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曹叡英年早逝,從他的政策看配得上劉曄口中的秦皇漢武嗎?

曹叡英年早逝,從他的政策看配得上劉曄口中的秦皇漢武嗎?

原標題:曹叡英年早逝,從他的政策看配得上劉曄口中的秦皇漢武嗎?


上一篇小編描述了曹叡病重時期被寵臣改變了自己的託孤對象;病重時仍舊冊立皇后;壽春神女的趣聞等。小弟精讀《明帝紀》並撰文已經有十五篇文章了,今天是第十六篇,也是描寫曹叡的最後一篇。曹叡終於要走到生命的盡頭了,本文除了根據《明帝紀》講述曹叡生命中最後一段,還要從曹叡登基開始對他的政治措施進行回顧。


一:曹叡生命的盡頭


景初三年正月,司馬懿班師之後回到了河內地區,此時皇帝的加急詔書催他前往京師。司馬懿好像懂了些什麼,以最快的速度到了京師並來到了曹叡的內室。曹叡看到了這位「老朋友」,拉著司馬懿的手說:「朕病得很重,後事就託付給你了,你要和曹爽一起輔佐年少的皇子,朕死前能見到你就沒有遺憾了。」司馬懿聽後痛哭流涕,不停磕頭。


根據《魏略》記載,曹叡聽從了劉放的計策後,就召見司馬懿,還特意派遣自己的心腹親自前去召見。一開始燕王曹宇為皇帝出謀劃策,認為關中地區的事情很繁雜,應該讓司馬懿從河內地區去關中地區。

司馬懿接到了曹叡的詔書,再結合接到的政治鬥爭傳聞,恐怕京師有變,光速衝到了京師見到了曹叡。曹叡一邊慰勞司馬懿一邊召入齊王和秦王給司馬懿引見,隨後曹叡指著齊王跟司馬懿說:「這個人就是(皇太子),不要出差錯。」說罷還讓齊王抱著司馬懿的脖子。



根據《魏氏春秋》記載,當時齊王八歲,秦王九歲,都在曹叡身邊。曹叡拉著司馬懿的手,看著太子(齊王)要求司馬懿要和曹爽共同輔佐曹芳。司馬懿勸曹叡放心並表示您難道忘了文帝託孤了么?


當天,曹叡在嘉福殿駕崩,根據《魏書》記載駕崩於九龍前殿。陳壽認為曹叡去世年僅三十六歲,但是裴松之根據曹丕納甄夫人的時間推算,曹叡撐死了極其勉強是三十五歲,肯定不是三十六歲。這也是大家琢磨曹叡不是曹丕親兒子的依據。同月,曹叡下葬高平陵。


二:史書評價的曹叡


在小編分析曹叡政策前,我們先來參考一下《魏書》和陳壽的評價。


根據《魏書》記載,皇帝儀容儀錶非常端莊儼然。在東宮時期,從不擅自交結朝臣,只有沉心學習。繼位之後,即使對於大臣的獎懲,也看不出曹叡的內心真實目的和想法。皇帝興師動眾,討論大事,和大臣們的博弈,都體現了皇帝的大略。曹叡性格獨特,博學多聞,即使他身邊的小官吏的往昔事迹,家庭環境,皇帝總是一聽就會記下。曹叡還能夠容忍大臣們的勸諫,能夠耐心聽從官吏百姓士大夫的上書,一個月至少會瀏覽幾千封上書,雖然上書文辭粗鄙,曹叡仍舊會耐心看完,從不厭倦。



孫盛認為,魏明帝天資聰穎,不太愛說話,但是為人沉穩明斷。一開始各位大臣接受託孤輔佐曹叡,皇帝會合理委任,但是政策都是曹叡獨自想出的。曹叡對大臣很優待有禮貌,也能夠納諫,雖然有的勸諫是死諫甚至話很難聽,曹叡也從沒有加害死諫的臣子,這就是君子的偉大隻穿。最後孫盛強調曹叡一名了很久,卻沒有穩定社稷,在最後託孤出現巨大失誤,也是一種悲哀。


不過陳壽認為,曹叡沉穩明斷,具有極強的主觀性,在這幾點上是一位頂尖的君王。但是當時百姓凋敝,天下大亂,曹叡從不先維護統治,優待百姓,而是追尋秦皇漢武極其奢侈。從這點上來看說他具有遠大的謀劃能力,就顯得有些不足了。

三:曹叡當政回眸


之前說過,小弟已經按照時間順序根據《明帝紀》分享了十五篇文章,今天是最後一篇,也就是第十六篇,精讀到現在,我們也要好好回看一下這位有爭議的帝王了。記得小弟第一篇文章曾經提出,曹叡登基時被劉曄稱為秦皇漢武,並表示在曹叡駕崩後會讓大家再重新評價。



熟悉小弟的朋友們知道,小編只喜歡羅列紀傳和觀點,永遠不做過多解釋,來尊重所有人的解釋權。今天我們依舊,將之前十五篇文章曹叡的所有政策所作所為和軍事部署全部呈上,大家依靠這些來重新看一個不一樣的曹叡。


先說說更多朋友喜歡的軍事方面:


1:曹叡登基不久,孫權率領大軍進攻江夏攻勢兇猛,曹叡看出孫權此次進攻試探性極強,猜到孫權並不會帶過多糧草,因此主要用撫慰江夏軍民,次要協調兵力威懾等方式理智退敵。


2:諸葛瑾和張霸襲擊襄陽,曹叡根據兩股敵軍重點不同,合理分配了司馬懿和曹休兩個人的主要任務和軍事目標。


3:諸葛亮首次北伐時,曹叡在派出曹真前曾經對諸葛亮近兩年軍事行動,出兵機會的把控,漢國軍隊糧食預估等方面進行評估,最終斷定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一定會失敗。


4:命令曹真,司馬懿抓住漢國剛剛退敗的機會主動反攻,只可惜天公不作美加上陳群的反對最終放棄。


5:司馬懿第一次正面對陣諸葛亮,在了解司馬懿上奏的局勢後,正確分清局勢。在大臣們認為不必出兵太多的干擾下,堅決多次增兵支援,同時支持司馬懿和諸葛亮的割麥大賽。

6:青龍元年對於步度根和軻比能兩部落正確的勢力平衡分析。


7:斜谷之戰諸葛亮軍隊的真正對手其實是曹叡,曹叡對司馬懿有多次指示,司馬懿曾有數次激動想要有計劃外行動,都被大臣們用聖旨壓回去避免司馬懿的主觀錯誤。


8:曹叡曾親自南征並斷定了諸葛亮的失利和孫權退軍時間。


9:對於公孫淵剛剛自立,曹叡正確分析遼東情況,正確命令毌丘儉撤軍並從長計議。


正面政策:


1:曹叡登基之後,通過正確分配中央權力,使自己在七個月內從大臣們都不認識,到完全掌握權力主動,穩定曹丕剛剛駕崩主少國疑的魏國。


2:曹叡曾合理進行祭祀儀式,從法理上面再次強調自身統治地位不動搖。


3:孫權寇邊江夏後,將江夏地區根據諸多因素進行地域再分割方便支配和統治。


4:曹叡曾倡導農業生產,參與農業相關儀式。


5:經常大赦天下,提升民爵,免除鰥寡孤獨者一年賦稅或賜谷。

6:對於訛傳自己駕崩的傳謠者,曹叡赦免了他們的死罪。


7:曹叡無子,合理用詔書形式鞏固「王后無嗣,擇建支子以繼大宗」思想防止今後不測。


8:重視聽訟制度,規範司法。


9:對於其他民族能夠區別對待,達到微妙平衡。


10:鞏固並完善曹丕首倡的考課制度,體現對文學的重視。


11:曾祭祀曹丕的受禪台,多次從法理上維護思想統治。


12:要求官員推舉賢良,將察舉制和所謂的九品中正制度結合


13:放寬諸侯王政策,但仍需「質子」入朝。


14:親自東巡體察民間疾苦。


15:恢復設置護匈奴中郎將,進一步穩定其他民族。

16:堅持曹丕強調的後宮不得干政。


17:祭祀故臣,激勵官吏。


18:規範祭祀活動,確立可祭祀對象。


19:因地震廢除一年死刑(也許單指砍頭這一種死法),減免鞭刑防止誤判。


20:設立崇文觀,重新重視文學。


21:慎用死刑,支持「上訴」。


22:在澇季主動要求抗震救災,並按情況分配梁谷


負面政策:


1:對於曹操,曹丕的祭祀禮儀有違古制。


2:對於甄皇后的改葬和轉移曹操,曹丕寺廟有違禮制。

3:中年極度奢侈,建造眾多宮殿,影響農時。


4:極度淫亂,強征百姓和戰士的已婚女子,還命令女子學習藝伎甚至只是打掃衛生,百姓想贖回女子不得以借債導致傾家蕩產。


5:轉移寶物,因封建問題半途而廢。


6:極度沉浸玩物,命令製造僅供觀賞。


7:在芳林園外建造人造山,命令滿朝文武填土種樹抓動物。


8:對於正確的勸誡雖然不陷害但是不採納。


9:病篤時寵信寵臣沒有按照國家利益進行託孤,導致魏國皇權逐漸衰落。


小編從來不敢輕易做評價,並且尊重每個人解釋權是對自己的要求。大家可以根據小弟分享的各方面情況對曹叡有合理評價,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以上所有軍事策略,正面和負面政策小弟都在之前分享曹叡的十五篇文章中有所提及。


總的來說,曹叡比的上秦皇漢武估計只有奢侈。不過曹叡的政策在歷史研究很多方面中是重要節點事件,小弟在所接觸的三國時期皇帝中,曹叡可以說是名列前茅的。


本文後,小弟就精讀完了《明帝紀》,從下一篇文章開始小弟就要精讀齊王曹芳相關內容了,希望持續關注。

原創聲明:本文作者由全網統一賬號:「正聊三國」原創。對漢末三國西晉正史感興趣的朋友請多多關注。未經書面同意禁止轉載或鏡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正聊三國 的精彩文章:

東漢末年割據的失敗典例,像呂布這樣的朋友不能隨便交
曹操官渡之戰取勝後,南征劉表前,還做了這些鮮為人知的事

TAG:正聊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