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國共產黨人氣攀升,2016大選後申請入黨人數增速一年翻番

美國共產黨人氣攀升,2016大選後申請入黨人數增速一年翻番

首發:5月4日《新華每日電訊》調查·觀察周刊

作者:新華每日電訊記者朱東陽、金悅磊、王超

約200年前,寧靜的普魯士小鎮特里爾傳出了一名猶太裔嬰兒的響亮啼聲。

約100年前,大西洋對岸一群飽受壓迫的人們在他的理念感召下成立了自己的政黨。

如今,這個政黨人氣日興,正醞釀突破重重桎梏,在政治舞台上施展更大作為。

他是馬克思,而他們就是美國共產黨(以下簡稱美共),雖仍少為人知,但卻從未缺席。

美共全國主席約翰·貝克特爾展示印有「人民和地球高於利潤」字樣的T恤衫。記者朱東陽 攝

在暗夜裡護衛火種

芝加哥霍爾斯特德南大街有一處不起眼的沿街平房,這裡就是美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所在地。

除了門口上方鮮黃色的「聯合中心」字樣,這座平房外部沒有其他標識。推門進去,內有會議室、圖書室、活動室等,美共負責黨務和組織工作的人員在此日常辦公,左翼雜誌《人民的世界》編輯部也設在此處。

據美共全國主席約翰·貝克特爾介紹,美共1919年成立於芝加哥,現有5000餘名正式黨員,在各地有100個組織,10個支部,下屬至少28個活動中心。

美共總部所在街道外景。(網路截圖)

芝加哥是美國工人運動的中心,「五一」國際勞動節即發源於此。除了芝加哥,美共在康涅狄格州和休斯敦、聖路易斯兩市的黨員規模和組織活動表現亦格外亮眼。美共的宗旨是「人民和地球高於利潤」。近年來,它積極發起或參與勞工權益、種族平等、反移民禁令等各種社會平權運動,意在激發美國社會對馬克思主義存在價值、資本主義是否是當今美國諸多問題根源等的討論。

目前,美共的發聲渠道除了《人民的世界》外,還有自己的網站、廣播和社交網路平台。雖然美共內部在有的問題上存有分歧,但全體黨員都堅定地支持、宣揚和推行馬克思主義,並視之為解決美國一系列社會問題的有效出路。

從成立至今,美共也曾遭遇無數「驚濤駭浪」。特別是在20世紀中葉,美國等西方國家對社會主義陣營發起冷戰,「麥卡錫主義」等反共思潮橫行,馬克思主義運動在美國遭遇了極大困難。美共不僅被宣布為非法組織,其領導層幾乎全部被捕入獄。上世紀90年代蘇聯的解體則讓美共處境雪上加霜,一半以上的黨員流失,參與工人運動的人數也大幅下降。近年來,大資本集團加大對工人運動的阻撓,企業倒閉也導致大量美國工人失業、工會解散,美共面臨著重振勞工運動勢頭的艱難挑戰。

從制度環境看,美國實行「兩黨輪替、贏者通吃」的選舉制度,這讓第三黨或獨立候選人很難在選舉中勝出。美國的政治體制和輿論環境仍對美共不利。前不久,位於波士頓的一處美共活動中心的玻璃曾被不明身份者砸破,整個窗戶不得不重新更換。

歷史上,美共曾為恢復在美國政治中的「合法性」而不懈抗爭,一度把官司打到美國最高法院,並最終贏得勝利。如今,美共也在積極尋求突破,聯合其他左翼政黨和社會組織通過媒體發聲,揭露政府的壓制行為,並讓更多的民眾了解自己的立場和主張。多名美共領導人在採訪中表示,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美共既要努力行動,滿足人民基本生活需求,也要積極有為,擴大政治參與和參選力度,爭取更大政治空間,並積極推動加強全球無產階級政黨之間的合作。他們強調,美共最重要的使命之一,就是「在美國保護好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光焰,並通過我們的行動將之發揚光大」。

美共總部內景。記者朱東陽 攝

在希望中迎接新機

在東西方的傳統智慧里,「危」和「機」總是相伴而來。馬克思也曾指出,當生產力發展到資本主義生產關係所不能容納的程度時,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崩潰的那天也就到了。雖然這在美國尚是遠景,但近年來美國政治和社會氛圍的巨大動蕩和深刻轉變,卻為馬克思主義思想和政黨在美國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土壤。

記者在採訪多名美共負責人過程中了解到,雖然美共目前面臨著資金、組織等一系列困難,但近些年美國社會的反共「神經」不再像過去那樣綳得那麼緊,美國社會貧富差距拉大也讓美共的組織規模在過去10年間有了較大發展。2016年美國大選中主張推行「社會主義」的參選人伯尼·桑德斯獲得了包括年輕人群體在內的大量支持,特朗普政府上台後,去年一年申請加入美共的人數增速更較前年翻了一倍。他們認為,這些跡象顯示,美國社會對社會主義的態度有所轉變,馬克思主義思想和美共有望迎來更大的發展契機。

此外,特朗普政府上台一年多來,「Me Too」反性騷擾運動、西弗吉尼亞州教師大罷工、全美青少年反對槍支暴力遊行、非法移民人權遊行、反對退出氣候變化巴黎協定抗議等社會運動風起雲湧,這些思潮也為美共發展提供了新的助力。

貝克特爾披露,美國調查機構皮尤的民調結果表明,一半以上的美國青年認為社會主義比資本主義好。他說,美國年輕人對共產主義的理解是:免費醫療和教育、打造清潔環境、推動和平事業、杜絕槍支暴力,並有更多發展機會。美共在這些領域和他們的訴求是一致的。

特朗普政府上台後,打著「維護美國勞工利益」的旗號推行一些單邊主義政策,在全球範圍內激起廣泛爭議,也給美國工人運動帶來不利影響,對此美共正在採取措施予以應對。

美共領導人認為,特朗普政府廢除「奧巴馬醫改」、減稅、發展油氣產業等政策維護的是美國最富人群和大公司的利益,威脅了勞工群體的根本利益,而其煽動選民仇恨外國移民和美國國內少數族裔的行為也加深了工人階層間的裂痕,它的貿易和關稅保護主義政策更是在美國工農群體之間、美國工人和其他國家工人之間製造了分裂。「只有全球工人聯合起來,將來才能有經濟和社會安全。美國工人在全球問題中不能獨善其身。」

情況也在發生積極變化。美共認為,共和黨政府試圖持續壓低教育預算的行為近來導致西弗吉尼亞州教師舉行大規模罷工,民主黨候選人道格·瓊斯也在去年12月的亞拉巴馬州聯邦參議員席位補選中擊敗共和黨對手,成為1992年以來這個「深紅州」的首位民主黨籍聯邦參議員,而這些地區正是共和黨和特朗普的傳統票倉,這顯示特朗普政府的政策正讓很多選民「回過味來」,所以美共在這些地區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也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貝克特爾堅信,馬克思主義是「生機勃勃而充滿哲思」的學說,是隨時代不斷變化發展的思想理論,更是美共革命事業的重要指南。美共未來將結合馬克思主義理論和上世紀60年代民權運動的成功經驗,推動黨員積極參選公職和各工會領導人,加強和美國各政黨組織的合作,在美國政治舞台上擴大自己的聲音,而馬克思主義將始終引領這一進程。

今年是馬克思誕辰200周年,明年美共也將迎來建黨100周年,美共和多個社團組織將在全美範圍內舉辦一系列慶祝活動。

美共總部內景。記者朱東陽 攝

在全球化時代握手中國

東方風來滿眼春。美共領導人在採訪中都對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取得的國家建設和發展成就表示由衷的讚賞,強調美共願加強與中國共產黨在各個領域和層級的交流互鑒,深化雙方合作。

他們認為,中國共產黨有能力帶領人民找出一條在困境中發展社會主義的道路,讓中國走向富強。過去1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在滿足民眾基本生活需求、實現國家現代化、擴大國際影響力方面取得的成就更讓世人印象深刻。貝克特爾說,中國將越來越影響人類生活的每一個方面,而這些都是對馬克思主義思想做出的重大貢獻,也是包括美共在內的全球無產階級政黨可以借鑒的重要典範。

美共經濟委員會成員瓦迪·哈拉比則認為,中國現在從事的偉大建設事業只有中國自己能夠承擔,而這一切都離不開馬克思主義思想和社會主義革命。「由於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人民得以更好地分享發展成果。沒有社會主義,這些都無法實現。」他認為,中國要發展,在向世界敞開懷抱的同時,也要捍衛社會主義制度和馬克思主義思想。

貝克特爾表示,中美共產黨間是「兄弟」關係,希望未來能夠發展層級更高、互動更密切的合作。「美共一直希望發展和深化兩黨關係,我確信未來兩黨將有更多合作機會。」

「美共的社會主義模式將由美國人民和民主鬥爭塑造,我們重點的合作領域是打造無核化、非軍事化、資源可持續的社會,在保護氣候等領域開展更多實質性合作,而這之前各國工人政黨在此問題上還做得不夠。」他說。

此外,美共也在嘗試參與塑造美國外交政策走向。貝克特爾說,「美國每捲入一場衝突(或紛爭),我們總要發揮(正面)作用。」他認為,美共不僅要和相關國家的工人階級政黨交流信息,使其觀點被美國民眾所知,也要反對美國政府阻礙別國發展的政策,推動美國外交政策從霸權主義向和平合作方向轉變,這也將是美共對國際工人運動和無產階級聯合做出的貢獻。

一名美國「馬克思主義者」的「成長之路」

記美國共產黨領導人哈拉比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朱東陽、金悅磊、王超

「我是戰爭的孩子」,美國共產黨(以下簡稱美共)領導人、經濟委員會成員瓦迪·哈拉比這樣介紹自己。

71歲的哈拉比如今主持著美共在波士頓的一個重要活動點「馬克思主義教育中心」。窗外傳來麻省理工學院學生們的談笑,在這間寒氣頗重的老屋子裡聽他用不甚流利的英語講述戰爭、公理和馬克思主義,頗有隔世之感。

在動蕩中成長

童年時,他飽經中東戰火、舉家遷來美國。中年時,他眼見蘇聯解體、毅然偕妻入黨。年邁後,他日日奔走、為理想和生活夙興夜寐。哈拉比見證了20世紀下半葉世界地緣政治的波折動蕩,這些巨變轉折也反過來塑造著他的人生道路和信仰理念。

動蕩和危險似已寫入絕大多數巴勒斯坦難民的命運。1948年以色列建國前夕,兩歲的哈拉比就和家人被趕出巴勒斯坦,後又遷往埃及。1956年,英法以三國對埃及發起「蘇伊士戰爭」,10歲的他差點死於一輛駛往爆炸地的埃及軍車輪下。1958年,他們一家短暫遷居黎巴嫩,又不幸趕上了黎內戰和美國海軍陸戰隊的介入。顛沛的生活直至同年秋天舉家遷往美國後才結束。

兒時的見聞給他播下了不平的種子,他用此後的一生來尋找指向公義與和平的答案。

在美國,他修過自行車,進過工廠,做過科學研究,也下過礦井,但他的教育主要來自於戰爭和革命時期的世界。「我明白了世界是可以變化的,工人階級和共產黨可以使用馬克思主義進行準備和組織,從而塑造變化的方向。」哈拉比說。

「蘇聯」是哈拉比這代美共領導人繞不開的名詞。他曾因蘇聯支持以色列建國而對它耿耿於懷,遲遲沒有加入美共,卻又在蘇聯解體後開始研究這個一度定義了20世紀國際政治走向的國家,並把宣傳馬克思主義作為自己此後的事業。

進入上世紀中下葉,匈牙利、黎巴嫩、英國、波蘭等國的工人運動相繼遭遇挫折,讓哈拉比越來越擔心蘇聯的命運。「蘇聯的軍事干預製止了其中幾個國家的反革命勢頭,但潛在的問題並未解決。很多工人竟和剝削者一道,期待美帝國主義來幫助他們解決問題!這讓我對社會主義革命後建立的工人階級統治所要面臨的挑戰有了更好的了解。」

而他對馬克思主義的看法轉變,則與蘇聯無關。「1967年阿拉伯國家在第三次中東戰爭中的失利顯示,即便是資產階級民族主義也贏不了帝國主義。從那之後,包括我在內的很多巴勒斯坦人就從民族主義向馬克思主義和工人階級的國際主義轉變,我們尤其對中國、越南、古巴革命的偉大成就印象深刻,正是馬克思主義的引導才有了這些成就。」

在那個年代,和哈拉比一樣擁抱馬克思主義和國際工人運動的例子在美國並不少見。在他的「馬克思主義教育中心」里,掛著一張1971年的合照,照片上,周恩來總理和來自其他國家的共產黨領導人們微笑合影,這些人中就包括來自美國的黑豹黨。這個成立於1966年的黨派和其所為之奮鬥的黑人民權運動,曾備受來自中國的鼓舞。哈拉比說,中國領導人毛澤東在上世紀60年代發表的兩篇支持非洲裔美國人抗爭的著名文章,大大激發了美國黑人爭取平等自由的鬥志。

在別人紛紛脫黨的時候加入美共

在哈拉比看來,弄清楚蘇聯為何解體,是各國共產黨和國際共運重建勢頭的關鍵。

他提出了「颱風模型」。所謂「颱風」,即是資本主義在其內部不斷爆發和增長的危機驅動下,通過向社會主義國家轉嫁自身危機,導致這些國家利益受損、國際工人運動遇阻的現象。

比如,在19世紀90年代,生產過剩危機導致帝國主義出現,美國隨後相繼佔領了夏威夷、波多黎各、古巴和菲律賓,進入20世紀,一連串經濟危機導致了第二國際(socialist international)走向崩潰,但也為俄國布爾什維克革命創造了契機。1975年資本主義國家再度陷入生產過剩危機,給蘇聯、波蘭等社會主義國家帶來內外壓力,最終導致蘇聯解體、許多「華約」國家「變色」。

哈拉比認為,除了資本主義國家的外部壓力,社會主義國家在應對上也暴露出自身的弱點。還以波蘭為例,1980年,「團結工會(Solidarnosc)」成立,絕望的工人們開始轉向社會民主主義或宗教來尋找出路。而面對資本主義危機不斷加深帶來的挑戰,各國共產黨也沒有協調一致、聯合應對,很多社會主義國家的生存危機越來越大,最終導致了國際工人運動在20世紀末遭遇最大挫折。

他認為,早期研究蘇聯解體的馬克思主義者沒有把資本主義危機對社會主義國家的威脅考慮進去,而社會主義國家的內部弱點又讓蘇聯「大廈」的坍塌成為可能,「颱風模型」能幫人們看到這兩種社會制度的互動情況。但哈拉比說:「颱風來了並不可怕,只要地基穩、事先做好準備,比如在20公里外做好防洪工程,人們就可以防止樓塌。」

以古巴為例,這個地處加勒比海中部的島國和蘇聯同屬社會主義陣營,卻在一次次「颱風」襲擊下保存了下來,沒有發生崩潰。「滿足人民的生活要求毫無疑問是原因之一,但人們若能知道自己奮鬥的動力,能主宰自己生活,他們會願意付出巨大犧牲。比如古巴,雖然經歷了帝國主義國家的禁運,但它並未崩潰。」

他認為,在蘇聯解體後,人類進入了歷史上的關鍵階段,越來越多的跡象顯示共產黨將在共產主義革命等事關人類的成敗命運的大事件中扮演關鍵角色。而要完成從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各國工人政黨就需要在馬克思主義思想指引下弄清楚蘇聯解體背後的真正原因,並糾正此前的錯誤。「我們必須對人們說實話,不管這有多麼困難。工人們可以面對真相。」

抱著改變世界的想法,1994年,47歲的哈拉比同妻子一道加入了美國共產黨。當時,美共受蘇聯解體影響,組織活動已基本中止,一多半黨員脫黨,人們的思想陷入混亂。他經常來這個活動中心,從地面的門縫中塞進紙條,並最終和留下來的黨員們取得了聯絡。

危機中蘊藏著機遇

從1976年開始,他開始研究世界政治經濟形勢保持相對穩定的原因。「這似乎不符合馬克思主義理論,一些馬克思主義者認為,依靠資本主義學會自我約束或克服自身的矛盾就可以解決一切問題,但情況並不如此。」

普通美國人生活水平的下降讓他憂心忡忡。「2008年金融危機開始的時候,波士頓工人每小時的工資比1973年的水平還低,然而政府卻說沒有變化,他們是故意忽略了物價上漲的因素。波士頓是美國最富的城市之一,但照樣到處是無家可歸的人。看著付不起房租的單身母親拖著孩子在嚴寒天氣下挨餓受凍,這太可怕了。」

他還提到了不斷增加的政府債務和教育費用,這些讓學生畢業後背負著沉重的債務卻找不到工作。「金融危機後,美國政府修改法律,允許銀行破產棄債,而2006年卻頒布法律,要求銀行不得免除學生債務。」

採訪中,他提起自己人生中的「高光時刻」。上世紀90年代中期,伊利諾伊州幾名產業工人幾次來波士頓拜訪哈拉比夫妻。「他們的僱主試圖破壞工會,工人和工會組織了偉大的抵抗。那時我們夫妻幫著在馬薩諸塞州組織工人支援這場抵抗。第一次來訪的所有工人都是白人男子,年齡都超過50歲,他們的思想很落後,第二次來訪時,他們的思想有了飛躍,開始從國際的角度思考問題了。他們談到了僱主是如何利用種族主義和性別主義分裂工人的。第三次來訪時——那時也就距第一次來訪不到幾周——工人們告訴我們,他們支持社會主義!這次和他們一起來的有一個年輕的黑人女工,她訂了我黨的報紙,還公開表示支持共產主義!哇!這大大增強了我對美國工人階級的信心。」

危機中蘊藏著機遇。在哈拉比看來,眼下支持社會主義的美國人越來越多。僅僅2017年,就有超過1000人加入美共,大部分是年輕人。「馬克思主義教育中心」舉辦一場講座,總把本就不大的屋子擠得滿滿當當。「他們給我打電話,傾述不斷增長的貧窮、不斷加劇的不安全感、不斷惡化的環境威脅」,哈拉比說。「有時候年輕人會不耐煩,他們想馬上找到出路。但能有越來越多的人克服對共產主義的固有偏見是非常重要的。」

「就像上世紀80年代沒人會想到蘇聯解體一樣,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時也沒人會想到伯尼·桑德斯有那麼多年輕人擁護。雖然他自稱社會主義者,但實際上是社會民主黨人。不過這足以證明社會主義這個詞在美國不再被污化,所以我認為,美國人已準備好迎接共產主義了。美共應該更勇敢。」他說。

「馬克思主義教育中心」就是哈拉比的「戰鬥陣地」。該中心於1975年建立,位於波士頓劍橋中心廣場區,是該市工人階級的傳統聚居區,由美共黨員發起成立,蘇聯解體後,剩餘黨員中的產業工人在中心的繼續活動和運營中扮演了關鍵角色。但附近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的擴建正推動房租不斷上漲,未來幾個月可能從現在的每月1000美元上漲兩倍甚至三倍,這讓中心的維持越來越難,屋內牆壁上的水漬也無錢抹去,這讓愛乾淨的他總是特別不好意思。「我們希望能夠留在這裡,但是不得已的情況下,我們就得搬走,和美中人民友好協會(US-China People』s Friendship Association)共用辦公室。」

應對生活的清貧和組織的資金緊缺現在是哈拉比每天生活的主要內容。他兼職做鐵路和礦井照明燈來為常年因病住院的妻子支付醫藥費並資助中心的運營。「我若一次沒參加組織的活動,就會捐出半天工資,這幾個月房租上漲,我和妻子已為此傾囊而出。但我希望可以做得更多。」

71歲的哈拉比如今每天的生活軌跡就是三點一線:工作、醫院和「中心」。在氣候寒冷的波士頓,衣著單薄的他騎著自行車來來往往的身影已成了附近的一道固定「風景」。採訪結束前,他還仔細地關掉了屋裡的燈和供暖設備,並把沒有動過的礦泉水重新倒入瓶中。

但他對自己的生活狀況並無怨言,隨處可見的民眾苦難讓他的心跳動得越發熱烈。「我入黨後的日子是一生中最好的時光,尤其是和中國同志的相處。在任何情況下,資本主義就是促使我們行動的原因!」

「人類未來命運將由中國書寫」

哈拉比認為,除蘇聯解體之外,各國還應弄清以下幾個問題:資本主義危機及其影響,環境危機及其影響,兩種社會制度將在一個世界經濟體系中長期共存、互動、鬥爭這一事實,而更重要的是,搞明白中國的發展對世界工人運動的重大意義。他認為,「中國的力量比我們認為的要大得多,人類未來的命運將由中國書寫。」

4年前,哈拉比曾在中國的南昌大學和打工者的孩子們相處了幾個小時。「我認為他們對馬克思主義的信念是真誠的。這次經歷讓我對中國和全人類的未來有了更多樂觀的理由。

在哈拉比眼中,各國共產黨未來要擴大影響力,就要關注和努力滿足民眾生活需求,如工作、教育、住房等,此外要積極擴大和施展自身影響力,另外,還要推動全世界工人聯合,在各國共產黨發展壯大和保持組織獨立性的基礎上建立和維護「思想聯盟」(conscious unity)。

「全世界工人要有意識地聯合起來。我們還要研究共產國際的教訓和經驗,我們需要各國政黨保持相對獨立性,各國政黨必須把馬克思主義應用於本國的鬥爭實際中去。此外,還要建立機制,解決不同政黨間的矛盾,制定如何利用當前不利局面的政策,維護全世界無產階級的共同利益。而我們的最高利益就是完成人類社會從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轉變。」哈拉比說。

他格外看重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力和未來影響。在哈拉比看來,中國現在所從事的事業只有中國自己才能承擔,而這一切都離不開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中國偉大的建設成就源自偉大的社會主義革命,這讓中國共產黨掌握了國家權力,能對生產成果進行分配和再分配,以滿足人民的需求。所以中國要發展,要融入世界,更要捍衛社會主義制度和馬克思主義。」

他非常贊同中國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人類在資本主義制度下互相爭鬥,而實際上人類本性是互相合作的。所以,中國提出加強合作是很好的想法。馬克思也提倡各國工人發展各級別的真正合作。」

「雖然各國工人政黨間彼此存在分歧,但我們需要在保持相對獨立的基礎上通過對話解決或擱置立場分歧、合作抗爭。共產國際的事業並未完成,我們的口號仍是全世界工人團結起來。」哈拉比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華每日電訊 的精彩文章:

國台辦:不允許「台獨」藝人參與影片在大陸上映
內向的孩子,值得被世界溫柔相待

TAG:新華每日電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