桿秤藏玄機:裡面有天上的星斗,還能稱出時間的短長
文/止水
貿易的本質是交換。在中國古代,人們在對物體重量的測量方面有著極其嚴密的計量系統,這為貿易提供衡量的標準,而桿秤的發明,極大地促進了貿易的發展。
本文通過對中國傳統桿秤中十六星的來歷、權與衡、北魏道士李蘭發明的秤漏的介紹,進一步說明道教在中國度量史、科技史方面做出的貢獻。
桿秤製作工程
1
斤兩:勻出心中的福祿
我們常用成語「半斤八兩」來形容兩者之間彼此不相上下,不分伯仲。古代重量單位採用十六兩制,半斤等於八兩。1959年之後,重量單位才由十六進位轉為十進位。
桿秤的刻度為何是十六進位呢?這有兩種說法。
傳聞,桿秤為魯班發明。魯班根據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桿秤上刻制13顆星花,定13兩為一斤。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添加「福祿壽」三星,為十六星,改一斤為16兩。
范蠡也被奉為財神(資料圖)
另一種說法是桿秤為范蠡所制,在前人的基礎上,添加「福祿壽」三星,共計16星。范蠡還告誡後人:缺一兩少福,缺二兩少祿,缺三兩少壽。中國古代買賣生意都會因此而忌憚,也說明福祿壽文化的根深蒂固。
現在看來,關於中國古代計量單位的使用十六進位的好處,擁有堅實的數學及實用基礎,充分體現了中國古人的智慧。
其中,十六星所代表的北斗七星,南斗六星、福祿壽三星而演化出的星君崇拜,在民間有著深厚信仰基礎。
2
權衡:藏著天上的星斗
權衡一詞,現代多表示事物在動態中維持平衡的狀態。實際上,中國古代的權、衡,分別指秤砣、秤桿。
制式古權(資料圖)
權,在古代有多種材質,如銅、鐵、鉛、錫、陶、瓷、石、玉、金、銀等,而其分量也因不同的度量單位而不同。
《漢書·律曆志上》:「權者,銖、兩、斤、石也;所以稱物平施,知輕生也。」銖、兩、斤、石,都是古代的計量單位。
權為北斗七星之一。《晉書·天文志》說北斗七星在太微北,樞為天,璇為地,璣為人,權為時,衡為音,開陽為律,搖光為星。《太上玄靈北斗本命延生真經》稱其為「文曲」,原文為:「中天北斗解厄延生,玄冥文曲本命星君。(卯酉生人屬之)」
道教中,將天權星星君稱天權宮文曲星君,即我們熟知的「文曲星」。文曲星,是主管文運的星宿。中國民間傳說中,文曲星下凡是指那些才學很高,而又身居高位的人,如比干、范仲淹、文天祥、劉伯溫等。
文曲星君(資料圖)
衡,《說文解字》中有從角,從大,行聲。本義為綁在牛角上的橫木。《莊子·馬蹄》中也有橫木之意:「加之以衡扼。」用於度量時,衡為秤桿。玉衡,也是北斗七星之一,表衡平輕重。道教中,為玉衡宮廉貞星君。
3
秤漏:稱出時間的短長
桿秤除了計量單位,在計算時間上也有很大的作用。為了煉丹計時的需要,北魏道士李蘭發明了一種秤漏。
秤漏模擬圖(資料圖)
在梁代沈約的《袖中記》和唐代徐堅《初學記》中都有記載李蘭漏刻法:
「以器貯水,以銅為渴烏,狀如鉤曲,以引器中水,於銀龍口中吐入權器。漏水一升,稱重一斤,時經一刻。」
文中說「漏水一升,稱重一斤,時經一刻。」那我們來說說它的顯時系統。一斤等於一古刻,一古刻等於現在14.4分鐘或864秒,按一斤16兩算,一兩水等於54秒。
上圖中的所涉及的裝置,最重要的是高精度的穩流裝置。這一套精密而簡單的測量方法,很快得到官方的認可。時間,也可以被稱出來。
秤漏原理圖(資料圖)
道教與科技
道教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在深深影響人們思想的同時,也對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做出了傑出貢獻。
傳統桿秤的發明,促進了商業與貿易的進展;道士李蘭發明的秤漏計時,對天文曆法,時間的計算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可以說,道教科技是世界科技史上璀璨的篇章。
(編輯:柯恩)
聲明
※十年生死兩茫茫之銀川修行轉入秦
※道教為何重視及研究天文學?
TAG:騰訊道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