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巴黎世家事件,到底誰在歧視誰?

巴黎世家事件,到底誰在歧視誰?

GIF

·正· 文· 來· 啦·

特此申明

此文僅基於我個人的生活經歷。這些觀點不代表所有海外華僑的共同觀點,畢竟每個人的遭遇不同,感受也會不同。

發生巴黎世家歧視華人的事情之後,可惜工作一直很忙,我有很多感想,實在有太多話要說,這篇文章寫得較長,寫了好幾天才出爐。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啟示。

前幾天炒得沸沸揚揚的巴黎世家事件簡要來龍去脈:巴黎世家在巴黎的春天百貨發售限量版老爹鞋,一華人大媽被人插隊被人打卻反倒被保安請出了商場。國內社交網上一片嘩然,抗議巴黎世家和春天百貨歧視華人的行為,號召抵制巴黎世家。

在法國的華僑可分為三類

所謂的「新移民」

在中國長大,通過留學途徑來法國,然後留下來工作並紮根在這裡。我自己就算是典型的「留學黨」,是新移民。我們這批人比其他兩類華僑更年輕,基本上是75後到90後。一般來自國內中產階級及中上產家庭,有較好的教育背景,在法國收入屬於中上產階級。

留學黨的共同特點是,可以回國發展並能夠在國內有不錯的生活質量(看看我的朋友圈,事實證明,當初決定回國的同學們個個都過得飛黃騰達,比我生活質量好的多了去了!),留在法國完全是個人的生活選擇。

從2006年來法國至今,我個人從來沒有在法國碰到任何被種族歧視的事情。但是我非常經常的被刻板印象定義並區別對待。啥意思?我一會再來說這個問題。

作為留學黨,我在法國認識的人不是同學朋友就是同事,這些人(包括法國人,其他歐洲人,阿拉伯人或黑人或其他種族的人)也基本上都是中產階級。

為什麼要這麼強調生活圈子這一點?因為它直接決定了一個人的遭遇。

舉個例子,其實國內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也存在地域歧視的問題。但是在大學裡面,一般來說同學之間不太會有人「歧視」外地人,說因為你是小城市來的所以你一定沒有我優秀,所以你給我滾回去(當然人渣到處都有啊,可能極端的例子還是有的)。

在公司裡面也是的,就像「北京女子圖鑑」里,陳可是小城市來北京的,在職場里沒有人因為她外地人的身份而「歧視她」,她固然必須更努力在在北京站穩腳跟,往上爬,爭取戶口之類的東西,但是這不是「歧視」。

在這個片子里唯一一段真正表現北京人歧視外地人的戲:在陳可的小區里,一個北京老大爺看見很多路邊的車被划了,只有外地牌照的車被劃,於是抱怨外地人違章停車,說他們有錢買車卻捨不得錢租車位,然後感嘆北京的外地人越來越多,來路不明,暗指外地人擾亂了北京的城市秩序。。。這種認為外地人一定比北京人不文明的觀點就是「歧視」。

通過各種途徑來法國討生活的弱勢群體

雖然法國的人工很貴,但窮人的福利也好到讓法國本國人寧願拿救濟金也不願意干勞動強度大的工作。於是有很多第三世界國家的人移民到法國承擔了這些繁重的勞動。中國也有大批人來法國做這些工作,因為他們乾和國內相同的工種,報酬可能是國內的好幾倍甚至上十倍。而且還可以享受法國的免費醫療,沒有後顧之憂。

這些人有的是保姆,有的是打掃衛生的,有的過得好一點的自己做小生意甚至開餐館。他們在屬於法國的弱勢群體,哪怕有正規居留證都是屬於低保範圍。何況他們中的很多人連合法的居留證都沒有。他們普遍不會說法語,在國內受過的教育也不高。他們在法國的生活還是很艱辛的。

這些討生活的中國人,由於他們的生活狀況和接觸的階級層次不同,多多少少的會遭遇種族歧視。

因為階層越低的人越無知,就越會對外國人種族歧視。我會在下面展開闡述這一點。

要知道,種族歧視在法國是犯法的,如果罪名成立是要坐牢的。但是這些同胞,很多人都沒有合法居留證,再加上是弱勢群體,大多數情況都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於是在這種情況下很可能就「忍」了。

老移民:戰爭或政治避難過來的難民

他們是最先來法國的一批華裔,很多人因為戰爭失去親人,傾家蕩產,顛沛流離的來到法國。

他們中很多人甚至是解放前中國的資本家,有的是越南柬埔寨的華裔小資本家,基本上都有一定家產,至少也是受過較好教育的人。

他們的子女一般也都是很努力的學霸,目前在法國基本上都是中產階級以上。他們在法國的時間比較長,融入法國社會更徹底。

我想像幾十年前當這一批華裔難民來法國的時候,一定受過不少歧視。但是現在,他們和他們的後裔基本上除了長相之外,和法國人已經沒有啥區別了,何況他們大多數都混得很好,我不認為他們會被歧視。

我對「種族歧視」的分析和體驗

什麼是種族歧視?你是白種人,我是黃種人,我們倆從外表到文化到行為模式都不同,如果你認為,因為有這些差異,所以中國人低級於法國人,就是歧視。

通俗一點說,你用叉子我用筷子,你非認為用筷子比用叉子野蠻,就是歧視。你開跑車,我騎自行車,你認為你比我高級,這就是歧視。你穿法國名牌巴黎世家,我穿普通國貨,所以你認為你比我高級,這就是歧視。------插一句,其實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買美好的東西本身沒有錯。但是,如果一個人覺得只有穿了巴黎世家新出的限量版老爹鞋才有資格被人尊重,那麼不好意思,你是在自己歧視自己,你已經淪為了白人文化的奴隸。

一定要滿足兩個條件才能構成「歧視」:「差異」和「從屬關係」。

差異:廢話,如果咱們兩都一模一樣了,你還怎麼歧視我?要歧視必定雙方存在差異。就像華裔老移民和二代移民,他們和法國人除了面孔之外已經行為模式一模一樣了,甚至比法國人還混得好,比法國人還法國人,法國人想歧視他們都很難了。

順便說一句,籠統上說法國人很喜歡異域風格的外表,所以有外國外表的人(亞裔,非洲裔,阿拉伯裔,拉美裔)優勢比劣勢大,種族歧視案例主要是文化和行為習慣層面,不是針對外表的。

從屬關係:兩個不同國家的人存在很多差異是很正常的。認識並指出這些不差異本身是不構成歧視的。但是如果把這些差異定義為從屬關係,那就是赤裸裸的歧視了。

我在本文開頭埋過一個伏筆:我從來沒有在法國遭遇過種族歧視,但是我曾經確實遭遇過赤裸裸的種族歧視,至今想起來仍舊心有餘悸。此話怎講?

2010年一月,我去北京公務出差(是的,在北京)。我帶上老公一起去,算是順便旅遊,向他顯擺一下咱們的偉大首都。一天傍晚,我們去前門大街逛,就在前門附近,我們被幾個賣立拍得照片的小販攔了下來。小販拉住我老公不讓走,想說服他拍照。我解釋給我老公說他們是高價賣照片的,不要理他們。小販見狀就罵我說:你真不要臉,傍上個老外就吃裡扒外了!

我當時一下子傻了,第一反應是,勞資要顏值有顏值,要身材有身材,要學歷有學歷,要收入有收入。你特么憑什麼認定是我傍他,而不是他傍我????!!!!

後來冷靜下來分析了一下,小販和我們素不相識,不可能知道我倆誰更有財力,我倆年紀相仿,所以也不可能像鄧文迪和默多克那樣,一眼就看出來是誰傍誰。

那這小販一口咬定是我傍我老公的唯一理由就是:我是中國人,我老公是白人!!!所以按他的邏輯,中國人比白人低下,只要是中國人和白人走在一起,那就一定是中國人傍白人!

請問這不是種族歧視是什麼?所以說,最可悲的不是被種族歧視,而是被自己的同胞種族歧視!!!!

很多中國人骨子裡就覺得自己不如白人。這真的比被白人歧視更可怕。

說起種族歧視,不得不聊到Stereotype「刻板印象」的概念。刻板印象和種族歧視的最大區別是,它不是惡意的,它是無知造成的。

所謂刻板印象 Stereotype,是指人們對不太熟悉的事物,只根據少量經驗而形成的一種概括的看法,並把這種觀看法推而廣之,認為這個事物的整體都具有該特徵,忽視個體差異。

那些無知的外國人對中國人的正面的刻板印象通常是:

中國人都很勤奮認真

中國人都很聰明,隨便就能考高分

中國人都出門喜歡到處拍照

中國學生的數學都很好

負面的刻板印象包括:

中國人都喜歡公眾場合大聲喧嘩。

中國人都吃狗肉(這個我被問到過無數次!!!歐洲人認為狗是人類的朋友,吃狗肉簡直就是變態,喪盡天良的行為。。。。無數次別人知道我是中國人後就會跑來問我,你吃狗肉嗎?你怎麼能忍心吃狗肉呢?!)

中國人開車技術都很爛

中國人都喜歡插隊(說多了都是淚。。。)

中國人都喜歡隨地吐痰(特么的,他們也就是在巴黎街頭見過兩個中國遊客吐痰,法國媒體就添油加醋抓住不放,然後法國人就認為十幾億中國人都隨地吐痰。。。無知到何種地步!!)

中國製造的東西都是劣質品。

.......

我幾乎每天都會碰到的刻板印象。主要原因就是我們中國人在法國算是少數民族,人家對我們不了解,於是以偏概全,把聽聞到的極端事件拿來推而廣之。

正面的刻板印象一般是無害的。但是負面的刻板印象如果升級,就會產生種族歧視。

現在社會上存在的種族歧視,已經不是上個世紀初對黑人奴隸那種赤裸裸的對膚色的歧視了,而是由刻板印象升級為的種族歧視。

看看這次巴黎世家對華人歧視的事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試想一個無知的法國人(商店保安),一輩子不認識幾個中國人,根據朋友吐槽,電影和媒體報道,造成一種對中國人的刻板印象:認為13億中國人全部都不文明,不講社會秩序。一碰到巴黎世家賣場的衝突事件,就很容易種族歧視,不問青紅皂白的斷定中國人是有責任的一方。

要知道,同為亞裔黃皮膚的日本人可是從來沒有碰到過這種狀況的。法國人對日本人的刻板印象是他們比法國人還要有教養,講秩序。

中國人怎樣才能不被歧視?

最多快好省的方法就是漂白自己,whitewashing。

對,就像邁克傑克遜那樣。當你把自己改造成了白人,刪除自己的中國文化特徵,變成他們同類,自然就不會被歧視了。

事實上是,海外華人多多少少的有意無意之間都有點漂白自己。

聰明的你一定會發現,這個方法有一個致命的弊端:失去自我。

鄧爺爺說,最理想的文化融合交流方式是,棄其糟粕而取其精華。

所以我認為更好的解決方案是:做自己,做有種的中國人。

因為你在否認自身中國文化特徵的同時也是在否認你自己。何況稍微有點覺悟的人都知道,多一種文化是優勢而不是劣勢。

海外華人必然有中國文化的背景,因此我們會被貼上各種或好或壞的刻板印象的標籤。

既要打破這些不公正的刻板印象,又不要失去自我,就只能堅持做自己。

就是說必須要有種,要比在國內的人更有種。因為你在國外,某種程度上你在你周圍的群體里代表著中國人。你周圍的人有可能把你的特質推而廣之,認定為對全中國人的刻板印象。

讓外國人看到你,作為一個獨立的個人也有的人格魅力,這樣他們才會意識到,你是中國人,你更是一個有著有趣靈魂的中國人。

其實目前華人在國外的形象地位和幾十年相比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都要得益於我們的前輩的努力。

在任何國度,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堅定的做自己,這既是最容易的事情,也是最艱難的事情。

本文轉載至公眾號:AD風格日誌

AD是生活在巴黎的全職工程師,兩個混血小帥哥的媽媽。

AD風格日誌是關於:法式生活,風格時尚,人生態度和觀點。

小編有話說

經過一年多的探索和大家的不離不棄,我們將會在接下來的時間中繼續為大家分享包括婚姻育兒、說文解字、冷門視界、小說連載等在內的乾貨文字,當然,如果你有更好的見解,歡迎來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慕塵 的精彩文章:

誰給的彩禮錢多,我媽就把我就嫁誰

TAG:慕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