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佛經中說像那位像月亮一樣的男子是誰?

佛經中說像那位像月亮一樣的男子是誰?

宗立法師

月,掛在青天之上,從我們開始記事時起,就與我們相伴。

千古以來,文人墨客睹月賦詩,既有「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的哲思,也有「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卻全」的感慨。

然而在佛經中,月,又有著別樣的深意。

下面請看VCR,我們一起去佛經故事演繹的現場目睹故事的發生經過。

佛陀在世的時候,有一位名叫僧迦羅年輕的婆羅門來拜訪佛陀。

(怎麼又是你,怎麼老是你!菩薩,能不能換個look啊?)

年輕的婆羅門頂禮佛足之後,坐在一邊,恭敬地對佛陀說:

「世尊,我心中有個疑惑,父母讓我多結交有益的朋友,遠離惡友。那我應該如何鑒別不好的朋友呢?不善的人有何特徵呢?請世尊慈悲為我解惑。」

佛陀以慈眼看著年輕的婆羅門說:「年輕的婆羅門啊,你的問題問得很好。那不善的人,就猶如月亮。」

年輕的婆羅門眼中閃過一絲不解,又繼續問道:「那我應該如何辨別什麼樣的人是善友、善知識呢?」

佛陀依舊慈悲地說道:「善知識猶如月亮。」

(這對白好生熟悉啊。一定在哪裡聽過。)

年輕的婆羅門一下子疑惑起來:為什麼善與不善的人,都像月亮呢?不行,還是要再問問世尊,到底是什麼意思?

(果然是為大眾謀福利的好少年啊。)

於是婆羅門對佛陀說:「尊敬的世尊,請原諒弟子的愚鈍,您剛剛開示說不善之人如同月亮,應該怎麼理解呢?」

佛陀對婆羅門說:「不善之人,如同月亮隱沒的時候,失去了光芒也失去了顏色。

就像有些人在佛法中修學,初學時很勇猛精進,具足信心,持戒、多聞、樂於布施,具足正見。

但是後來漸漸退心,對佛法失去信心,捨棄戒法、不再樂於聽聞佛法、不樂於布施、失去了正見,退失了種種的佛法功德。

為何會如此呢,因為如果善男子不接近善知識隨學,不樂於聽聞正法,不正思惟,身行而行,口出惡言,意生惡念。

他們因為這些惡因緣故,等到命終的時候,就會墮入惡趣之中,苦不堪言。

捨棄佛法的善益而入惡道,這的確是讓人扼腕嘆息的事情啊。

所以我說:不善之人猶如月亮。」

婆羅門又問道:「請問世尊,那應該怎麼理解善男子也猶如月亮呢?」

佛陀微微一笑,對婆羅門說:「善男子猶如明月,潔白光亮,光芒日盛,到滿月時,圓凈無暇。

就像善男子修學佛法時,生起清凈堅固的信心,樹立起正見。戒定慧日日增長,同時常行布施,以增加福報。

而且常常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常正思惟,身行善行,口言善言,意生善念。

他們因為這樣的善因緣故,在命終之後,可以化生天上享受天人之樂,現世在佛法中可以得到現世的安樂和法樂。

所以,我說善男子猶如月亮。」

佛陀開示道這裡時,還說了一首偈語:

「就像那皎潔的月亮,周行在虛空之中。

在滿天的星辰之中,只有月光最明亮。

清凈的信心也如此,守戒多聞常布施。

在這個慳貪的世上,布施能得善福報。」

年輕的婆羅門聽了佛陀的開示後,法喜充滿。

他恭敬供養,向佛陀行禮後,歡歡喜喜地離開了。

按語:

修行之路,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而在修行的路上,如果有善知識指點,可以避免走彎路,而且還可以讓自己的修學日日增上。

如《八十華嚴》中所說:「若有凈信堅固心,常得親近善知識,一切諸佛與其力,此乃能入如來智。」

善知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們在修學佛法的路上,不但要親近善知識,而且也要發起廣大菩提心努力成為可以幫助別人的善知識。

阿彌陀佛!願與大家共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念念觀自在 的精彩文章:

文殊菩薩為什麼智慧第一?
佛陀所說的惡馬八態,你聽說過嗎?

TAG:念念觀自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