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萬里寫入胸懷—張大千在巴西

萬里寫入胸懷—張大千在巴西

「 此園水木清華,奇松怪石。覽者自能想像居士如何寄情丘壑間。」

王之一,《張大千巴西荒廢之八德園攝影集》,國立歷史博物館,1979年

如果缺少了海外闖蕩的經歷,張大千的藝術生涯將黯淡許多。1949年離開大陸後,張大千旅居三大洲,在全球藝術的重要據點旅行並展覽,足跡遍布巴黎、倫敦、加州、聖保羅、門多薩、香港、東京以及台北。從阿旃陀石窟美輪美奐的佛教壁畫到阿爾卑斯和安第斯山脈的巍峨雪山,再到歐美兩地光怪陸離的先鋒藝術圈,廣泛的遊歷使張大千接觸到不同文化的影響。儘管他創作的媒介仍然是根植中國繪畫傳統的筆墨紙絹,但其後期的藝術風格及技法卻顯然是全球藝術、文化和地理環境共同影響的結果。

在張大千足跡所及之地,南美是對其藝術產生最顯著影響的地方,正是在此地大千的潑墨潑彩橫空出世。本季佳士得香港春拍將呈獻眾多或和南美有關、或出自南美重要私人珍藏的大千畫作。

張大千來到巴西後於聖保羅附近摩詰鎮築造八德園。1950年代末,張大千的右眼視力日益受到白內障的影響,早年擅長的工筆畫也力難從心。在南半球明媚的陽光下,大千的作品逐漸轉向光線和色彩的表達。他開始嘗試在畫面中大面積用色,筆端所用的顏料也更多是濃郁的石青石綠等礦物顏料。

1961年,張大千受邀參加聖保羅國際雙年展。該展覽涵蓋歐洲、北美和亞洲藝術,並為巴西本土先鋒藝術提供專門展出場地。包括張大千在內,眾多畫家都對早年接受的嚴謹而傳統的繪畫訓練作出反思,尋求新的藝術道路。在張大千的潑墨潑彩中,原本清晰的山水輪廓被流動的色彩、沉鬱的水墨所代替。他將抽象表達和具象表現結合,創造出一種融會貫通的新路徑。

在美國西岸成功舉辦多次展覽後,張大千於1968年從巴西遷居加州。他繼續於全球範圍內展覽作品,而在美國當地則由萊奇畫廊於60年代末、70年代初舉辦數次展覽。在加州的陽光和太平洋西岸巍峨的群山下,張大千的作品更加趨於抽象。

大千潑彩對藝壇所產生的強烈衝擊,與20世紀中葉全球範圍內如火如荼的前衛藝術運動遙相呼應,產生共鳴。當同時期的西方藝術通過與傳統決裂達至新生時,張大千卻從中國藝術傳統中提煉精華,孕育出其獨特的潑彩風格。其潑墨潑彩風格一經面世,就以其明亮絢麗的視覺衝擊力,改變了20世紀中國藝術的發展格局,成為20世紀後半葉中國藝術發展中最閃耀的明珠之一。

重要亞洲私人珍藏(拍品編號1379)

拍品編號1379

張大千

《觀泉圖》

設色紙本 木板鏡框

134 x 68 cm.

1963年作

估價:港元 60,000,000 - 80,000,000

《觀泉圖》是張大千將早期傳統山水訓練和後期潑彩風格完美融合在一起的典範之作。此幅創作於1963年,正是張大千旅居巴西聖保羅之階段,可謂是張大千南美時期的代表作之一。畫面底部,山腳之下,濃重的墨色和沉鬱的石青色流動、擴散、積澱。兩位高士緩步于山道中,昂首欣賞眼前的宏大瀑布景觀。蜿蜒于山道的小徑直通瀑布源頭,而瀑布沖入水潭,似乎也將山體的一抹碧綠沖入水中。再抬眼望去,以石青石綠色寫成的山體和植被宛如長練一般從山頂傾瀉而下。相比于山腳下濃郁的石青色,山體的石綠潑彩更顯明亮,正如陽光照射在群山頂部所產生的輝煌效果。透過較為明亮絢麗的石綠,畫家勾勒山體肌理的筆觸若隱若現,這在晚期純抽象潑彩作品中甚為少見。

畫面最頂部,即是群山之巔,遠處散布幾間中式廟宇。六十年代,張大千如中國藝術的明珠一般孤懸海外,卻時時刻刻心念故鄉,或許這山巔幾處充滿東方意味的古寺庭院可以聊慰鄉情。由大膽而富於力量感的潑彩轉為蕭散寧靜的禪意,這之間的自由轉換顯示了大千在當代與傳統,西方與東方之間自由穿行的遊刃有餘。

《觀泉圖》正是張大千潑彩開創時期最重要之作品,見證了畫家由傳統具象走向充滿衝擊力的先鋒抽象之轉向過程,標誌著畫家新時代的開啟。基於如此重要之地位,畫家對此作青睞有加,即使多年之後由巴西遷居加州,仍隨身攜帶,懸掛於環蓽盦會客室中,足見此作在畫家心中之分量。

巴西私人收藏 (拍品編號1371 - 1378)

此收藏來自一巴西家族收藏,涵蓋了張大千南美不同時期之精品。張大千寓居南美時期,藏家與其相識,並於張大千巴西展覽中購得作品數幅。

本收藏中首三件作品則為藏家購自汪鐵生家族。根據《董浩雲日記》中介紹,汪氏曾擔任巴西Industrial & Commercial Brasileira代表,每當董氏前往巴西,汪氏均會迎接、聚餐、並一同參與董氏在里奧熱內盧與聖保羅的商務會議,乃董氏在巴西的重要朋友及商業夥伴。此收藏由現藏家家族保存逾四十年,此次一併推出,重現大千南美巴西時期之藝術風貌。

拍品編號1371

張大千

《輕舟獨釣》

設色紙本 鏡框

89.5 x 44.5 cm.

1954年作

估價:港元 600,000 - 800,000

拍品編號1372

張大千

《竹間高士》

設色紙本 紙板鏡框

36 x 30 cm.

1954年作

估價:港元 400,000 - 500,000

拍品編號1373

張大千

《風荷》

設色紙本 鏡框

101 x 189.7 cm.

1958年作

估價:港元 7,000,000 - 9,000,000

拍品編號1374

張大千

《觀瀑圖》

設色紙本 紙板鏡框

27 x 24 cm.

估價:港元 350,000 - 500,000

拍品編號1375

張大千

《溪山二士》

設色絹本 紙板鏡框

24 x 27 cm.

估價:港元 1,200,000 - 1,800,000

拍品編號1376

張大千

《秋山隱居》

設色金箋 紙板鏡框

24 x 27 cm.

1973年作

估價:港元 800,000 - 1,000,000

拍品編號1377

張大千

《空山嵐翠》

設色紙本 紙板鏡框

60 x 45 cm.

估價:港元 2,500,000 - 3,500,000

拍品編號1378

張大千

《雪山古寺》

設色紙本 紙板鏡框

45 x 60 cm.

1969年作

估價:港元 3,500,000 - 4,500,000

巴西私人珍藏 (拍品編號1380 - 1381)

本收藏中作品為巴西現藏家1974年經孫家勤介紹購自張大千於聖保羅舉辦的個人展覽。每幅作品均附有孫家勤簽署,巴西政府公正的葡萄牙文作品證明書。書中附有作品照片、尺寸等信息,證明作品均由巴西現藏家直接得自該展覽。

孫家勤(1930 - 2010),字野耘,生於大連。1963年他入大風堂主人張大千門下,成為其關門弟子,並於1964年奉師命辭去師大教職,遠赴巴西,追隨大千先生,於八德園中習藝作畫。

拍品編號1380

張大千

《秋山圖》

設色金箋 紙板鏡框

44.5 x 59.5 cm.

估價:港元 3,800,000 - 4,800,000

拍品編號1381

張大千

《潑彩山水》

設色金箋 紙板鏡框

1962年作

39 x 51.6 cm.

估價:港元 2,600,000 - 3,600,00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佳士得 的精彩文章:

佳士得·藏家傳之:三佛、三人、一館
洛克菲勒的品味生活:御制青花龍紋盌

TAG:佳士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