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立夏之季要養生養心 早晚食粥午喝湯

立夏之季要養生養心 早晚食粥午喝湯

圖 / 視覺中國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夏,這是夏季的第一個節氣。人們習慣上都把立夏當作是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

在古代,立夏是天子祭祀炎帝、祝融的重要日子。在這個節日里有不少習俗,比如:

1、迎夏

古代,人們非常重視立夏的禮俗。舊時,在立夏的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舉行迎夏儀式。君臣一律穿硃色禮服,配硃色玉佩,連馬匹、車旗都要硃紅色的,以表達對豐收的企求和美好的願望。宮廷里還要「立夏日啟冰,賜文武大臣」。冰是上年冬天貯藏的,由皇帝賜給百官。

2、疰夏繩

舊時,用五色絲線於立夏日繫於孩童的手腕等處,寓意消災祈福不得疰夏病,絲線被稱為「疰夏繩」亦稱「長命縷」。

3、吃蛋

「立夏吃蛋」的習俗由來已久。古人認為,雞蛋圓圓溜溜,象徵生活之圓滿,立夏日吃雞蛋能祈禱夏日之平安,經受「疰夏」的考驗。

4、斗蛋

過去,每當立夏這天,家家戶戶都要將一些雞蛋、鴨蛋或鵝蛋煮熟,用冷水浸泡後再套入編織好的絲網袋,掛於孩子頸上。孩子們便三五成群,進行斗蛋遊戲。

5、秤人

立夏之日的「稱人」習俗主要流行於我國南方,起源於三國時代。據說這一天稱了體重之後,就不怕夏季炎熱,不會消瘦,否則會有病災纏身。吃完立夏飯後,在橫樑上掛一桿大秤,大人雙手拉住秤鉤、兩足懸空秤體重;孩童坐在籮筐內或四腳朝天的凳子上,吊在秤鉤上秤體重,謂立夏過秤可免疰夏。若體重增,稱「發福」,體重減,謂「消肉」。

6、嘗新

蘇州有「立夏見三新」之諺,三新為櫻桃、青梅、麥子。在常熟,嘗新的食物更為豐盛,有「九葷十三素」之說。九葷為鯽、鹹蛋、腌鮮、鹵蝦等;十三素包括櫻桃、梅子、筍、蠶豆、豌豆、黃瓜等。

立夏時節,自然界陽氣漸長,陰氣漸弱。而在人的五臟之中,心臟主陽氣,主血脈,主心智。也就是說,就人體臟腑而言,此時肝氣漸弱,心氣漸強,因此,立夏的養生重點在於「養心」。那麼,立夏究竟該怎樣養生呢?

立夏養生要點

圖 / 視覺中國

每日要午休

立夏之後,要開始重視午休。

午飯後,午睡能補償夜間睡眠不足,使人的大腦和身體各個系統都得到放鬆和休息,更有利於下午、晚上的工作或學習。

健康的午睡以15~30分鐘最恰當,若是超過30分鐘,身體便會進入不易睡醒的深睡期,還不如延長到1~1.5小時,完成一整個睡眠的周期。

另外,午休時不要貪涼,避免在風口處睡覺,以防著涼受風,發生疾病。

適度鍛煉

立夏以後氣溫漸升,易出汗,許多人因怕熱怕出汗,整天躲在空調房間里,容易出現不同程度的氣滯血瘀癥狀。

立夏時節可以加強鍛煉,活動強度以不感到疲憊為宜,時間不宜超過1小時,以減少心臟負荷。

需要注意的是,鍛煉雖有利身體,但在夏季不宜運動量過大。夏季鍛煉身體應選擇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等慢節奏的有氧運動。由於夏天天氣炎熱,容易出汗,帶走身體的能量,所以,要及時補充消耗的能量。綠茶、綠豆湯、酸梅湯等,都是止渴生津的養生飲品。

心志安閑戒躁戒怒

一年四季中,夏天屬火,火氣通於心,故夏季與心氣相通,人們易感到煩躁不安,易出現失眠、口腔潰瘍等上火癥狀。

立夏養心要做到戒躁戒怒,切忌大喜大悲,要保持精神安靜,心志安閑,心情舒暢,笑口常開。特別是老年人,由發火生氣引起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壓升高的情況易增加,甚至因此而發生猝死。

所以,老年人在立夏之時要做好精神養生,保持心情舒暢,切忌狂喜大怒傷心。

圖 / 視覺中國

飲食宜清淡早晚食粥午喝湯

立夏過後,溫度逐漸攀升,人們就會覺得煩躁上火,食慾也會有所下降。立夏飲食原則是「春夏養陽」,養陽重在養心,養心可多喝牛奶、多吃豆製品、雞肉、瘦肉等,既能補充營養,又起到強心的作用。

飲食應清淡,以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為主,大魚大肉和油膩辛辣的食物要少吃。

除要少吃油膩外,可多吃一些苦菜類蔬菜,如苦瓜、香菜等。中醫認為,苦味入心,苦味食物具有除躁祛濕、清涼解暑、利尿活血、解除勞乏、消炎退熱、清心明目、促進食慾等作用。但是,苦味食物均屬寒涼,雖然能清熱瀉火,但屬於清瀉類食物,故體質比較虛弱者不宜食用,否則會加重病情。

此外,平時還應多吃蔬菜、水果、粗糧及酸味食物,比如山楂、西紅柿、橙子等,增強消化功能和滋養肝臟的作用,常吃還可降血壓、軟化血管、保護心臟。同時,還要考慮到養護脾胃,多喝點稀粥等易消化的食物,以暢通氣血。

由於夏季炎熱而出汗多,體內丟失的水分多,脾胃消化功能較差,所以多進稀食是夏季飲食養生的重要方法。

如早、晚進餐時食粥,午餐時喝湯,這樣既能生津止渴、清涼解暑,又能補養身體。在煮粥時加些荷葉,味道清香,粥中略有苦味,可醒脾開胃,有消解暑熱、養胃清腸、生津止渴的作用。在煮粥時加些綠豆或單用綠豆煮湯,有消暑止渴、清熱解毒、生津利尿等作用。

圖 / 視覺中國

葯膳推薦

桂圓粥

材料:桂圓25克,粳米100克,白糖少許。

做法:將桂圓同粳米共入鍋中,加適量的水,熬煮成粥,調入白糖即成。

功效:補益心脾,養血安神。尤其適用於勞傷心脾,思慮過度,身體瘦弱,健忘失慮,月經補調等症。喝桂圓粥忌飲酒、濃茶、咖啡等物。

益氣養心粥

材料:太子參30克,山藥30克,蓮子30克,粳米200克。

做法:將太子參、山藥、蓮子、粳米洗凈同放入鍋內,加適量水同煮至米爛粥成,溫熱服食。

功效:有健脾益氣、養陰清心的功效。

圖 / 視覺中國

黃鱔飯

材料:黃鱔150克,生薑汁10毫升,粳米500克,精鹽、花生油各適量。

做法:將黃鱔宰殺,去內臟,去骨,洗凈後切成片,放碟內,以生薑汁、精鹽、花生油拌勻。將淘洗乾淨的粳米放入沙鍋中,加適量水,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待水分減少一半後,放黃鱔於飯上,繼續煮至飯熟即成。

功效:有補益肝腎、調中健胃的功效。

鴨肉冬瓜湯

材料:冬瓜500克,鴨肉500克,豬瘦肉100克,芡實、薏苡仁各50克,荷葉1片,陳皮5克,精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鴨肉、豬瘦肉洗凈切塊,冬瓜連皮洗凈切塊,荷葉洗凈剪成小塊。將鴨肉、豬瘦肉、冬瓜、荷葉與芡實、薏苡仁、陳皮一起放入沙鍋中,加適量清水,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至鴨肉熟爛,調入精鹽、味精即成。當菜佐餐,食肉飲湯。

功效:有滋陰養肝、健脾利濕的功效。

山藥棗豆糕

材料:山藥50克,扁豆30克,陳皮絲5克,大棗肉50克,粘粉150克,白糖適量。

做法:先將山藥、扁豆洗凈放入鍋內煮熟,大棗肉切絲,將粘粉加適量水和成漿,放入山藥、扁豆、大棗肉拌勻,加入適量白糖,倒在盤中,放入鍋內隔水蒸熟即成。

功效:有健脾益氣的功效。

註:本文系作者根據人民網、中國養生網、華龍網、中國食品科技網等內容綜合整理,轉載請署名並標註出自「上海升學」微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養心 的精彩文章:

午睡養心,很多人都放棄了這個好習慣
記好這些養心秘訣 強健心臟就是這麼簡單

TAG:養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