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瑜伽師地論》根律儀(5):行平等位

《瑜伽師地論》根律儀(5):行平等位

《瑜伽師地論》根律儀(5):

行平等位

文 | 觀諸法如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三:

一、一、五、行平等位

云何名為行平等位?

釋遁倫集撰《瑜伽論記》卷第六(之上):「五明行平等位,文分為二。」

「云何名為行平等」?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平等位者,謂或善舍或無記舍。由彼於此非理分別起煩惱意,善防護已,正行善舍無記舍中,由是說名行平等位。

釋遁倫集撰《瑜伽論記》卷第六(之上):初「釋行位」。此中備師云:與善無記舍相應時,有念防護,名平等位。

平等位方面,是指善舍或無記舍。

什麼叫「善舍」呢?經過智慧的觀察:我為什麼不要有貪、不要有瞋?用智慧觀察的時候,把染污心改變為清凈了,叫作「善舍」。

「無記舍」和前面「善舍」有什麼差別呢?只是轉移所緣境,並非透過智慧簡擇而知道要放下,只是不隨境轉,叫作「無記舍」。就是我現在貪心了,我馬上的把貪心消滅叫它心裡不貪;起了瞋心了,立刻的不要起瞋心,心裏面處於無貪無瞋的境界,這叫「無記舍」。棄捨煩惱,令心平等的狀態,不可以說是善、是惡,叫「無記舍」。

「由彼於此非理分別起煩惱意,善防護已」,「由」於修行人有了正念,正念對於「非理分別起煩惱意」有防護的作用,正念發生作用了。「善防護已」,對不如理作意生起的煩惱意,已經防護了,不被煩惱的侵略。「正行善舍、無記舍中」,由於正念的努力,使令心從染污的境界出來,轉移了這個境界了,使令自己的心遠離貪瞋痴。「由是說名行平等位」,這就叫作「行平等位」。

如是名為行平等位。

六根接觸六境時,正行善舍、無記舍中,使令自己的心遠離貪瞋痴,安住在舍,是名行平等位。

韓清凈《披尋記》:「謂或善舍或無記舍者:此中善舍,善法所攝。決擇分說:舍是無貪、無瞋、無痴,精進分故,即如是法離雜染義,建立為舍(陵本五十五卷五頁)。無記舍者:謂不苦不樂受應知。

《瑜伽師地論》卷第五十五:「問:是諸善法,幾世俗有?幾實物有?答:三世俗有,謂不放逸、舍、及不害。所以者何?不放逸、舍,是無貪、無瞋、無痴、精進分故 ─ 即如是法離雜染義,建立為舍;治雜染義,立不放逸。不害即是無瞋分故,無別實物。」

善舍,是屬於善法所攝。舍是無貪、無瞋、無痴、精進四種心所法的分位,即由無貪、無瞋、無痴、精進四種心所法遠離雜染的境界,建立為舍。

善舍,是智慧觀察,以善法取代不如理作意;無記舍,是不感覺苦、樂,沒有喜歡也沒有討厭,是不苦不樂受相應的,這時不起貪瞋痴,但也不能說與善法相應,只是遠離雜染不著於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菩薩戒本經》(8):四重戒(6)結問
《菩薩戒本經》 四十一輕戒 十五、不如法懺謝戒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