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讀懂馬克思

讀懂馬克思

原標題:讀懂馬克思



既熟悉又陌生


對於許多人來說,馬克思是熟悉的陌生人。熟悉是因為他與我們來之不易的幸福有關;陌生是因為他是離我們比較久遠的大鬍子老外。


他是一位「200歲」但依然年輕的老人。他活著時與我們一樣,有平凡而不失情趣的一面,閑暇時與家人一起散步、遛狗,品嘗女兒燕妮從遠方寄來的啤酒。只是散步時,他要帶上筆記本,隨時記點什麼。


17歲時,他成了波恩大學法律系新生。作為新生的他「漫無頭緒地躑躅於知識的各個領域,在昏暗的油燈下胡思亂想」,甚至與貴族決鬥被關禁閉。父親教育他錢要省著點花,不要每天蓬頭亂髮、放蕩不羈、不拘禮節。在父親眼中如此,他是怎麼看待自己的呢?

馬克思在女兒燕妮的一次訪問中,展示了自己立體而真實的一面。燕妮在問及父親最敬慕什麼人時,他毫不遲疑地寫下兩個人的名字:斯巴達克斯、開普勒。斯巴達克斯在羅馬共和國時期由俘虜被賣為角鬥士奴隸,最終在角鬥士學校發起暴動,馬克思稱之為「偉大的統帥,古代無產階級的真正代表」。開普勒,1571年生於德國南部小城,與伽利略是好朋友。他因早產導致身體孱弱,一輩子與死神賽跑。他以這樣的體弱多病之軀、目力極差之眼、毅力堅毅之心,洞察著宇宙的奧秘,以其著名的開普勒定律,被後人譽為「天空的立法者」。


今天,我們把馬克思看作偉大的導師,現代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代表,看作是社會發展規律的立法者,冥冥中,也契合了他所仰慕的對象,甚至超越了他們,為人類做出了更大貢獻。在那個「需要巨人而且產生了巨人的時代」,馬克思就是其中之一。英國BBC於1999年底通過網際網路評選上個千年對世界最具影響的人物時,馬克思位居榜首。他從未離開過歐洲,思想卻跨洋過海飛躍五洲;他從未有過槍,卻能擊碎反動政權的心臟;他以不屈的韌性鬥爭贏得人民的愛戴,也因撕開資本的血腥面紗而倍受詆毀和詬病;他用情詩打動了貴族家的小姐,也與故人結下生死與共的曠世情誼;他是時勢造就的英雄,也是後人景仰的偉人。不管西方信不信他的理論,但都無法繞過他的思想;他仙逝已久,但思想不朽。


馬克思在「自白」中告訴女兒小燕妮和勞拉,自己喜歡做的事是「啃書本」。「啃」字真是切中肯綮。在那個沒有打字機、沒有鍵盤、沒有電腦,常常需要用鵝毛筆書寫的時代,馬克思和恩格斯給我們留下了50卷本的全集。這一浩繁工程,都是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勁頭一點一點「啃」出來的。久久徜徉在卷帙繁複的典籍之中、以刨根究底的方式搜刮最後一條資料、稿子不成熟寧願讓老鼠的牙齒去批判也不發表。這股韌勁也是毛澤東所理解的「把菜根嚼爛」的勁頭。「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正是這樣的科學精神和求知態度,造就了他的偉大、淵博。《資本論》、剩餘價值學說、科學共產主義學說都是這樣歷經幾十年慢慢「啃」出來的成果。


馬克思的座右銘是「懷疑一切」,對幸福的理解是「鬥爭」;喜歡革命之「紅」,鄙棄那些雜亂而粗糙的知識。馬克思的一生,是高歌猛進的奮鬥者的一生。他的一生都在與「資本」「資本家」和舊制度、舊思想作鬥爭。恩格斯說:「鬥爭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樣滿腔熱情、堅韌不拔和卓有成效地進行鬥爭。」戰鬥的一生首先是從懷疑一切開始的,「懷疑」就要革故鼎新、破舊立新、吐故納新、推陳出新,因為「思想變革是先導」「革命是歷史的火車頭」,「解釋世界」之後更為重要的是弄清如何「建設世界」。在舊世紀悲鳴中,他創建新時代的歡欣;他在奸詐的世界王座下埋下炸彈,摧毀這龐然大物,「他在這宇宙的廢墟上漫步」要做「塵世生活的造物主」。



既貧窮又富有


馬克思認為,「科學絕不是一種自私自利的享樂,有幸能夠致力於科學研究的人,首先應該拿自己的學識為人類服務。」他寧願給天下人做嫁衣,為「人類的幸福而工作」,也不願花精力去謀求自己艱苦生活的改變。他認為,「如果人只是為了自己而勞動,他也許能成為有名的學者、絕頂聰明人、出色的詩人,但他決不可能成為真正的完人和偉人。」


「他在為爭取八小時工作制而鬥爭,可是他自己的工作時間卻往往兩倍於此。」馬克思在寫《資本論》的時候,手裡是沒有「資本」的,他擁有的僅僅是智力上的資本和堪為一切科學工作者典範的治學態度。當時這種「知」依然不被主流社會接受。他只能頻繁地進出當鋪,「一個星期前,我當了外套,我已經出不了門了。」他生活得艱辛、破敗,即便是簡單的粗陋的零碎也不時進出典當行,有時「要出手這樣一些不同凡響的零碎,也會感到羞愧難當。」有一次,他衣冠不整,頭髮蓬亂,去典當燕妮家傳的銀器餐具,當場遭到當鋪老闆的懷疑,最後警察局的「拘留室毫不客氣的」款待了他。


馬克思是為人類尋路的闖將、不屈的鬥士。他不向命運屈服、不向邪惡的政權屈服、不向錯誤的思想屈服、不向逆向發展的歷史屈服。貧窮和病痛的幽靈時不時光顧馬克思捉襟見肘的生活,面對重重困難、顛沛流離、政治迫害,他與燕妮·馬克思一樣,以「永不絕望」的行動告訴女兒:困難都是暫時的,終將煙消雲散。

那個與馬克思秘密訂婚的來自貴族人家帶著保姆嫁過來的燕妮小姐,最珍愛馬克思身上「堅定」的男人品格,始終做馬克思的忠誠伴侶,做他「鼓舞的泉源」和「天才的慰藉」。他們常常陷入經濟貧困,飽受生活熬煎,房東催租,兒子夭折,孩子沒錢上學,肉商、麵包商即將停止賒賬……這些困頓逼得他喘不過氣來,好在有恩格斯的無私援助。他與恩格斯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令人敬仰。列寧曾經這樣評價他們的關係:「超過了古人關於人類友誼的一切最動人的傳說。」




驅逐黑暗帶來光明

在人類歷史上,那些求知、求真、求光、求自由,寧願捨棄自我成就大我的偉大人物,都是歷史發展的重要推動者,馬克思正是其中的一位。


1883年3月14日,在馬克思去世的當天,恩格斯在致威廉·李卜克內西的信中說,「這個天才的頭腦不再用他那強有力的思想來哺育新舊大陸的無產階級運動了。我們之所以有今天的一切,都應當歸功於他;現代運動當前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應歸功於他的理論活動和實踐活動;沒有他,我們至今還會在黑暗中徘徊。」在那篇著名的《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中,最了解他的恩格斯這樣說:「當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這個人的逝世,對於歐美戰鬥著的無產階級,對於歷史科學,都是不可估量的損失。這位巨人逝世以後所形成的空白,在不久的將來就會使人感覺到。」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和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特殊規律,通過剩餘價值學說揭示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的宿命,「而先前無論資產階級經濟學家或社會主義批評家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他剝去紛繁複雜的表現,通過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辯證分析,打開了人類通向美好生活的大門。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為人類提供嶄新的思維方式和辯證方法,給予我們清晰認識世界的方法論和世界觀;以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為人類認識資本、剩餘價值、工人勞動和剝削本質提供最充分最清楚的論證;以科學社會主義,廓清人類在空想社會主義思想中徘徊的迷霧,照亮人類前行的康庄大道。


馬克思說:「對於那些以為哲學在社會中的地位似乎已經惡化因而感到歡欣鼓舞的懦夫們,哲學再度以普羅米修斯對眾神的侍者海爾梅斯所說的話來回答他們:『你好好聽著,我決不會用自己的痛苦去換取奴隸的服役:我寧肯被縛在崖石上,也不願作宙斯的忠順奴僕』。」馬克思的一生,也像普羅米修斯作為殉道者一樣,為人類驅走黑暗帶來「光明」,給予人類文明得以傳播的「火」種。他以普羅米修斯的勇氣,無懼政治當局的迫害、逮捕與驅逐。




留下空白又填補空白


1883年3月17日,馬克思的遺體在英國倫敦海格特公墓一個偏僻的角落下葬,同他鐘愛的妻子燕妮埋在一起。參加這位偉人葬禮的只有11個人。


恩格斯宣讀了自己的悼詞,即後來發表的著名的《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他說:馬克思是一位天才的革命家,是世界上最遭嫉恨和最受污衊的人,但他的英名和他的事業,人類將永遠不會忘記。真理的光輝從來不會被時間磨蝕,反而會在歷史的淘洗中越來越耀眼。他逝世後留下的空白,被無數的後繼者所繼承。


普魯士政府迫害馬克思、比利時警察局逮捕馬克思、遭驅逐中兩個孩子夭亡、執政黨和反對黨對他進行無恥下流的污衊,所有報刊毫無例外地不登他的文章,他曾經孤立無援。歷史終究不會忘記那些推動社會發展的人。馬克思所開創的事業,成為近代以來一道無法遏抑的洪流,演繹出壯美的世界歷史篇章。馬克思在這個世界上只存活了65年,但人們對他的紀念卻要比這時間長得多。在《共產黨宣言》發表170年和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之際,去他墓地瞻仰的人多了,獻花的人絡繹不絕,世界各地的人們都在以不同的方式紀念他。


「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這句話不僅僅鐫刻在馬克思的墓碑上,更銘刻在共產黨人和世界無產階級革命者的心中。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事實一再告訴我們,馬克思、恩格斯關於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分析沒有過時,關於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也沒有過時。」


編輯 / 李劼


來源 / 經濟日報(作者:劉須寬)


感謝你的閱讀,晚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濟日報 的精彩文章:

支持香港全面參與和助力「一帶一路」建設的安排發布
真理不在導彈射程之內

TAG:經濟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