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侵、腐敗、泄密,諾貝爾文學獎停頒,面臨史上最大聲望危機
評選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瑞典文學院
遭遇史上最大危機,
更導致今年諾獎停頒,
諾獎的權威是否從此不再?
昨天,瑞典文學院宣布,「鑒於目前學院人數減少,公信力下降」,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不頒發,將延期至2019年。
這是極為罕見的決定,自二戰以來從未發生過。
早在前一周,瑞典文學院就陷入性侵醜聞。
一名學院院士(諾貝爾文學獎評委)的丈夫,法國攝影師尚-克勞德·阿爾諾(Jean-Claude Arnault)的被指控性侵,同時泄露了7位諾獎得主名單給博彩公司獲利。
阿爾諾和他的院士妻子
因醜聞困擾和內部爭鬥,多名院士先後辭職,造成諾獎無法頒發。
一起性侵案到底是如何影響諾貝爾文學獎?諾獎又是如何評選?還具有權威性嗎?
性侵案為何讓諾貝爾文學獎停頒?
受 #MeToo 運動啟發,18名女性在去年11與指控法國攝影師讓-克勞德·阿爾諾性侵。
雖然他不屬於瑞典文學院,但他是學院女院士嘉塔莉娜·費洛斯坦遜(Katarina Frostenson )的丈夫。依傍妻子的名譽和地位,這位阿爾諾先生用他與瑞典學院的關係引誘和威脅受害者。
18位指控阿爾諾性侵的受害者
對他的性侵指控,大部分來自瑞典文學院的女性成員、男性成員的妻女以及工作人員,有人還表示就發生在瑞典學院的房產建築範圍之內。
根據媒體爆料,瑞典王儲維多利亞公主也曾被阿爾諾騷擾。
多名目擊者稱,阿爾諾在2006年斯德哥爾摩的一場晚會上,摸了瑞典女王儲的臀部。但阿爾諾本人否認了所有指控。
瑞典維多利亞公主
而除了性侵之外,他還讓文學院籠罩在貪腐的醜聞之中。
據報道,阿爾諾目前被指控曾經7次提前泄漏諾貝爾文學獎名單給博採公司,其中包括鮑勃·迪倫、阿列克謝耶維奇、哈羅德·品特.......
而他與妻子費洛斯坦遜創辦的私人俱樂部,被人指控與瑞典學院有不明資金往來。
性侵、濫用職權、財務混亂,這一連串醜聞被揭露之後,社交網路上一片嘩然,有人提出要撤銷費洛斯坦遜的院士身份。但經過瑞典學院投票表決,並沒有把她驅逐出去。
表決結果公開後,瑞典學院有人因不滿決定辭職,其中就有文學院第一位女秘書長。費洛斯坦遜本人因希望平息事態而辭職。
諾貝爾文學獎的評選由瑞典學院18名院士參與,所有院士都是終身受任,只有當現任院士去世了,才能由新人替補。
而諾獎必須由至少12名文學院院士參與才能頒獎,現在辭職完只剩下11位。同時考慮到「需要時間恢復公信力」,學院決定今年不頒布諾貝爾文學獎。
諾貝爾文學獎停發不是頭一次
這次卻是最大丑聞危機
每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大家都討論熱烈,突然的停頒實在是始料未及。
但其實,諾貝爾文學獎於1901年設立以來曾有7次停頒(分別是1914、1918、1935、1940以及1941到1943年)。
除了1935年因無法在表決會議中達成協議而停發了該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其他年份停發都是因為戰爭,即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
停頒其實是符合諾貝獎頒獎章程,其允許瑞典學院可以每五年停頒一次獎。但除了不可抗力之外,因醜聞而停頒是第一次。
因為瑞典文學院從不討論誰有可能獲獎,提名過程的記錄會被秘密保存50年。所以阿爾諾的名單泄露嚴重影響了諾貝爾文學獎的權威性。
諾貝爾基金會委員也表示了對文學院的嚴厲批評,認為其近期發生的事情不僅損害了自身名譽,而且威脅到諾貝爾獎的聲譽。
瑞典當地某電台記者馬蒂亞斯·伯格在4月25號透露了部分瑞典學院討論細節,據他說,考慮延遲頒獎的院士「為學院內部的混亂深感不安」,並認為學院堅持頒發,也會讓過去和未來的獲獎者感到失望。
這件事也間接引發了瑞典文學院內部的分裂,部分院士認為學院內包庇費洛斯坦遜,從而極度不滿,並引發了一波辭職潮,其中也包括文學院的第一位女院長達利烏斯(Sara Danius)。
4月19日瑞典斯德哥爾摩學院大樓外的抗議者。表示對前任秘書長Sara Danius的支持
這件事同時也引發社交網路罵戰。學院的一名成員Horace Engdahl 說丹妮奧斯是史上最差的秘書長。
但丹妮奧斯的支持者認為,作為歷史上第一位瑞典學院的女秘書長,她成了挑戰男權的犧牲品。
諾貝爾文學獎到底如何頒出,還權威嗎?
據衛報報道,阿爾諾從1996年起先後七次泄露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姓名,還由此從博彩公司中獲利。
這一舉動掀起了大家對諾貝爾文學獎權威性的討論。
諾貝獎到底是由誰評選?評選標準是什麼?評選結果又是如何保密?
在衛報的報道中提到,諾貝爾文學獎的頒出仍然很不透明。(小插曲:在衛報的報道中,對諾獎頒出機制的描述出現了微妙的修改:Mystery神秘 - Secretive保密 - Opaque不透明)
首先諾貝爾獎是由瑞典文學院18名院士(13名首批院士由國王親自選定,其中議員4名,大主教2名。其餘5名則由13名院士自行推選。)進行投票,按照規定需要12名院士投票通過。
瑞典文學院2015合照
每年2月份,學院成員將審查大約200個提名,再在4月給出15至20人的「複選名單」,5月底這是最後的5人「決選名單」。
文學院於9月中旬復會,開始進行討論、評議、表決,直到有一名候選人得票超過投票數的半數以上,而這一期間所有評議和表決結果都將予以保密,有效期為50年。但到底如何保密就不得而知了。
諾貝爾基金會現在預計,該學院將「全力以赴」恢復其信譽,也呼籲其餘成員在未來表現出「對外部世界更加開放」。
不過,只有18位評委的諾獎評選機制也是備受詬病。有人認為太過局限,在鮑勃·迪倫成為諾貝爾獎獲得者時,不少人質疑為何將文學獎給一位音樂家。
鮑勃·迪倫
許多文學大家對諾貝文學獎也並不期待。即使諾貝爾文學獎一直被評論批評以西方文本為主。在西方,也有人拒絕接受獎項。
法國作家、哲學家讓·保羅·薩特就曾拒絕領取諾貝爾文學獎,他說「我拒絕榮譽稱號,因為這會使人受到約束,而我一心只想做個自由人,一個作家應該真誠地做人。」
1964年10月22日,薩特正式拒絕領取諾貝爾文學獎。圖為1964年的薩特( Marc Riboud攝)
錢鍾書也曾指出諾貝爾文學獎評委只認識英、法、德、意、俄等國語言,沒有人懂世界語。並質疑:「為何中國作品就一定得譯成英文才能參加評獎,別的國家的作品為什麼可以用原文參加評獎?」
不過中國人對諾獎的期待一直存在,雖然莫言獲獎緩解了大家的焦慮,但今年停頒,依舊有不少人為今年入圍的余華、閻連科、北島等被認為是莫言之後「離諾獎最近的中國作家」 而惋惜。
莫言
其實回頭看諾貝爾遺囑,評選的理由很純粹——「應授予在文學領域裡創作出具有理想傾向的最傑出作品之人士」。
也許比起獎項本身,這份「理想傾向」更值得大家去堅守和期待。
瑞典文學院創立於1786年,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三世仿照法蘭西學院創建了瑞典文學院。文學院的座右銘為「天才和鑒賞」,其任務為致力於瑞典語言的純潔、健康和高尚,提高對文學作品的鑒賞能力,促進文化事業的發展。從1900年開始主辦諾貝爾文學獎評選工作,並頒發這個令世界激動的獎項,至今已經118年。諾貝爾文學獎獎金從2012年開始,為800萬瑞典克朗,每年於10月初公布獲獎者,並於12月10日頒獎,因那天是科學家諾貝爾的忌日。
以下為最近15年,諾貝爾文學獎獲獎名單
2017年得主:石黑一雄
代表作:《被掩埋的巨人》《長日留痕》《遠山淡影》《浮世畫家》
獲獎理由:石黑一雄的小說,以其巨大的情感力量,發掘了隱藏在我們與世界聯繫的幻覺之下的深淵。
2016年得主:鮑勃·迪倫
代表作:《像一塊滾石》《答案在風中飄蕩》
獲獎理由:為偉大的美國歌曲傳統帶來了全新的詩意表達方式。
2015年得主:斯韋特蘭娜·阿列克謝耶維奇(女)
代表作:《切爾諾貝利的回憶:核災難口述史》
獲獎理由:多樣聲音的作品,一座記錄我們時代的苦難和勇氣的紀念碑。
2014年得主:帕特里克·莫迪亞諾
代表作:《暗店街》《星形廣場》《青春咖啡館》
獲獎理由:他用記憶的藝術展現了德國佔領時期最難把握的人類的命運以及人們生活的世界。
2013年得主:艾麗斯·芒羅(女)
代表作:《快樂影子舞》《逃離》
獲獎理由:當代短篇小說大師。
2012年得主:莫言
代表作:《紅高粱》《豐乳肥臀》《蛙》
獲獎理由:用幻覺現實主義寫作手法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
2011年得主:托馬斯·特蘭斯特勒默
代表作:《十七首詩》《途中的秘密》
獲獎理由:通過凝鍊、透徹的意象,為我們提供了通向現實的新途徑。
2010年得主: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
代表作:《綠房子》《世界末日之戰》《城市與狗》
獲獎理由:對權力結構進行了細緻的描繪,對個人的抵抗、反抗和失敗給予了犀利的敘述。
2009年得主:赫塔·米勒(女)
代表作:《呼吸鐘擺》《河水奔流》《行走界線》《狐狸那時已是獵人》
獲獎理由:兼具詩歌的凝練和散文的率直,描寫了一無所有、無所寄託者的境況。
2008年得主:勒·克萊齊奧
代表作:《戰爭》
獲獎理由:展現了新的起點、詩意的冒險和感官狂喜;作為探險者,發掘了隱藏於主流文明底部和外部的人性。
2007年得主:多麗絲·萊辛(女)
代表作:《金色筆記》
獲獎理由:她用懷疑、熱情、構想的力量來審視一個分裂的文明,其作品如同一部女性經驗的史詩。
2006年得主:奧爾罕·帕慕克
代表作:《我的名字叫紅》
獲獎理由:在尋找故鄉的憂鬱靈魂時,發現了文化碰撞和融合中的新象徵。
2005年得主:哈羅德·品特
代表作:《看房者》《生日晚會》《歸家》
獲獎理由:他的戲劇發現了在日常廢話掩蓋下的驚心動魄之處並強行打開了壓抑者關閉的房間。
2004年得主:埃爾弗里德·耶利內克(女)
代表作:《鋼琴教師》《死者的孩子》
獲獎理由:因為她的小說和戲劇具有音樂般的韻律,她的作品以非凡的充滿激情的語言揭示了社會上的陳腐現象及其禁錮力的荒誕不經。
2003年得主:約翰·馬克斯韋爾·庫切
代表作:《恥》《幽暗之鄉》
獲獎理由:精準地刻畫了眾多假面具下的人性本質。
文—笑笑、野梨
圖片來自網路
已授權律師對文章版權行為進行追究與維權。
歡迎分享,留言交流。轉載請註明出處。
貌美涼鞋,低至百元入手
※六大世界文化遺址全被毀,戰火中的敘利亞還剩下什麼?
※不只達芬奇畫過《最後的晚餐》,這個暗黑版才是最純正的
TAG:新外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