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國人眼中的「中國崛起」/金焱看美國

美國人眼中的「中國崛起」/金焱看美國

《財經》特派記者 金焱/文 發自華盛頓 蘇琦/編輯

每天早起,我都會先掃一眼谷歌的新聞版塊。這是在美國養成的習慣,至少它能保證我不會漏看重大新聞。

「五一」期間谷歌推送的重大新聞里,沒有China的字樣,這真是少見的安靜。

事關中國的報道在美國媒體所佔的比重如此之大,甚至很難找到除美國之外的另一個國家與之分庭抗禮。

這讓我想起我的英國朋友Andrew,他從牛津大學本科畢業時,還是青蔥歲月的大男孩兒,就拿到了英國在華的一個重要職位。那時我們在北京剛認識,對中文一竅不通的Andrew告訴我,大概在2004年前後,他發現包括英國在內的西方媒體對中國的報道突然變成了常態,幾乎每天都有一篇與中國相關的文章,這觸動了還在學校念書的他的職業規劃敏感:他的未來與中國有關。

如今青年才俊Andrew也搬到華盛頓,成為智庫的一名學者,他的主要研究方向還是中國。

中國註定要成為一個世紀話題,但這個話題的走向在近二年陡然生變。幾天前我和對外經貿大學WTO研究院院長屠新泉在微信上聊天,他說,其實真應該關注一下美國社會對」中國崛起「的不同反應。

他的話讓我眼睛一亮,這是個相當好的專欄題目。

美國人,和任何國家的人一樣,都是不可量化的概念,套用「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說法,三億美國人眼中可能有三億個不同的中國

媒體報道的「中國崛起」、學者眼中的「中國崛起」、和中國有生意往來的商人眼中的「中國崛起」、投資者眼中的「中國崛起」以及普通百姓眼中的「中國崛起」,各有各的維度,各有各的視角。

實際上,絕大多數美國人並不關心所謂的「中國崛起」,也不關心中國。他們每天在自己的世界中忙碌,即使和中國發生關係,可能就是購物時買了」中國製造「的產品,甚至他們關心的只是價格和質量,到底是不是中國製造也不太重要。

我在採訪華爾街的一個銀行家朋友時,他引薦我和戴維?斯密克(David M. Smick)聊聊。斯密克是個傳奇人物,做過兩黨總統候選人的經濟問題高級諮詢顧問,還是索羅斯等傳奇金融投資大師的業務顧問,被業界同行稱為「最了解世界經濟和金融」的人物。他寫了暢銷書《世界是彎的》以回應托馬斯·弗里德曼的《世界是平的》,書作獲得好評,以至於有人打抱不平,認為他沒必要非和弗里德曼攪在一起。

去年他出了新書,《大平衡:實體經濟資本主義如何創造適合每個人的經濟》(The Great Equalizer: How Main Street Capitalism Can Create an Economy for Everyone),這本書在《紐約時報》精裝非小說類暢銷書排行榜上位列第八。

身為投資、金融、經濟諮詢顧問,斯密克一張口就給了我一個非常有趣而專業的比喻。他說,近來,幾乎就是這兩年的時間,人們對中國的態度突然發生了轉變,就像是在貨幣/大宗商品市場,各種趨勢暗流涌動,某個趨勢突然得以強化、並達到引爆點後,市場就向著新的方向迅速位移。

人們對中國態度的變化因去年特朗普當選而得以強化。玫瑰色褪去,寒意漸濃。


怎樣才能了解美國人如何評判中國的崛起?

在網上我找到了美國蓋洛普公司的調查。調查結果顯示,2018年53%的美國民眾開始對中國持積極看法。僅在兩年前,這一數字還停留在44%。這一結果後面加的註解這樣說:它具有標誌性意義,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美國民眾對中國和平發展認可度的增加。

對民意調查,我淺薄的理解是,問題的設計、調研方式的不同、樣本選擇的代表性不同,民調出來的結果會有天壤之別。所以,蓋洛普的調查反應的是一部分美國人的觀點。尋找民意的另一個方向是,看網路評論。

(美國的政策信號雖然混亂,卻不難讀出美國對中國的態度在轉向強硬。圖:金焱)

幾個月前,《紐約時報》刊發了一個特寫文章:中國崛起和「自由貿易」衰落之謎。文章提出的問題是:要理解中國的經濟成就及其難以預料的後果的話,人們必須要問:一個共產主義國家領導的市場經濟,為什麼成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或者換個問題:為什麼它不應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為什麼中國的崛起不應該像實際發生的那樣——國家主導的經濟計劃、工業補貼,以及基本上或根本不考慮「自由貿易」規則——發生了呢?

文章在最後一部分總結說,中國非但沒有如預測的那樣崩潰,反而再一次展示了道爾在談及日本時所說的「融敏銳、傷痛與深刻的脆弱感於一體的民族自豪感」的力量。這種敗落多年想要逆襲復仇的單純野心,是美國從來都沒有體會的。

文章在評論關閉前收集了176條評論,置頂的幾條評論對中國直接或間接的評價包括:與自由社會相反的專制;完美的公司化法西斯國家;美國養虎為患;儘管21世紀將是中國的世紀,但22世紀將不會屬於任何人——為增長而增長是癌細胞的意識形態;而點贊最多的評論則說:鴉片戰爭重創了中國。中國人民和中國領導層沒有忘記,也不會忘記他們的國家遭受了什麼。中國人相信他們的政府將為19世紀的過去而報復西方國家。

5月2日《華盛頓郵報》發表了佛羅里達州共和党參議員魯比奧(Marco Rubio)的署名評論,題為「打擊中國侵略的工具」。當天文後共有61條評論,直接點名中國的兩條評論說,對特朗普的大多數事情都不能苟同,惟有堅決支持他對抗中國;另外一條說,永不信任紅色共產中國。

這些評論展示了一部分美國人對中國的負面態度。不過在網路評論中,向來不乏負面態度,無論指向是否針對中國,所以也只能算參考的一個維度。

我於是去求助社會學家。我的朋友Robert A. Gordon頗為知名,不過這點我是後來通過Wikipedia才知道的。Robert以研究智識、種族等而聞名。在平常接觸中,Robert算是我熟識的美國人中最聰明、也最有幽默感的,他總能用三言兩語就把大家逗樂。他的形象也充滿喜感,不用雕飾就自帶聖誕老人的神韻。

(紐約時代廣場上的一個貨攤。中國最後是否會融入美國主導的秩序?懷疑的情緒在加重。圖:金焱)

Robert對我描述了美國人看中國的社會心理過程,他說,美國人對中國的看法要追溯到很久以前、最初始自傳教士。傳教士們傳回美國的信息是,中國人勤勞聰明,這使美國人對中國人的尊重和同情普遍而深厚。後來日本侵華及它帶給中國人的苦難強化了這一看法。

戰後美國對日本的不適甚至仇恨逐漸軟化,隨著日本恢復元氣並開始繁榮而變成了尊重。日本製造的產品也從被嘲諷的對象變成了被推崇之物。之所以提到這一點,Robert說,因為美國對中國人的態度與對東亞人的一般印象相融合。

儘管面臨新的經濟競爭,但日本和韓國的崛起總的來說受到美國的歡迎。中國的崛起本來也可能遵循相同的模式,但不同的意識形態和不同民主制度的政府構成了挾制,使美國人把中國看作是一種威脅,儘管他們對中國人依然懷有敬仰。

Robert引用了社會學中廣為人知的馬基雅維利主義,他說,為了實現民族復興,中國自認為有迫切趕上西方的必要,但這種迫不及待和中國採取的一些策略引發了美國人的擔憂——說的不好聽就是警惕。


關於中國快速崛起的各種討論,在2014年以後就在中國變得非常密集而認真,起碼在網上是這樣體現的。

對很多美國人來說,中國所謂「崛起」有些無厘頭。機構風險分析 (IRA) 公司聯合創始人克里斯· 維倫(ChristopherWhalen)直言不諱地對我說,中國「崛起」是個愚蠢的概念。中國一直就是重要的國家,只不過經歷了兩個世紀的戰爭和外來入侵。一旦中國內部問題得到解決,中國的回歸就是自然而然的。

當我和不同背景的美國人探討中國「崛起」時,很多人都有一頭霧水的感覺。我只好改變方式方法,讓他們告訴我,提到中國,他們腦海中出現的五個概念/畫面/事物。

七個美國中產階級背景的人分別給我的答案是:

A: 美食、傳統與現代的結合、巨大的建築工地、上海、美好的自然風光;

B:增長、科技、共產黨、大米、中醫;

C:基礎設施、自行車的滾滾洪流、食物、巨大的浪費、朝代更迭;

D:烏泱泱的人、長城、古代文化、共產黨、製造業;

E:血汗工廠、劣質產品、污染和生態危機、失業、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

F: 好多人、古老的文明、日新月異、被各國所誤解、神奇的漢語;

G: 豐富的歷史文化、半個世紀的革命影響了全球的發展軌跡、毛澤東之後政治轉型表現出來的高超技藝,帶來了政治穩定和經濟發展奇蹟、在創新上打破了外界對中國人固步自封的偏見;超越美國成為最大的經濟體,並可能會引導人類文明前進的方向。

那些和中國有所來往的美國人對中國崛起的話題有更切身的感受。一個美國外交官從上世紀80年代起就在中國工作,對她來講,中國崛起在擺脫貧困上真實存在的、也是了不起的,其它則要就事論事,不能用「崛起」兩個字一概而論。

埃爾南德斯(EddyHernandez )是全球知名的阿根廷探戈大師,每年都受邀在各國表演並教學,今年春天他受邀去了北京和上海。剛從中國回來的埃爾南德斯因霧霾的影響,不時咳嗽幾聲,但他對中國的興奮卻溢於言表。他在中國用起了微信,感慨於中國的移動支付直接跨越了美國的信用卡階段;他的中國學生在使用共享單車,他比較了中美共享單車價格和市場的區別後,對我說,科技創新在中國有如此龐大的市場真讓人驚嘆;而中國人是他認為中國必定超越美國的主要因素——他說,「我在全球教探戈,中國學生的年輕程度、對學習的認真精神,競爭精神讓我印象深刻,也許阿根廷探戈的未來,就在中國。」

如果有共識,美國對中國崛起的共識就是政府主導的經濟成功。

摩根大通一個高管的話很有代表性。他對我說,中國的崛起不可避免,任何一個國家有13億的人口都必然對世界產生重要影響。中國通過與西方世界相聯、開放本國經濟進行貿易往來而獲益匪淺。從經濟的角度,中國似乎成功地把計劃經濟與個人的財富創造進行了調和。這使得中國更像是不同「主義」的混合體,更恰當地說,是重商主義。

(中國經濟與軍事力量的崛起讓美國焦慮,美國人開始抱怨養虎成患。圖:金焱)

當中國以美國強有力的競爭者的姿態出現時,Robert說,原則上,中國作為經濟競爭者的崛起,應該與有領土野心的龐大軍事力量的崛起分開;但對很多美國人來說,中國認為這兩者密不可分。同樣,在受過更多教育的美國人眼中,這種不可分割性常常被視為煽動愛國主義的策略,以維護對權力的壟斷。

在美國人心目中,中國的崛起應該不局限於目前這一種形式,這樣美國人接受起來會容易些。但目前中國傳來的信息是,中國的崛起似乎只能遵循一種形式,這讓美國人感到不安。


在柏林牆倒塌後的一段時間,斯密克告訴我,冷戰結束,美國人、至少是美國精英們浪漫地相信,歷史終結,全球化,中國將會不斷開放並進入西方經濟體系、與自由國際秩序相聯通,所有人將從中受益。

雖然美國、甚至在整個西方,精英們一直以來都知道中國在搭免費車,但他們對中國一直留存希望,直到最近態度集體轉向。

西方精英們並不掩飾對中國態度的轉變。這體現在一些智庫或研究機構的話題上。柏林全球公共政策研究所(BerlinerGlobal Public Policy Institute)的一篇文章標題是,中國是迄今西方面臨的最艱難的戰略挑戰(China Is the Most Difficult Strategic Challenge the West Has Faced to Date)。

關於「中國崛起」的分析文章甚至出現在美國的投資理財網站上,其中一篇文章聲稱,美國國防部大規模裁員已超過五年,北約成員國不願將國防支出提高至各自國內生產總值的2%,這些給了中國崛起的空間。在文章的最後,作者說,「戰略性耐心」在努力嘗試後沒有奏效,西方國家過去十多年來出現了致命的錯覺,現在必須回答的問題是:對投資者和商業繁榮的最大威脅是什麼?是中國?俄羅斯?朝鮮?伊斯蘭極端主義還是南美洲和非洲的失敗國家?沒人能確定地回答,但未來幾年人們需要警惕並採取政策來應對「意識形態驅動的中國政府」。

中國崛起的一個支點是沿著歐亞大陸軸心重劃全球經濟界線的「一帶一路倡議」。美國精英們對「一帶一路」的解讀,也暗合了他們對中國崛起的解讀。

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前院長、「軟實力之父」約瑟夫·奈(Joseph Nye)說,亞洲有自己的權力平衡,許多國家在擔心中國權力的崛起。在回答「一帶一路」是否會成為改變國際格局的重大戰略的問題上,約瑟夫·奈說,一個世紀以前,英國地緣政治理論家哈爾夫·麥金德(Halford Mackinder)提出,掌控了歐亞大陸就是掌握了全世界。與之相對,美國的政策更傾向於19世紀阿爾弗雷德·馬漢(Alfred Mahan)上將的理論,更強調於海上力量和邊緣地帶。「麥金德vs馬漢,我賭馬漢勝。」約瑟夫·奈說。

美國大西洋理事會高級研究員羅伯特·曼寧(Robert A. Manning)則話裡有話的說,不一定只有白人才會成為新殖民主義者。很可能將來美國、歐盟、日本、印度等日益增大其聯盟,打擊中國民族保護主義或遊戲產業政策的嘗試。

在維倫眼中,中國模式的根本缺陷在於,它依賴於與利用中國與其他國家的關係,而非真正的,可持續的內部需求。他認為 「一帶一路」就是個例子,它靠加大小國的債務來推動中國的經濟增長,這將以經濟災難收尾,同時在地緣政治上製造問題。

在北京為期兩天的中美貿易談判最後在所有期待中悄然散場,吃瓜群眾都覺得一定是水太深,分歧太大,雙方在關稅、知識產權保護以及強制技術轉讓等問題上可能要吵上相當一陣子。

水到底有多深,要看美國甚至西方對中國的負面情緒有多大。

(對中國的不滿如果繼續發酵,將來美國、歐盟、日本、印度等會聯合起來打擊中國有保護主義傾向的產業政策。圖:金焱)

斯密克告訴我一個最近發生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行春季會議上的細節。這個例行會議每年都會聚集各國財長和央行官員及相關金融人士,很多人都和斯密克相交甚密。

斯密克對我說,「讓我吃驚的是他們對中國態度的轉變。事實上,歐盟國家的人非常明確地表示,他們對特朗普的關稅行動不是特別感興趣。但認為中國在知識產權保護及強制技術轉讓方面問題巨大。他們直接明言,如果特朗普指向知識產權保護和強制技術轉讓的方向,他們就會跟從。

這些國際金融官員們提到中國時用的詞是」不公平「,」令人髮指「,斯密克聽到越來越多來自不同國家的政策制訂者相似的抱怨,他們說讓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是個巨大的錯誤,中國還沒有準備好去遵守規則。

斯密克對我描述這些場景時說,「我真是很驚訝,如果是兩年前,根本就不可能聽到這樣的對話」。

然後特朗普政府的一個高官也做了相似的表達。所有信息指向都很明白,特朗普打響了對中國的第一槍,使包括歐洲在內的力量重新開始評估中國。歐洲希望特朗普停止在關稅上爭執,西方應當集中力量來應對中國的知識產權問題。

我有一個相識三、四年的朋友是典型的美國白人,一個富庶的農場主,以畫油畫、賽馬為樂。我們的談話從來不涉及中國。幾天前他忽然問我,中國人為什麼要偷美國的技術和知識產權?

(實習生孔聞崢對此文亦有貢獻)

專欄:金焱看美國

金焱,財經雜誌特派美國記者。

行走並觀察美國,傾聽不同的聲音與多元的表達,

解讀新聞硬事實背後的觀念之爭與利益衝突。

更新時間:周六/日(兩周一期)

更新地址:「財經雜誌」公眾號、「財經」APP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財經雜誌 的精彩文章:

阿里夫·德里克:發現「第四世界」的中國問題專家
首個華人學生體驗奇點大學:從拜科學教到人類永生——Jane在矽谷

TAG:財經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