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楊金榮:以紅木論精神

楊金榮:以紅木論精神

楊金榮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精細木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江蘇工藝美術紅木文化藝術研究所所長

楊金榮 | 以人民的名義為紅木正名

許多人自以為很了解紅木,但在楊金榮看來,大眾對於紅木、對於傳統工藝的認識還遠遠不夠,甚至有所偏差。

本次第十四屆深圳文博會分會場「國匠榮耀·第三屆手工藝創新盛會」,他將作為特邀嘉賓,講一講「紅木與中國傳統工藝思想」。

1

何為紅木

對於紅木,一般人只知道紅木的珍貴,但要細說紅木,卻又道不出子丑寅卯來。

廣義的紅木,指某些不同種類而被統稱為「紅木」的木材及其製品為載體的中國傳統紅木文化與藝術。

簡而言之,就是以紅木木材與紅木製品為載體,紅木文化與紅木藝術為靈魂。此四者有機構成了「紅木」二字的完整內容。

在從事紅木文化藝術研究30餘年的楊金榮看來,紅木好比一張桌子,它有「四條腿」,一條是木材,一條是製品,一條是文化,一條是藝術

木材和製品是陽面,而文化與藝術藏在裡面,形成了陰面,一陰一陽,質量守恆,才能構成全面。

2

讓工具與方法與時俱進

2018年初,美國著名木工大師和工具大師John Economaki來到楊金榮所創立的茅山紅木藝術館,見識到了讓其深為震撼的中國紅木藝術。

楊金榮為John Economaki一行展示了他最喜歡明式古典傢具。通過400多件紅木傢具和他的一些個人收藏,傳達了工藝與工具應與紅木文化同步發展。

「只有工具與工藝的共同發展,才能將紅木的特性發揮到極致。」

楊金榮認為可以通過改進工具,將傳統複雜的加工方式現代化、簡單化

手書:時尚與經典。

「時尚即一時崇尚,經典即經久時尚,二者差異僅存世長短之別。究其根源,實乃要素寡全之分。前者易為即逝,後者難為易存,今人以木造物者慣以追逐時尚重表輕里、避難趨易,取材就其便,造形求其怪,結構圖其簡,雕刻崇其繁,奉以市場利潤為其本。此實已悖離傳統木文化本質甚遠。故時尚既顯不足經典且無復見矣。」

3

工匠與匠人的區分

能把木桌做好,不缺胳膊少腿,是工匠,還是匠人?

手書:工匠與匠人

楊金榮認為,在木作行業內,嚴格按圖施工者為工匠,參照簡單圖樣憑手藝完成作品者為匠人。前者循規蹈矩,按圖索驥,缺乏自己的創造;後者根據圖樣,發揮自己的創造來實現作品的完美。

匠人精神其含義一為「」,不僅專業,且專心鑽研;二為「」,指心手一體的創造性勞動。

雙開門架子床。此是在傳統基礎上重新按現代生活要求設計的新作,既傳統,又現代。

竹節圈椅。傳世與出土的作品中沒有這樣的,這件作品完全是創新的結果,是在對傳統充分理解並掌握的基礎上的創新。

4

技術與藝術的「求同存異」

在技術和藝術的追求中,依憑各種現代化科技手段追求精準無誤,可用「同」字概括。而匠人心手一體創造性勞動之下的作品,無論多完美,必然存「異」。正所謂求同者為「技」,存異者為「藝」。

手書:技藝與藝術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一兩眼不懂,三眼看進去、四眼出不來,甚至到老,也未必看得透。這如同蓋高樓,中間需要鋼筋,地下需要打很深的地基,都是在看不見的地方下功夫。而鋼筋、地基正如文化、底蘊,缺失了,則很難達到高度。」楊金榮對文化尤其重視。

紅木不僅僅是日用,還是賞鑒的擺件。惟妙惟肖的螃蟹背後既有生活之趣,也有文化之想。

許多人對於傳統工藝一知半解,甚至缺乏認知,迫切的需要真正的聲音和思想作引導或「糾錯」。

本文轉載自《中華手工》官方微信

做行業的最強音

中國手工藝生態問卷調查

掃碼即可參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手藝App 的精彩文章:

給陶器「整容」,這種叫「修坯」的技法其實很簡單
學會製作波西米亞裙,天天衣服不重樣

TAG:手藝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