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昌特有門匾習俗源自北宋傳遞「正能量」
壹
會昌特有門匾習俗源自北宋傳遞「正能量」
-
謝舒婷 晨報記者 鄒思維
進入會昌客家鄉村,不管是百年老屋還是現代樓房,門額上都有精巧別緻的長方形匾框,刻著「青衿繼美」「德溥鄉邦」「仉母嗣芳」等各式各樣的內容,令人目不暇接,這便是會昌自北宋太平興國七年(公元982年)建縣以來就有的懸掛匾額的傳統習俗。這一做法作為當地一種特有的風俗,堪稱客家文化的名片和「活化石」。
由古代仕宦閥閱演變而來
據了解,門匾源自漢魏時期的門閥制度,本是封建時期人們用來「閥閱功狀」的。所謂「閥閱」,原指中國古代達官貴人宅邸大門外的兩根柱子,左邊的稱「閥」,右邊的稱「閱」。因古人常將本家族的成就業績張貼在上面,故「閥閱」漸漸成了官宦人家的標誌,凡世代為官的家族,均可稱為「閥閱」或「門閥士族」。
贛州市會昌縣民俗文化研究者龔麗文告訴記者,大約在三國時期,在「閥閱功狀」的基礎上演變出了更為簡單、美觀、實用的門匾,並逐漸進入了尋常百姓家,形成了相對固定、為千家萬戶所喜聞樂見的門匾習俗。
據了解,門匾習俗是隨著客家先民南遷而進入會昌地區的。西晉永康元年(公元300年),皇族為爭奪中央政權,引發了一場「八王之亂」,此後,朝局動蕩,百姓流離失所,多地發生流民運動。
這時,北方的匈奴、鮮卑、羯、式、羌等少數民族趁虛而入,使中原陷入了「五胡亂華」的動蕩局面。西晉滅亡後,中原成了胡人的天下,不堪奴役的漢人大舉南遷,會昌成為他們駐足的重要一站。這些南遷的中原漢人便是會昌的客家先民。
客家先民扶老攜幼離開故鄉來到會昌紮根,因為感到孤獨無助,所以大多選擇聚族而居,直到今天仍保留著許多大姓聚居一村的生活狀態。為了敦宗睦族,尋根問族,凝聚宗族力量,客家先民修建了許多規模不同或支系不同的宗祠、族祠,並在祠堂掛上堂匾及各類門匾。
創建以匾額為特色的展館
走進會昌的客家鄉村,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款式不一、題詞各異的門匾。龔麗文介紹道:「這裡的門匾習俗從北宋建縣以來就有了,它流傳的歷史已有上千年,這在全國範圍來看是十分罕見的,可以稱得上是『中華文化一景』。」
「風景這邊獨好」的會昌縣作為客家先民聚居地之一,匾額可謂隨處可見。不僅如此,當地還創建了以匾額為特色的展館——百匾堂。在這面積不到300平方米的展館中,陳列著130多塊各式各樣的匾額。
記者了解到,這些匾額多源自明清時期,大致分為善德名望匾、慈賢節孝匾、壽辰祝福匾、祠堂宅第匾等幾大類。其中壽辰祝福匾佔總匾額數的一半,共有73方,如「婺躍芹宮」(多用於祝賀婦女壽誕)、「萱閣凝庥」(希望年邁老人能夠健康長壽)等,這些祝壽匾額反映了當地孝順父母、尊敬長輩的優良品德。在反映善德名望的匾額中,記者看到了書寫著「德傅鄉邦」(形容德行高潔,是鄉鄰中的典範)、「勵潔明干」(形容為官廉潔明智幹練)等四字的匾額,它們對凈化民風、增強鄰里關係起到了積極作用。此外,記者還看到了時間最早的匾額——明代狀元羅洪先題寫的「庄溪草堂」。
除了陳列在百匾堂中的匾額外,在會昌民間還能看到「勤和家興」「惟善德馨」「貴在自立」等寓意深刻的匾額。這些匾額的書寫者沒有貴賤之分,沒有信仰之別,他們共同構建了客家人的精神家園。
贛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教師、民俗學博士穆昭陽告訴記者,門匾習俗是客家崇祖意識的產物,寥寥幾個字,凝聚了客家人對於先輩的自豪,並且激勵著後代不忘先祖、莫辱家風。同時,它也像一根紅線,把同宗同譜人的思想情感連在一起,使同宗群體有著強烈的歸屬感。
四字匾額「正能量」滿滿
會昌人重視門匾的行為,瀰漫著濃厚的追根溯源、敬重先祖、崇文重教的文化馨韻。
據悉,會昌人自古以來宗法意識十分強烈,這裡宗祠林立,遍布全縣每個村落。自小生活在會昌的宋建國告訴記者:「在會昌,每個姓氏族群都有自己的祠堂,並且每座祠堂都有堂號。堂號不僅是家族源流世系、族屬、支派的標記,也是尋根問祖、弘揚祖德的重要依據。」在當地,以姓氏來源為題詞或以姓氏堂號為題詞的匾額就叫祠堂宅第匾。人們從門匾題詞中可以看出戶主的姓氏或堂號。如「冰清玉潤」中的「冰」字就代表凌姓;「沈根傳芳」代表葉姓;「紫荊傳芳」代表田姓……
會昌作為一座崇文善教的千年古縣,舊時這裡形成了「學而優則仕」的讀書風尚,故而當地的科舉功名匾額也頗為引人注目。百匾堂中陳列的「青衿繼美」四字匾額便是很好的見證。龔麗文告訴記者,這塊匾額中的「青衿」二字代指讀書人,整塊匾額的意思是希望後世能夠繼承讀書人的良好品格。此外,在舊時,家中如有以自己的言行來影響子女成才的母親,人們便會將書寫著「陶柳母範」(像陶淵明母親一般風範)「有敬姜風」(形容知書達理,德行光明的婦人)等內容的慈賢節孝匾送給她們,以示嘉獎。
據龔麗文介紹:「會昌匾額雖然多為四字題詞,但充滿了『正能量』。在造就一代又一代客家人的優秀品德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掛匾禮儀頗有講究
會昌不僅有豐富多樣的匾額類型,其掛匾禮儀也極具特色。對於會昌客家人來說,祠堂掛匾是一件極其嚴肅的大事,從規制到儀式都有一套獨特的程序,族人必須遵守,不得違反。
記者了解到,對於哪些人有資格在祠堂內懸掛匾額,各姓氏祠堂都有嚴格的規定,大致是:年齡在80歲以上(含80歲)、夫妻圓滿60年、兄弟合計300歲、對祠堂貢獻特別大。凡符合以上要求之一者,便可在祠堂內懸掛一塊木製匾額。
同樣,掛匾也需經過一系列程序。第一步是申請,符合掛匾條件的人可口頭向祠堂理事會人員提出申請,內容包括匾額的類型、內容及懸掛時間等。收到申請後,理事會會及時召集人員研究,並將討論研究的情況告知當事人。
申請得到批准後,當事人要去製作匾額。匾額的製作也很有講究,從尺寸上來說,一般要符合「三、六、九」之數,否則會被視為不吉利。
在所有掛匾程序中,還有一項頗為有趣的環節是「祭匾」——立匾人家請屠夫等人將一頭大肥豬抬入祠堂內宰殺,然後將豬血抹在匾額上,稱之為「殺豬祭匾」。
新時代被賦予新內涵
隨著社會的發展,會昌門匾的題詞內容也在不斷創新,宗族、科舉等色彩逐漸被淡化,漸漸傾向於家庭或個人色彩,很多門匾都以居住環境、立志自勉、處事理念等內容自擬。
如在會昌西江鎮,有一座民居的門匾上寫著「業精於勤」四字,記者頗感新鮮,便進屋詢問。屋主笑著解釋道:「『業精於勤』這四個字雖然與傳統匾額的書寫內容不同,但是它代表著我的處事理念,時刻警醒自己要刻苦努力。」
由此可以看出,會昌門匾這一文化形式對於不同的時代有其適應性和發展性。如果說傳統門匾表現了會昌人不忘祖宗、牢記歷史的優秀品質的話,新式門匾則反映了當地人艱苦創業、建設家園、樂觀豁達的精神風貌。
結束
※南昌發掘千年古墓群「六棺合葬墓」世所罕見
※明代江西姚源起義震動朝野促使余干分治萬年置縣
TAG:晨讀江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