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今日立夏:夏季養生經典方案,拿走不謝!

今日立夏:夏季養生經典方案,拿走不謝!

據天文學與曆法學的知識,我們知道5月5日至7日,太陽到達黃經45°時,就是二十四節氣的「立夏」節氣。我們通常將立夏作為夏季開始的日子。早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就認為:「立,建始也」,「夏,假(大的意思)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事實上,從氣象學與物候學的角度,立夏節氣時的氣象與物候,還沒有全部進入夏天。那麼,什麼是氣候學對夏季的標準是什麼呢?首先就是日平均氣溫,這個必須要穩定升達22℃以上,才是夏季的開始。所以,這個時節,我國只有南方進入了夏季,而東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區這時則剛剛進入春季,全國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在18℃~20℃,正是「百般紅紫斗芳菲」的仲春和暮春時節。

立夏時節,「斗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人們習慣上都把立夏當作是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立夏時節的農業,將進入農作物的生長後期,比如冬小麥揚花灌漿,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所以才有「立夏看夏」的諺語。水稻栽插以及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進入了大忙季節。

據相關史料記載,周朝時,立夏這天,帝王要親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並指令司徒等官去各地勉勵農民抓緊耕作。立夏以後,江南正式進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顯增多,連綿的陰雨不僅導致作物的濕害。還會引起多種病害的流行。小麥抽穗揚花是最易感染赤霉病的時期,若預計未來有溫暖但多陰雨的天氣,要抓緊在始花期到盛花期噴葯防治。南方的棉花在陰雨連綿或乍暖乍寒的天氣條件下,往往會引起炭疽病、立枯病等病害的暴發,造成大面積的死苗、缺苗。應及時採取必要的增溫降濕措施,並配合藥劑防治,以保全苗爭壯苗。「多插立夏秧,穀子收滿倉」,立夏前後正是大江南北早稻插秧的火紅季節。「能插滿月秧,不薅滿月草」,這時氣溫仍較低,栽秧後要立即加強管理,早追肥,早耘田,早治病蟲,促進早發。中稻播種要抓緊掃尾。茶樹這時春梢發育最快,稍一疏忽,茶葉就要老化,正所謂「穀雨很少摘,立夏摘不輟」,要集中全力,分批突擊採制。

立夏前後,華北、西北等地氣溫回升很快,但降水仍然不多,加上春季多風,蒸發強烈,大氣乾燥和土壤乾旱常嚴重影響農作物的正常生長。尤其是小麥灌漿乳熟前後的乾熱風更是導致減產的重要災害性天氣,適時灌水是抗旱防災的關鍵措施。「立夏三天遍地鋤」,這時雜草生長很快,「一天不鋤草,三天鋤不了」。中耕鋤草不僅能除去雜草,抗旱防漬,又能提高地溫,加速土壤養分分解,對促進玉米、高梁、棉花、花生等作物苗期健壯生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禮記·月令》在解釋立夏曾說道:「螻蟈鳴,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說明在這時節,青蛙開始聒噪著夏日的來臨,蚯蚓也忙著幫農民們翻鬆泥土,鄉間田埂的野菜也都彼此爭相出土日日攀長。清晨當人們迎著初夏的霞光,漫步於鄉村田野、海邊沙灘時,你會從這溫和的陽光中感受到大自然的深情。

這些是從農業的角度來看的,那麼我們現在來從中醫的角度來看看,立夏之後的我們改如何保養身體?「暑易入心」,立夏開始人們要注重對心臟的養護,尤其是老年人要有意識地進行精神調養,保持神清氣和、心情愉快的狀態,切忌大悲大喜,以免傷心傷身傷神。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指出:「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這裡的夏三月是指從立夏到立秋前,包括立夏、小滿、忙種、夏至、小暑、大暑六個節氣。立夏、小滿在農曆四月前後,稱之為孟夏(夏之初),天氣漸熱,植物繁盛,此季節有利於心臟的生理活動,人在與節氣相交之時故應順之。所以,在整個夏季的養生中要注重對心臟的特別養護。《醫學源流論》認為:「心為一身之主,臟腑百骸皆聽命於心,故為君主。心藏神,故為神明之用。」在中醫文獻中對心解釋為血肉之心和神明之。血肉之心即指實質性的心臟;神明心,是指接受和反映外界事物,進行意識、思維、情志等活動的功能。正如《醫學入門》所說:「血肉之心形如未開蓮花,居肺下肝上是也。神明之心……主宰萬事萬物,虛靈不昧是也。」

中醫學認為,心的生理功能:主血脈,主神志。心主血脈包括了主血、主脈兩方面。血指血液,脈指脈管,又稱經脈,是血液運行的通道。心臟和脈管相連,形成一個密閉的系統,成為血液循環的樞紐。心臟不停地跳動,推動血液在全身脈管中循環無端,周流不息,成為血液循環的動力。而血液運載的營養物質能供養全身使五臟六腑、四肢百骸、肌肉皮毛以及整個全身都得到營養,以維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心臟功能正常則脈象和緩有力,節律均勻,面色紅潤光澤;若心臟發生病變,則會出現血流不暢,脈管空虛而見面色無華,脈象細弱無力,氣血瘀滯,血脈受阻而見唇舌青紫,心前區憋悶和刺痛,脈象結、代或促、澀。

主神志,既是心主神明,有稱心藏神。所謂的神,中醫學對其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神,是指整個人體生命活動的外在表現,它涵概了人體的形象、面色、眼神、言語、應答、肢體活動的姿態等;而狹義的神,即心所主之神志,多指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等。神的形成在藏象學中認為,精氣是構成人體和維持機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也是產生神的物質基礎。神由先天之精氣所化生,胚胎形成之即,生命之神也就產生了。在人體生長發育過程中,神依賴於後天水谷精氣的充養,正如《靈樞·平人絕谷》中所說:「神者,水谷之精氣也。」心主神志得生理功也包含了兩個方面。一,在正常情況下,神明之心接受和反映客觀外界事物,進行精神、意識、思維活動;其二,神明之心為人體生命活動的主宰,在臟腑之中居於首要地位,五臟六腑皆在心的統一指揮之下,才能進行統一協調的正常活動。

心的生理特性表現出:其一,心為陽臟而主陽氣。也就是說心為陽中之太陽,心的陽氣能推動血液循環,維持人的生命活動,使之生機不息,故喻之為人身之「日」。《醫學實在易》稱:「蓋人與天地相合,天有日,人亦有日,君父之陽,日也。」心臟的陽熱之氣,不但維持了本身的生理功能,而且對全身有溫養作用。「心為火臟,燭照萬物」故凡脾胃之腐熟運化,審陽之溫煦蒸騰,以及全身的水液代謝、汗液的調節等等,都與心陽的重要作用分不開;其二,心與夏氣相通應。即人與自然界是一個統一的整體,自然界的四時陰陽消長變化,與人體五臟功能活動是相互關聯、相互通應的。心通於夏氣,是說心陽在夏季最為旺盛,功能最強。

立夏節氣常常衣單被薄,即使體健之人也要謹防外感,一旦患病不可輕易運用發汗之劑,以免汗多傷心。老年人更要注意避免氣血瘀滯,以防心臟病的發作。故立夏之季,情宜開懷,安閑自樂,切忌暴喜傷心。清晨可食蔥頭少許,晚飯宜飲紅酒少量,以暢通氣血。具體到膳食調養中,我們應以低脂、低鹽、多維、清淡為主。

聲明:本文為原創作品,圖片來源於網路。若欲轉載,請聯繫我們獲得授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蘭中醫學社 的精彩文章:

清明時節好踏青,但疾病也高發,如何養生才是上上之策呢?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風油精如果這麼用的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TAG:金蘭中醫學社 |