吃膩。所以,別因為其設計簡單和忽視了它的作用,從結果導向來說,我們的設計服務於轉化(或傳播),而不服務於美觀和精良。複雜的設計也許會製造出好傳播,但好傳播不一定需要複雜的設計。

- END -

使勁按漂亮的二維碼

關注小象愛設計

小象朋友圈的圖,比公眾號精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象愛設計 的精彩文章:

分手吧,我媽叫我學設計!
桌上擺個球,預防「滑鼠手」

TAG:小象愛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