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網貸平台套路深 投資者如何避開雷區安享收益?
近年來網貸理財市場呈現出快速增長勢頭,越來越多的人習慣通過投資P2P來為自己的財富保值增值。隨著網貸監管的大力推進,網貸行業規範發展路徑日益清晰,業內良幣驅逐劣幣的趨勢也已逐漸顯現。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4月底,網貸停業及問題平台數量為43家,其中主動停業平台佔比最多,約為67%,提現困難類型佔比為19%,經偵介入類型佔比約為14%。業內人士認為,網貸平台良性退出比例提升明顯,與近期國家對於網貸行業乃至金融領域監管趨嚴有關,說明行業正在進入優勝劣汰的正向循環。但隨著監管對於違法違規平台打擊力度加大,接下來還會有問題平台繼續浮出水面,投資者仍需謹慎投資,警惕高危平台的過度包裝和營銷,避免入坑。
在4月份的爆雷平台中,善林金融、城城理財兩家平台即屬善做表面功夫、騙取投資人信任的典型案例。據公開資料顯示,自2015年起城城理財一直宣稱自身為「光大系」國資平台。 自君享金融(光大金盛控股)爆雷後,「光大系」P2P平台紛紛與浙江光大劃清界限,城城理財也快速做出反應,於2017年2月退出光大陣營,由深圳中富收購浙江光大原持有股份。此外,在網貸行業納入監管後,城城理財對外顯示出極高的合規熱情,公布已於2017年6月通過信息系統安全等保三級測評,同年7月上線海口聯合農商銀行存管系統,並已獲得ICP經營業務許可證。據城城理財官網的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018年4月10日,平台已運營4年284天,其官網專門設置「數據信息披露」入口,可查詢註冊人數、累計成交金額、待還餘額等信息。在這樣的包裝展示下,不難理解城城理財因何能夠騙取大量投資者的信任。同樣擅長此套路的還有隨後爆雷的善林金融。4月24日,上海警方官方微博發布內容稱,善林金融系龐氏騙局,資金缺口難以為繼帶來崩盤。警方通報稱,為了使公司看起來「家大業大」,善林金融不惜花費巨額資金營造「大而不倒」的公司形象,騙取投資者的信任。此前,善林金融曾參與贊助多項國家級各類體育競賽,並在各大衛視甚至紐約時代廣場、倫敦希思羅機場投放廣告,這一切光鮮亮麗的包裝背後是其借新還舊瘋狂自融的操作。
業內知名投資專家表示,上述平台的圈錢方式值得投資者警惕,長期以來有部分投資者篤信平台所謂的「標籤」,認為國資入股、大量投放廣告、積極表達合規意願甚至符合部分合規條件的平台就不會倒,很多高危平台就是抓住了這樣的心理進行詐騙。事實上,在網貸行業當中,平台的外部包裝以及營銷方式與平台的實力和安全性並沒有高度關聯,銀行存管、ICP許可證等合規相關事項也無法杜絕假標、自融等風險,如果投資者僅憑這些表面或淺層信息去選擇平台,將會面臨巨大的風險隱患。針對此類問題,投資專家更建議P2P投資者藉助風車理財這樣的專業第三方機構的評估方法和結果來深入了解平台,降低自身的投資風險。投資專家表示,相比於普通投資者自身的判斷,專業的第三方機構能夠剔除表面和淺層信息的干擾,通過更專業的團隊、風控模型和調查方法對網貸平台進行深層次的綜合評估,從而得出更準確的判斷。
從專業第三方機構風車理財的服務模式來看,其獨創的FRAS風險評估體系對網貸平台的甄選評估遠遠超越銀行存管、ICP許可證、三級等保、國資/上市標籤等淺層因素,而是通過6大角度、32個維度、100餘個評估點的進行深入細緻的評估考察,包括但不限於背景實力、風控體系、業務模式、產品特性、運營能力和IT技術等多個方面,並通過線上評估和線下實地考察相結合的方式對P2P平台進行全面的綜合分析,從而篩選出綜合實力較強的平台作為用戶投資的備選平台。依據FRAS風險評估結果,風車理財只允許綜合評級在B級以上的平台入駐,而風險較大的C/D/E級平台均無法入駐。投資者通過風車理財提供的入駐平台「綜合評級」、「評級簡報」等服務可獲取重要參考信息。在專業評估資料的基礎上全面了解平台再做決策,有助於投資者進一步降低自身的投資風險。
此外,近期P2P投資者關心的金融辦備案問題,也可以通過風車理財進行查詢。目前,風車理財已對入駐平台的備案相關信息進行披露更新,投資者可其提供的「平台檔案」、「評級簡報」等深度服務及時了解。從最近多方面的信息來看,網貸備案延期已成大概率事件。出於這樣的預期,很多網貸平台已經開始陸續恢復以往的發標節奏,且行業收益率有望迎來小幅回升,P2P投資者如能利用好專業第三方機構所提供的服務,做到「不看錶象看本質」,便可提早避開精心包裝的「涉雷」平台,安享可觀收益。


TAG:智能電子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