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什麼和我同姓的人卻不同Y

為什麼和我同姓的人卻不同Y

我們知道,Y染色體的傳遞方式與傳統上姓氏的傳遞方式基本是一致的,都遵循「父子相傳」的規律。但很多人在看到Y染檢測的結果時常常會發出這樣的疑問,為什麼和我同姓的宗親Y染結果卻與我不同?一個姓氏內部可以分出好幾種Y染單倍群,彼此之間的共祖時間可能長達數千年甚至數萬年。那麼這代表我們的祖先都經歷了些什麼呢?這要從姓氏制度的起源和傳承說起。

姓氏的起源

在傳統的史書和姓氏書籍中,姓氏的起源往往會追溯到非常古老的時代,與上古的神話與傳說交織在一起。在春秋時期以前,姓是氏族組織的血緣標誌符號。是為了「別婚姻」,維持「同姓不婚」的制度而產生的。隨著家族人口的發展,原有的「姓」已難以區分不同家族中不同祖先的後代,於是便出現了氏,大宗氏下面又分小宗氏,以區分不同的父系家族下的小家族,起到「明貴賤」的作用。戰國時代之後,「姓氏合流」,兩者之間的界線日益模糊,到了漢代就統稱為姓氏了。

綜合起來,我們可以把姓氏的起源大致分為以下幾種可能。

1、來自職官、爵位:如王、李、張、孫(公孫)、馬(司馬)、董、史等姓氏。

這些姓氏很可能因為來自不同父系血緣的人擔任過同樣的官職和爵位而出現在眾多不同的Y染單倍群中。東漢王符《潛夫論·志氏姓》篇雲:「周室衰微, 吳、楚僭號, 下歷七國, 咸各稱王。故王氏、王孫氏、公孫氏及氏謚官, 國自有之, 千八百國, 謚官萬數, 故元不可同也。及孫氏者, 或王孫之班也, 或諸孫之班也,。」

在傳統的姓氏書籍中李姓一般追溯其來源為「理氏」或李樹圖騰,張姓一般追溯到黃帝之孫,發明了弓矢的張揮。但這兩個姓氏在春秋及以前的文字材料中非常少見,到戰國時期才在文獻與私人印璽中大量出現,並迅速成為排名前幾的大姓,而且從先秦的字形來看其源流很可能是吏(事)和長(趙國名將李牧即有文獻寫作「吏牧」),與李樹或弓矢無涉,實際上很可能是來自職官的姓氏。

在目前發現的先秦印璽統計中,排名靠前的姓氏即有:長(張)、王、事(李)、公孫、肖(趙)、韓、司馬、重阝(董)

先秦印璽

2、來自國名、地名:如陳、楊、黃、趙、吳、周、徐、朱、鄭、韓、魏、曹、宋等姓氏

以其所在的國家和地區作為姓氏的現象在世界上諸多地區與民族中都很常見,而採用這類姓氏的,除了當地的統治者,還包括了當地大量的中小貴族與平民,來源自然也紛雜繁蕪。

公元前722年的地圖

3、來自家族名號:如劉、高、林、田、孔、孟、庄等姓氏

雖然很多姓氏可以追溯到著名的家族中某代祖先的名號,但往往不同家族後代會採用相同的「姓氏」,比如欒氏有齊公子欒之後,有晉侯之孫欒賓之後,兩家的後代同樣姓欒卻有不同的來源。這只是我們可以從史書中可以看到的來源,而史書之外的大小家族就更不可勝數了,因為標誌家族的「氏」往往來自於某一祖先的名字或謚號,是很容易出現重複的。

4、來自其他民族改姓:在東亞地區各民族的融合過程中,很多周邊族群的後代都主動或被動的受到了華夏文化的影響,使用漢字姓氏便是其中重要的一個方面。比如鮮卑族群在進入中原地區後,一度積極推行漢化政策,大規模的改用漢字姓氏,有拓跋氏改為元姓、獨孤氏改為劉姓、丘穆陵改為穆姓、步六孤改為陸姓等。再如匈奴單于後裔劉淵以「漢甥」的身份改為劉姓。南方地區的一些當地族群在被納入中原王朝管理的過程中,也往往會出現集體使用地方官長或土司姓氏的情況。

另一方面,春秋戰國是新姓氏大量出現的時期,但在當時,姓氏只局限於貴族使用,所以氏的一個主要的功能就是「明貴賤」。根據湖北江陵鳳凰山發現的西漢時期的漢簡,當時一些百姓依然沒有「姓氏」。自漢代之後平民才開始大規模的使用姓氏,這也導致後世的姓氏書籍追溯姓氏的起源時,很多只能追溯到漢代的名人。

姓氏的傳承

姓氏形成之後,在傳承的過程中同樣也充滿了變數。《潛夫論·志氏姓》中寫到「有同祖而異姓,有同姓而異祖。亦有雜厝,變而相入,或從母姓,或避怨仇」的現象。說明在至少在東漢時代,姓氏的傳承依然存在有很大的彈性,漢魏時代及後世的史書文獻上就記載了大量這樣的例子。

有避禍改姓的:三國時魏國名將張遼本姓聶,「以避怨變姓」。北魏官員抱嶷的祖先在漢末董卓之亂時,因為懼誅,自「杞」姓改為「抱」姓。

有隨母姓的:《史記·酷吏傳》:周陽由者, 其父趙兼, 以淮南王舅父侯周陽, 故因姓周陽氏。三國時吳國大將朱然本姓「施」,是朱治姐姐的兒子,因為朱治初未有子,便以施然為嗣子,並改姓朱。實際上直到民國初年,沒有子嗣的情況下,以甥繼舅的習俗在很多地區依然存在。

有異姓收養與過繼:最廣為人知的例子當是蜀主劉備在還沒有子嗣時,收養了本為寇姓的劉封為子。魏明帝曹叡曾將夫人郭氏的從弟郭德過繼給自己早夭的愛女平原懿公主曹淑為子嗣,因為曹淑已經與魏明帝母親甄姬的從孫甄黃冥婚合葬,所以郭德承甄氏姓。

有賜姓的:漢初名臣婁敬與項伯都曾被劉邦賜為劉姓,唐初名將徐世勣也被賜李姓。

有臣僕隨主姓的:東漢末的起義軍的首領張燕,本姓「褚」,初追隨張牛角起兵,牛角戰死,死前令眾人奉燕,燕「故改姓張」,其子孫也都從姓「張」。隋朝宇文化及的祖先「本姓破野頭,役屬鮮卑俟豆歸,後從其主為宇文氏」。

從以上兩點我們可以看出,每個姓氏在形成之初其Y染單倍群的類型便可能存在有豐富的多樣性,而每個父系家族的姓氏在傳遞的過程中又充滿了諸多變數。我們所列舉的上述例子只是歷史記載中的吉光片羽,隱沒於歷史中的故事則更是不可勝數了。所以姓氏在父系家族的傳承經過近三千多年的演變,在現代已經很難和Y染所代表的的父系遺傳進行嚴格的對應了。以劉姓為例,目前測到劉姓中共祖在四千年以內的Y染單倍群類型已超過七十餘支,其中佔比最高的一支亦不超過總數的8.5%。

從目前大樣本的統計結果來看,大多數姓氏中各類Y染單倍群的種類與比例已與全國平均水平相差不多。而較小的姓氏則更能體現其主要分布地區的Y染單倍群種類與比例。此外,雖然各姓氏的父系類型有著豐富的多樣性,但明代之後三四百年間傳承有序的家譜大多是可靠的,更早之前的家譜則往往會因為聯宗聯譜而很容易出現各種各樣問題。

那麼我們應當如何看待這種Y染單倍群與姓氏之間的錯位呢?如果說Y染色體代表了父系家族生物學基因的傳承,姓氏則更代表了姓氏家族文化基因的傳承。同一姓氏的人群雖然可能實際上來自不同血緣上的父系家族,但通過同樣的姓氏也構建起了一種家族的認同,這種認同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形成了不同的姓氏始祖文化,結成了更甚於血緣的關係紐帶。每個個體無論以何種方式加入到某一姓氏家族中,便已成為了該姓氏文化上的傳承者,他們于姓氏家族中所受到的恩惠和作出的貢獻也都是實實在在的。基因檢測的結果不應也不能改變這種早已形成的文化認同。另一方面,我們可以通過基因檢測追溯自己生物學上的父系祖先,這位祖先可能與自己現代姓氏的始祖相同,也可能不同。但更重要的是我們的父系家族從何而來,又經歷了怎樣的故事,最終繼承了現有的文化脈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春秋戰國 的精彩文章:

中國史綱50講1-5
春秋時期出現的發明,至今都在影響世界,連科學都無法解釋!

TAG:春秋戰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